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开题报告 >关于乡土乡土文化在农村学校德育改善中重要价值

关于乡土乡土文化在农村学校德育改善中重要价值

收藏本文 2024-02-27 点赞:19967 浏览:8514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审视当前的农村学校德育实际,其对乡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德育价值的隔离、轻视和忽视,是亟需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乡土文化是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诉求,与农村学校德育具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其常识性存在方式和故事性传递方式使得学习者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益。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德育价值,需要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和学校特色发展的深度上加以认识,以精神崇高和群体凝聚为基本的取舍标准,实现乡土文化的教育转换。
关键词: 乡土文化;农村学校;德育改进;德育价值
 10012435(2012)06076605
根据“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上公布的数据,2000年时我国拥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时只剩270万个。[1]也就是说,10年间我国平均每天消失247个村落。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村落的消失势必给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学校是农村思想文化的灵魂高地,在乡土文化传承、创新和改造等方面能发挥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深入持久地开展包括德育改进在内的农村学校改进,不仅是提升农村学校德育适切性和实效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审视当前的农村学校德育实际,其对乡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德育价值的隔离、轻视和忽视,是亟需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一、乡土文化离农村德育渐行渐远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农村学生与乡土文化间的隔离。费孝通先生曾生动地描述过百年来新式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的磨合关系。其时,乡村学校不需要开设专门的乡土文化课程,因为学生每时每刻都深深地浸淫在浓浓的乡土文化之中,他们的灵魂刻上了乡土的印记。他们的国家认同、普世情怀,无不以乡土为其源泉,乡土是他们人生的出发点,又是他们精神的归宿。然而,这种和谐的校村关系、德育与乡土文化关系在最近几十年中逐渐变成记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的流失速度也在日益加快,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通过高考从而将户口关系转移到城市,从而彻底地摆脱农村人身份,一是以打工者的身份进入城市。大学生进城和农民工回家给农村儿童带来了对城市的美好幻想,他们相信在城里有着轻松的工作、舒适的环境、高额的收入,城市成了高尚、先进、文明的代名词。相反,农村是低俗、落后、野蛮收容站。农村儿童开始积极主动地吸纳和模仿城市的一切现象,质疑自身的农民出身、淡化甚至鄙视自身的乡土身份。
如果说农村人进城带动了农村学生主动割裂与乡土文化的关系的话,当今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则让很多农村学生被迫失去了与乡土的情感与道德纽带。最近十几年来,农村适龄人口下降,撤点并校工作正在强力推进,从1997年到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一半多,平均每天减少64所。很多农村儿童需要寄宿到城镇学校。“低龄儿童寄宿,不仅在空间和时间上割断了他们与父母、家庭的联系,也割断了他们与乡土的联系。他们体会不到父母辛勤的劳作,听不到长辈们关于家族、村落的传说,也无法感受到土地、庄稼、丰收甚至自然灾害给村民带来的喜怒哀愁。”[2]
具体到学校内部的教育环节中,农村教育特别是德育并不因所在地不同而附着农村的文化独特性。农村学校除了现代化程度可能跟不上城市学校,学校工厂化、教育流水线化和产品标准化与城市学校没有丝毫的区别。长期以来,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有着相同的德育目标、标准的德育内容和统一的德育活动。在其中,我们只能看到德育的政治统一性,看不到德育的文化独特性。最近十年来,德育和课程改革开始关注到文化的德育功能和德育的文化属性,强调民族文化之于德育的价值,部分地区和学校德育也开始进行地方和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然而,学者和教师眼中的民族文化往往是中华传统文化,其德育价值也是在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在马克思主义道德本体论中增加本土的鲜活内容。在中华文化的普遍性知识的宏大叙事面前,乡土文化以“组成部分”的地方性知识出现,只是大文化的点缀和附依,丧失了自身的独特德育内涵和价值。可以说,在乡土德育资源开发略显孤零的背后,显现着对乡土文化独有的德育价值的漠视。

二、乡土文化之于农村学校德育的价值

逻辑上,论证乡土文化之于农村学校的德育价值,存在三个重要环节:第一,在学理上,文化与教育、乡土文化与农村德育是否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以“可能”发挥其价值?第二,在内容上,乡土文化是否足以丰富和就地取材,以“方便”发挥其德育价值?第三,在途径上,乡土文化对于农村学校是否具有其德育效能的独特性,教育工作者何以“愿意”发挥其价值?

