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旅游文化 >简析从历史文化角度中西爱情悲剧相异性

简析从历史文化角度中西爱情悲剧相异性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6675 浏览:2212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作者以《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对中西爱情悲剧的相异性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 爱情悲剧 相异性 历史 文化
:A
《孔雀东南飞》为我国东汉年间的礼教统治下一桩凄美的爱情悲剧,“乐府双壁”之一。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是莎翁笔下以文艺复兴作为发生背景的著名西方爱情悲剧。二者同为爱情悲剧,但由于历史文化的巨大差异,二者呈现了截然不同的悲剧风貌,以下就此展开论述。
从历史文化上看,中国的悲剧文化由来已久。《诗经》中就已经有了爱情悲剧的雏形。如,《关雎》写道: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如果说这里的“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还只是比较委婉的表达的话。那么在《卫风·氓》中,则是对婚姻悲剧的控诉了: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孔子赞美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意指《关雎》所表达的快乐与哀伤都达意而又不过分,符合儒家的中和之美。
《诗经·毛诗序》也说:“……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认为以诗歌抒发性情是百姓的天性所在,但这种性情的抒发需要以礼仪加以节制。这种“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要求和孔子所倡导的中和之美实际上一脉相承。
我们可以看到,《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从来都是含蓄的,而非大胆、热烈,一直到两人的分别、殉情,都是克制、隐忍的。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背景为东汉时期,正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儒家所倡导的中庸、礼义思想对于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爱情悲剧具有深刻的影响。在这方面,许多学者已作了深入的研究,我们在此不一一赘述。
而西方的悲剧在历史文化上则深刻地受到来自基督教的影响。《圣经》对于夫妻的解释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只是那人没有遇见配偶帮助他”(创二20),于是,“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二22-24)这就是著名的“肋骨说”,也是对夫妻关系的最早解释。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圣经》的内容在人物对白中俯首皆是,基督教对于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影响不言而喻。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就运用了耶稣基督复活的原型,朱丽叶的检测死、“复活”正是这种原型在戏剧中的体现。耶稣基督的复活将人从罪中解救出来,而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死则将两个家族从仇恨中解救出来,这是对耶稣替罪羊原型的运用。
对于夫妻关系,《圣经》也做出了规定:“你们做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你们做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弗五22-25)“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弗五28)即妻子应当顺服丈夫,而丈夫应当爱妻子。
《圣经》关于夫妻的教导,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关于一夫一妻制的规定:“有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说:‘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吗?’耶稣回答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太十九3-6)“我告诉你们: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的缘故,就是犯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也是犯了。”(太十九9)可见,在基督教看来,夫妻关系是上帝所规定的,一旦关系成立便不可分开,若分开便是犯了罪。《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二人超越了家族仇恨,瞒着两个家族在神父的见证下偷偷结了婚。在家族反对二人的爱情并为朱丽叶安排了另一桩婚事的时候,为了逃避婚事、追求自己的爱情,朱丽叶选择了检测死,体现了基督教关于一夫一妻制的规定对于朱丽叶的影响。
莎士比亚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由民间传说改编为戏剧并搬上舞台的时候,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方兴未艾,人文主义精神被广泛传播和接受,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对爱情的大胆、热情追求和最终为爱赴死的决然正是对那个时代人文精神的呼应。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我们在此不再细究。
除去二者的差异性,我们还可以看到《孔雀东南从历史文化角度中西爱情悲剧的相异性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存在的许多相似或相同的特质。如,相似地以爱情悲剧主人公的、死亡、为爱殉情作为悲剧结局;悲剧所选取的人物都具有时代、文化的典型性;悲剧的劝世作用等等,对于这种同质性,已有许多研究,我们不再重复论述。
综上所述,将这二者进行比较,显示了二者所代表的中西爱情悲剧在历史文化上截然不同的风貌,而这种截然不同的风貌,正是中西爱情悲剧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徐名翚编选.诗经选译[M].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1-2,61-63.
[2]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4,3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