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旅游文化 >民族文化在民族经济发展中归路选择

民族文化在民族经济发展中归路选择

收藏本文 2024-02-24 点赞:33938 浏览:15755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少数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民族凝聚力增强的有力保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是一件关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质量及国家安定团结的大事。然而面对经济发展,民族文化又将面对着是继续保持其特色,还是放弃特色追求全面发展经济的归路理由。如何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选择一种最优的发展路径是实现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经济发展; 归路选择

一、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从来就不是经济的简单衍生物,它有着自己的内在逻辑。文化的这种内在逻辑对经济的影响往往又是十分深远的。如果我们把深思的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时空片段当中,就有可能发现文化的这种影响有时甚至可以是先决性的。
文化随着人们的社会交往而流动。社会活动的交流与互动不仅存在于社会、群体和国家内部, 而且也存在于它们自身之间, 存在于一切人类交往的互动过程之中。参与活动既是社会实践过程, 也是文化互动过程。从费孝通先生的分析思路中至少应该有以下启迪: 谈论中华文化, 不能忽略其中的民族维度; 而要研究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要特别重视其中的文化内涵, 因为文化与民族的关联在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此, 尊重民族文化, 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 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发展中面对的主要理由及理由:

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于它的稀有与特色。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以及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之路面对着两难的理由:到底是不管外界如何变迁与发展都要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还是选择在经济发展面前妥协放弃民族特色,只为追求经济发展?面对这样两难的处境,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又在走着两种极端:一种是以丽江为典型的民族文化炒作盛行;另一种是以闽南地区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同化现象:
丽江古城因为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建筑特点,在十年多的时间内,丽江古城连年创下年接待游客人次的新高。因此被称为“丽江模式”。但是丽江古城的开发模式破坏了古城特有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古城文化内涵的延续性被打断了。丽江古城正在失去原有的作用,城市功能、建筑格局与建筑风格、文化内涵、民族风情等东都因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发生着转变。
另一种是以闽南地区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同化现象: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都是由历史上陆续迁入闽粤赣边或闽粤交界沿海地区的汉族移民,与原先居住其地的闽粤土著及其他少数民族居民,经过长期的斗争和融合,最后互相同化而形成的。因此那里的少数民族人民大多只有一个民族身份,而早已丧失了民族特有的文化与风俗。
在我看来,出现这些理由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存在的普遍现象, 这种自我发展能力的不足进一步强化了自然地理条件的约束, 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于受到历史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大部分少数民族还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发展经济, 尤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存活模式。在生产和市场机会的把握、要素动员等方面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仍然很落后。
2. 在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跨地区流动与全球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欠发达地区民族文化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归路选择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民族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资源察赋的状况。这是“丽江模式”的最好说明,我们不能否认丽江人民的聪慧,以及这种“炒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丽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物质模式下的民族文化必定要遭到破坏甚至丧失原有的内涵与魅力,表面上是在大力宣扬民族文化,实质却是变相地在抛弃它。
3. 文化同化现象严重。民族文化的“发展”往往表现为对强势文化的简单模仿。强势文化往往是以其文化主体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作为支撑的 ,也就是说经济上的优势促成了其文化上的强势。而与之相反 ,在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在与强势文化的接触中则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对强势文化的文化因子的借用 ,应该不是完全负面的 ,乐观地看 ,它可以带来异质文化中的许多鲜活的文化因子 ,从而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对于闽南地区民族文化同化现象的分析,必须看到,一种新民系的酝酿、形成,实质上是一种新文化的酝酿、形成。在斗争中,汉族是强势族群,是强文化。闽越土著也好,南迁的盘瓠蛮也好,都是弱势族群,它们的文化都是弱势文化。斗争的结果,自然是南迁汉族同化了闽越土著与盘瓠蛮后裔,强势的文化同化了弱势的文化。
民族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这种借用应当是在保持民族文化的传统之上并在这个基础上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孕育新的生机。然而大多数民族很难兼顾文化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往往就是抛弃了这个前提 ,从而使得本来可能有益的对于异质文化的借用,变成了机械的模仿。这种模仿的结果 ,一方面是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没落 ,而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模仿得来的异质文化因子的“水土不服”,这种“东施效颦”的努力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显然不会有太多益处。

三、民族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归路选择

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因此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与民族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很有必要。

2. 合理利用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增强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是本民族认同的主要依据,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于少数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开发利用与传承保护并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保护无论是文化项目开发还是文化活动设计,都应当充分考虑文化资源的承载能力,做到合理、适度,使文化资源成为可以永续利用的宝贵财富。

3. 多样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社会工程中,因族而异,因区而异,多样发展,是对历史经验的反思,也是实事求是实现内生发展的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发展也相对滞后。但这并不能掩盖民族文化自身所蕴涵的丰富而精彩的内容。在其发展路径的选择上,不能一味地打破传统,也不能一味地固步自封。文化的魅力需要传播,文化的形态需要丰富发展。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来说,挖掘、 整理和保护是第一位的。文化需要守护,但守护不等于固步自封。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只有通过保护且合理地利用资源,收获文化的自信,才能守住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民族文化的发展将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有益借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 ,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多元和谐的文化。56 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文化。其理念最突出的特征 , 是承认各民族的文化个性 ,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 理解其心理特点、民族个性。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是维护民族文化多元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
因此在少数民族经济全面发展过程中 , 我们仍然要高度重视保持民族文化多元和谐发展,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吕俊彪.民族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调适理由[J],天津社会科学,2003
[2]李秩楠.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路径分析[J],满族研究,2010:47-49
[3]李超.“丽江模式”缺陷的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
[4]谢重光.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典型模式,文史论苑,2000:48-54.
作者简介:
王丽圆(1992-),女,江苏常州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主要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研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