(一)乡土文化何以“可能”发挥其德育价值

文化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绝非主观的任何组合,而是两者的精神文化本性及其功能的一致性。“德育是文化化的德育,文化是包含德育的文化,文化与德育本性一致,功能上相互承载,它们不可避免地是一种辩证的互动或交互相似度检测关系。”[3]学校德育就是运用文化去教育人和影响人,在文化的认可之中接受并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当前中国的道德建设和学校道德教育处在不断变革的社会大环境中,面临着传统文化的割裂、多元文化的碰撞、文化殖民等多重压力。在这种复杂的文化背景中,乡土文化因其无以比拟的民族的和大众的特征,在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赋予自身在农村学校德育上的实践优势。
乡土知识和乡土情感是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学校德育,就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出生成长的乡土环境,并培养其热爱乡土的情感和建设乡土的本领。正如台湾学者欧用生所论,乡土文化强调尊重儿童的自身经验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学习方式以及所属的文化与民族,从而帮助个体了解自己、认识乡土,获得积极的乡土认同。同时,儿童在乡土文化的浸染中了解本地区的特色与问题,并通过批判思考和价值澄清,培养怎么写作乡土、贡献社会的热情和技能,并以此为起点,由爱乡而爱国,学会对各民族及文化的尊重与包容。[4]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乡土文化最真实、可感知、可体验,是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俗话说“撒谎瞒不了本乡人”,本土文化的可信度高,学生更乐于接受。在创设德育情境时,如使用高、远、大、全的素材,将很难激活学生的经验系统,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学习到的是“关于道德的知识”,而不是“道德知识”,无法形成稳定的道德心理和持续的道德行为。基于乡土文化的学校德育扎根于青少年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道德水平。如安徽省绩溪中学的一位学生在《徽之映像馆——坑口、上庄、屯溪一行》的社会实践论文中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因为走过,所以真实;因为深入过,所以满怀感动与祝福。短短的三站旅行,使我感受到了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为作为一个徽州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愿为绩溪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乡土文化何以“方便”发挥其德育价值

乡土文化是农民群体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所积淀的特定区域文化,是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诉求。乡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它是村规民约的“依托”,是诚信体系的“护栏”,是农业文明的“基石”。这种便利和实用性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西方人从古希腊开始,其文化生活与个人之私人生活分开,同时也就造就了私德与公德两分的境地。而中国文化从儒家兴起之前就融摄礼乐文化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中国古代文化乃直接来自于古代人之实际的劳动经验和政治生活之中。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成乡土文化,造成了该文化存在于村民生活的各个角落,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从而为农村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提取和整合提供了方便。
当然,乡土文化并不因其草根特点而失去精神和道德价值。历史以来,中国农村讲究诗书耕读,自觉地肯定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价值,而让人的精神贯通其中。文必附于质,质必显于文。农村的日常生活为质,精神文化生活为文。至此,“饮食、衣服、男女居室、劳动生产之活动本身亦皆可自具备一价值而非可鄙贱,亦不只视为一谋身体保存,种族保存之手段工具。”[5]乡土文化按照其负载的事物,至少可以区分为在自然界之农业生产文化、家庭生活之习俗文化、日常生活之礼乐文化,及超越凝练的艺术、文学、宗教信仰等文化。农业生活与其他生活不同,其对人生的最大启示,在于使人在世界上有一实在感。农业按历书活动,使人的行为的精神意义与自然节气的意义交相融摄。各种节日都顺时而定,人们到郊野、水边、登山望月,培养了人们爱祖宗、爱国家,与悠久的儿女之情,这与西方随便定一日子过节是有区别的;农村人的家庭生活讲究夫妇和顺和孝悌之道,一切都围绕血缘和地缘而展开。可能农村人没有英雄崇拜,但一定会崇敬祖宗;农家人讲究“有朋自远方来”,但更练达于“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农村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礼乐文化,凝练于其艺术、文学和宗教信仰之中,并成就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如徽文化、湖湘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等。这些文化不仅成就了

