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博物馆旅游和弘扬张学良爱国精神

博物馆旅游和弘扬张学良爱国精神

收藏本文 2024-04-07 点赞:33794 浏览:15703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两岸三馆”是指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陕西西安事变纪念馆、台湾新竹张学良故居,都属于博物馆。“两岸三馆”根据各自优势,尤其以开展博物馆旅游为主,进行宣传和弘扬张学良爱国精神,这是当代博物馆旅游的成功典范,也是对张学良爱国精神的现代传承。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 张学良 爱国精神 两岸三馆
[]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07-01
两岸三馆是目前海峡两岸以展示陈列张学良将军为主要内容的最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博物馆。两岸三馆凭借不同的资源优势,在当今时代下对张学良的爱国精神进行有力诠释和高度发扬,尤其以开展博物馆旅游为主,这是一条博物馆现代化发展之路,也是对张学良爱国精神现代传承的典范。

一、两岸三馆及两岸三馆年会

张氏帅府博物馆是融张氏父子研究、金融研究展示为一体的综合博物馆;西安事变纪念馆是在“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基础上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台湾新竹张学良故居是张学良到台湾的第一个幽禁地,于2008年12月12日正式开放。
两岸三馆因张学良将军结下了深厚的情缘,自2008年以来,交流日渐增多。在2010年共同签署了《两岸三馆馆长年会制度》议定书,确定了三馆每年一次轮流承办三馆馆长年会的制度,共同举办三馆高端论坛、张学良学术研讨会等七大合作项目。目前,三馆都已经承办一次年会,联合举办了“百年张学良”巡回展。在每次年会中,商讨并确定下一年度三馆在学术、文化、旅游等项目的合作事宜。这种年会制交流平台,逐渐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这对于两岸文化交流也起着意义深远的作用。

二、两岸三馆对张学良爱国精神的现代传承

(一)以开展学术交流和旅游观光为主的张氏帅府博物馆

张氏帅府博物馆多次举办学术会议,从1996年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学术研讨会到2010年首届两岸三馆馆长年会,共举办5次大型会议,包括2010年张学良诞辰110周年这样的国际级学术研讨会。这些学术交流不仅推动了张学良研究的深入发展,还大力弘扬了其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另外,在开展旅游观光方面,张氏帅府博物馆也是走在前列。旅游观光这一广受欢迎的方式给博物馆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不仅体现在经济收益提高,还体现在以深入人心的方式让游客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参观游览者数量激增,屡创新高(见图1)。2011年7~9月,游客数量达27万人次,同比增加6万人次,涨幅达28.57%。同时,着重发展旅游附加产业,有书籍销售,还有丰富的旅游纪念品销售,如信封、人物邮票、明信片、纪念币、胸章、茶杯、书籍、摆台、镇纸等,这些开始进行网络销售。开展网上订票等各项怎么写作到位的接待措施。
游客不仅可以领略百年名宅风貌,更重要的是,在参观中追忆历史,近百年的荣辱依稀在眼前;缅怀少帅,被其铮铮铁骨和民族大义深深感染;启迪人生,传承文化,进而追求和谐社会。通过旅游观光这种印象深刻、潜移默化的体验方式,使游客感同身受。在这里,传承和发扬张学良的爱国精神不是口号,而是游客发自内心的呼唤。
图1 2011年1~9月张氏帅府博物馆游客数量
资料来源:张氏帅府博物馆网站

(二)以承担社会教育为己任的西安事变纪念馆

1986年对外开放的西安事变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西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多年来已累计接待150万人前来参观,其中70多万人是大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自2009年免费开放后,同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西安事变纪念馆多年来不仅举办了十几项爱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www.udooo.com

国主题展览,更是到共建学校为学生们举办专题报告会,足迹分布到西安附近各个中学、安康支队、西安市各大高校。该馆通过全方位延伸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空间,成为了广大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

(三)以开展深度人文旅游为主的台湾新竹张学良故居

近些年,台湾新竹县大力宣传五峰乡清泉地区张学良故居深度旅游,促进了地方观光产业的发展,并保存和发扬了张学良将军事迹。这也成为台湾吸引大陆游客赴台深度游的一个着眼点。新竹不遗余力地宣传新竹旅游,把张学良故居游同体验客家、台湾少数民族文化、欣赏五峰美景融合为一个整体。2013年新竹将主办台湾灯会,相信新竹张学良故居旅游会迎来又一个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张晓丹.我馆第三季度接待游客数量再创新高[EB/OL].沈阳张氏帅府网站,2011-11-04.
吕宁.我馆旅游产业发展中心拓展网上销售渠道[EB/OL].沈阳张氏帅府网站,2012-03-15.
[3]吉路.台湾新竹开放张学良故居[J]北京档案,2009,(3).
[4]曾亚玲.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2,(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