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历史教学改革 >谈述语文教学中词典活用对策

谈述语文教学中词典活用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2-28 点赞:5214 浏览:1751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字字成句,句句成段,段段成篇。一篇好的文章,首先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准确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生要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语文教学中词典活用的对策初探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独立认字,会用多种检字策略。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受到极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灵活地运用字典、词典,规范用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

笔者执教于农村中学,学生们对字典、词典的拥有情况总是令人扼腕叹息。农村中学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对不认识的字词往往采用“读半边”的读法,或者参看参考书,而这些参考书绝大多数是盗版,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甚至有的学生直接采用忽略的办法。这样的不求甚解,又怎么能正确地、灵活地运用呢?
所以,笔者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准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以便养成勤动手,随时查字典的习惯。如: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的时候,遇到成语就必须将成语的含义查出并记录以作积累,刚开始是强制性的,很多学生总是会忘记或者懒于动手,随着遇到的成语越来越多,检查机制越来越健全,学生已经渐渐养成习惯。笔者所教的班级中,遇到成语习题,学生总是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解决。

二、活用《现代汉语词典》,规范语言文字运用

(一)用“义素分析法”正确理解字词

美国学者卡茨等人首先提出了“语文成分分析”理论。“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作用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黄伯荣《现代汉语》)。笔者认为:义素分析可以帮助学生避开用词造句的错误,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以提高写作水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用《现代汉语词典》进行义素分析,可以突出词义组合之间的关系,避开用词造句的错误。
如“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宗璞《紫藤萝瀑布》)中“沉淀”一词用的非常准确。
沉淀:(理性义素)[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现代汉语词典》)
(附加义素)[+流动,动态]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沉淀”是有难溶解的固体从液体中析出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沉淀”这一词的动态过程。结合语境,作者把“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的特点用“沉淀”来形容,盛放的颜色较浅,待放的花苞颜色较深,看起来就像颜色由上到动了起来,最后沉淀下来一样,这样就赋予了静态的花朵以动态感,化静为动,形象地描绘出花色之浓、之艳。
同样,汉字中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形近词,稍不注意就会混淆。笔者要求学生小组活动,课外勤查字典,收集积累,用义素分析法进行分析,每周集体汇报并评比,各小组兴致高昂,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慢慢被调动出来。

(二)在课堂学习中渗透对字词的理解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教师先讲字词,再进入课文,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会被充分地调动出来,在预习生字词部分的时候小组解决,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上课的时候就跳过字词不讲。笔者认为,教师授课过程中将字词渗透进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经过预习的情况下再次理解字词,会事半功倍。

三、注重积累,活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中国现今的语言形式教育中,仍然存在文言文、古诗文,而中国文化的精髓大多存在于其中。如何利用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更好地理解古诗文、文言文,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笔者通过经典文言文章阅读,鼓励学生多积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文化的精髓。
如:笔者在教授完文言文《小石潭记》的时候,让学生们展开合理想象,用文言创作《______记》(横线上填地名),这需要学生们“反弹琵琶”,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现代汉语转化为古汉语,本班一学生创作的《我校记》博得全班同学的喝彩!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这是广大教师的共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实践证明,教会学生活用词典,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对语文教学起到推动作用。古印度谚语云:“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相信我们每个教师倾力播种这个行为,定能收获我们期待的硕果。
汪静,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