原创论文www.udooo.com

各类艺术,也丰富和提升了人的道德精神。如“经世致用”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品格,经历了数代湖湘人的生活体验和传承,深深地影响了近代的湖湘有识之士专注于国家、民族的实事、实功、实效,并成就了巨大的政治抱负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

(三)乡土文化何以“愿意”发挥其德育价值

乡土文化是文化中的常识部分,是一种朴素的生活经验、习惯和习俗,它往往通过故事听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儿童生活的血脉之中。乡土文化的常识性存在方式和故事性传递方式使得学习者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益,这比遥远的英雄故事和纯粹的道德原则或规则宣讲更具有亲近感和说服力。
道德学习与一般的知识学习不一样,前者是关于“应该是什么”的学习,后者是关于“是什么”的学习。所谓“应该是什么”,很大程度上被人理解为“历来如此”。乡土文化的家风、古训、礼教等历来都是这样,学习者用不着思考为什么这样,这样做是否值得。“一个生活在礼俗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他每天接受这些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用不着思考的。”[6]乡土文化具有天然的秩序和结构法则,顽固地且自发地左右着人的道德行为,它是道德观念走向理性和逻辑性的天然起点。
乡土文化的常识性道德要素往往通过故事得以传递。故事是范例,“在儿童面前为他们提供一个永久的、优良的范例,是极为必要的”。[7]讲故事也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方法,“在所有的方法当中,让儿童接受教化、形成礼仪的最简明、最容易、也最有效的办法是,在他们面前示范那些您要他去做或加以避免的事情。……这种办法诱使他们进行模仿或不模仿的力量,要远胜于任何的说教”。[8]位于杭州湾畔的上海金山区山阳镇,素有“故事之乡”的美称。把山阳的乡土文化通过“山阳故事”引入当地学校的德育互动,学生非常喜欢。乡村故事讲述遥远的过去在他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听故事的儿童却自然地想到自身和现在。外在于儿童自身人和事可以为儿童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提供一个重要的参照点,使儿童在过去和现在、自己和他人联系和比较中辨明关系,辨认差距,并形成自己常识性的道德生活。

三、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德育价值的策略

(一)明确教育主体的功能与责任

教育理论界和农村教师中不乏先觉之士,早就开始关注和着手于乡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刘铁芳呼吁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是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9],湖北省监利一中尝试从浸染乡土文化起步的爱国教育[10]。但这些努力的效果却大都不理想,或者说不成气候。究其原因很多,之一就是主体不明。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长期以来,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资源开发往往属于教育部门或学校的事情,缺少其他部门特别是门的参与。第二,乡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往往与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兴趣相关,没有作为农村学校必须的责任和义务。
发挥乡土文化之于农村学校的德育价值,必须从战略上明了两点:首先,乡土文化德育价值的发挥不仅仅是农村学校育人的便利条件,更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11]乡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此负有重要责任。其次,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不仅仅是德育教师的责任,更是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纲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学校的特色办学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必须依托整体环境顺势而为。对于农村学校而言,立足于乡土文化的办学特色不仅能为学校发展获得一种比较优势,更是教育本体价值发挥的重要途径。

(二)把握乡土文化的价值判断与取舍标准

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容易碰到两个瓶颈:第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文化的基本态度,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却不一定能分得清。历史上,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容易走极端,要么全盘继承,要么全盘否定。现在我们提出发挥乡土文化德育价值,就必须吸取其先进的成分,何谓先进?许嘉璐认为需要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它是引导人向上的,所谓“向上”,既有物质生活上的提高,也有精神上的逐步走向高尚与崇高,能够激励人,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第二,它需要适合自己的民族与国家,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第三,这种文化是人人能够享受到的。”[12]这三个要素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即让人的精神上更崇高,群体更凝聚,农村学校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时,必须紧紧把握这个基本的价值判断。
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德育价值容易碰到的第二个瓶颈是: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如何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如果拒绝多元,这就意味着乡土文化的封闭和凋谢,但如果无条件接纳,则又可能侵吞了乡土文化。实际上,任何地方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与外界文化碰撞后适者生存下来的。同时,任何文化既有体现民族性和地方性之外,又有一些普适性的内容,于人类全体都有用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乡村文化也不例外。如胡适不仅是徽文化思想家的杰出代表,更是世界性的文化名人,我们的教育就不应止于让学生发掘胡适身上的徽文化性格,而更应该让学生看到中西文化碰撞在胡适身上的表现。农村的每个儿童接触的日常范围有限,学校应创造一个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环境,使儿童在乡村生活中受到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如果道德教育工作者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形态,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区分,那么,学生就有可能在爱自己的文化与道德特色的同时,善待他人的文化和道德信仰。”[13]

(三)实现乡土文化德育价值的教育转换

如前所述,很多农村学校已经开始注意并实施了乡土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注重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教育学生。但我们也能很明显地感觉到由于一些开发者缺少教育学的知识和素养,资源开发和利用有些粗糙,没有发挥好乡土文化在农村道德教育中的应有价值。具体来说,乡土文化实现德育价值转换至少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乡土文化在大众眼中是以生活形态和艺术形态而存在的,一些农村学校的资源开发仍然延续了生活或文化的编排方式,如某学校的调研就是以“名人”、“名山”、“民俗”作为主题的分界线,而校本教材则是用“诗歌、散文、传记、雕刻、建筑”等作为单元标题,这样的编排方式实际上是文学或生活的编排方式,没有尊重不同学段和年龄的心智发展实际。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需要依从教育教学的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编排方法,使学习者由日常生活的经常事到社会生活的政治事,逐渐实现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第二,学校教育区别于乡土文化影响人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而后者是随机和潜移默化的。因此,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就不能漫无目的想当然地进行。农村学校需要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设定恰当的教育目标和教学途径,并能进行科学的检测和反馈。
第三,长期以来,教育包办的成分太多,一些学校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往往也是先由教师完成内容上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劣取优,然后把所谓的精华、真实和优秀的文化传递给学生。我们权且不说教师是否有足够的功底保证自己保留下来的都是优秀的精华,单是这种过滤就让乡土文化逐渐失去了乡土的味道,是没有学生愿意享受这种“高贵的教育”的。恰恰相反的是,教师应该整体呈现文化形态,让学生见识到乡土文化的粗劣成分。我们的每一道德概念与信念,都包含着对相反动机的抑制与克服。教师指导学生在辨别和坚守的过程中,获得道德良知的最大激发以及道德理性的最大生长。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中国产业化10年消失90万个自然村[EB/OL].(2012-06-07)[2012-10-26].http:∥news.ynet.com/

3.1/1206/07/7170766.html.

[2]万明钢.“文字上移”——渐行渐远的乡村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7):19-20.
[3]郭凤志.德育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
[4]欧用生.乡土教育的理念与设计[C]∥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乡土教育的理念与实施座谈会资料,1994:7-17.
[5]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65.
[6]戚万学.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47.
[7]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任宝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0.
[8]约翰·洛克.教育片论[M].熊春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5.
[9]刘铁芳.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10,(6):13-18.
[10]朱飞,钟瑛.爱国:从浸染乡土文化起步——湖北省监利一中利用乡土资源创特色德育纪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5,(3):10-13.
[11]中

源于:论文网www.udooo.com

共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01).
[12]许嘉璐.未央集——许嘉璐文化论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44.
[13]辛治洋.地域性学校德育模式的“三化”困境——以安徽省绩溪中学为个案[J].中国教育学刊,2010,(2):42-44.
责任编辑:王俊恒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