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简谈我国经济投资需求对我国经济增加作用

简谈我国经济投资需求对我国经济增加作用

收藏本文 2024-03-28 点赞:26925 浏览:1210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投资需求又是在一国资本存量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其推手主要得益于投资需求的拉动,但投资中存在着总量偏高、结构不合理、模式粗放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投资绩效,就必须合理控制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完善税制改革和实施金融体制创新。
关键词:投资;消费;出口;经济增长;GDP;投资结构;投资总量;金融创新
1673-1573(2013)02-0070-04

一、我国投资需求的现状

(一)投资需求与我国GDP之间的关系分析

投资需求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为了准确分析投资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笔者通过统计数据对近年来我国投资需求总量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通过表1的统计数字来分析投资需求对我国GDP的拉动效应。建立以GDP指标为被解释变量、资本形成总额为解释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bI+ε,其中Y为历年GDP总量,I为历年投资总量,ε为误差常量,a,b为相关系数。检测定ε为常量0,通过一元线性回归计算,得出历年GDP总量与历年投资总量的相关系数R2为0.985 014,这说明它们的相关度非常高,方程拟合度好。经计算得出b为2.279;a为2.53,这说明投资每增加1个单位,GDP总量将增加2.28个单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此外,2002—2011年,投资总量占GDP比重呈逐年增加态势。此外,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多国模型,其把一国不同时期的人均收入水平与该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进行了合理划分。当一国人均GDP为200美元~400美元时,该国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为20%左右。当一国人均GDP为800美元~1 200美元时,该国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投资总额占GDP比例为35%左右。按照这一标准,我国2002年人均GDP已突破1 000美元,但我国投资总额占GDP比重比钱纳里标准明显偏高,这也说明我国需求结构仍不合理。

(二)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分析

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这三大需求的增长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数量。根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为消费需求;I为投资需求;G为政府购写;X为出口;M为进口;X-M为净出口;根据这一公式进一步可推算出一国经济增长的公式:ΔGDP=ΔC+ΔI+ΔG+Δ(X-M),即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消费需求增加值+投资需求增加值+政府支出需求增加值+净出口需求增加值。为了准确计算各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可依据以下公式:GDPt=Ct+It+Gt+(Xt-Mt)=(Ct+Gt)+It+(Xt-Mt),t表示基期。考虑到两个生产时期,t和t+1,则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以表示如下:(GDPt+1-GDPt)/GDPt=GDPt+1/GDPt-1=[(Ct+1+Gt+1)+It+1+(Xt+1-Mt+1)]/[(Ct+Gt)+It+(Xt-Mt)]-1=[(Ct+1+Gt+1)/(Ct+Gt)-1]×a+(It+1/It-1×b+[(Xt+1-Mt+1)/(Xt-Mt)-1]×c;其中a=(Ct+Gt)/GDPt,表示t时期最终消费在GDP总的份额;b=It/GDPt,表示t时期投资在GDP中所占份额;c=(Xt-Mt)/GDPt,表示t时期货物和怎么写作净出口在GDP总所占份额。根据这一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得出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表2的计算结果显示,2005—2011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8%左右,投资贡献率/名义GDP增长率平均在50%以上,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比较高。

(三)投资需求结构和投资资金来源分析

根据表3的统计数字,我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资本形成总额比例非常高,都占到90%以上,说明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
根据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投资

中专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需求中,第一产业份额最低,第三产业最高,这也是我国在优化产业结构中投资结构升级的结果。
表5的统计数字显示,国家预算内资金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这也进一步印证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保障房)上投资数量不断增加。此外国内贷款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也呈现不断增加状态,国内的高储蓄支撑了国内的高贷款。在利用外资上表现为相对稳定态势,自筹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最高,投资主体的投资意愿和未来预期较高,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效应明显。

二、我国投资需求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总量偏高

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中,投资需求成为近几年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需求,据统计,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01年的61.4%下降为2010年的47.4%,投资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则由2001年的36.5%上升为2010年的48.6%,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第一大需求源。不可否认,投资总量的增加,在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2008年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出口增速一度放缓,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下降。与净出口下降不同,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上升,对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中固定投资的饱和,投资利润将趋于下降,投资成本将不断攀升,过高的投资将会加剧投资回收的成本预期,高投资带来的商品的高供给,将进一步加剧市场上商品供需结构的失衡。除了政府公益性投资以外,民间投资的成本回收将面临较大困境,这将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质量。

(二)投资结构仍不合理

随着我国投资总量的增加,一方面,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符合国家调控方向的领域投资加快,如:在农业、经济适用房建设、环境保护等行业上的投资。另一方面,“两高”行业投资过快。据统计,2011年前三个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为13 105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建材行业投资同比增长50.9%,石油加工及炼焦增长40.7%,化工增长34.1%,有色金属增长29.8%,受投资及出口增长的影响,高耗能产品的增长幅度也较高,其中铝材增长47.1%,电解铝增长36.7%,铜材增长26.3%,化学纤维增长25.4%,粗钢增长17.6%,纯碱增长15.3%,乙烯增长14.8%,平板玻璃增长14.3%。“两高”行业投资过高,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更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此外,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对房地产需求的增加,第二、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较高,房地产又占据第三产业投资中的主要部分,这就形成了对其他产业及行业投资的挤占,提高了投资成本,抵消了由其他行业投资所产生的效率增长。此外,由于我国部分行业仍面临着行业垄断、行政垄断行为,资本难以自由向该行业流入,这就造成部分行业投资不足,虽然一些区域存在着自然资源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使得这些资源不能得以有效开发。这在我国投资结构中,表现为有些行业投资过度,有些行业由于存在着排斥竞争的垄断,呈现出投资不足。

(三)投资模式粗放

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投资是受到利率、预期、要素获得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是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的结果。而我国生产要素改革相对滞后,导致生产要素水平总体偏低。据统计,我国工业电价水平为6.1美元/千瓦时,是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电价的62.5%,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仅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能源使用效率则为50%。此外,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地方经济利益考虑,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竞相违规压低土地和征地补偿标准来吸引投资,生产要素的低估使国内企业至少不合理地节省了20%~40%的生产成本,这种靠压低资源来提升和吸引投资的模式不可持续。

(四)更新投资比例偏低

更新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我国更新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更新改造投资是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传统产业不升级,经济效率就难以提高,经济也不可能得到发展。我国在强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特别强调利用技术创新手段,改造落后的企业,提升传统的企业,发展先进的企业,这都离不开更新投资。要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以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张向以提高生产要素质量的内涵式增长转变,就必须提高更新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例,以增加更新改造投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五)投资资金来源过于单一

表5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上,自筹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而国内贷款和外商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则呈现下降趋势,自筹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上升,表示资金的流动性降低。造成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市场中国有金融机构占据较高比例,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欠缺,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严峻形势。第二,吸引外资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外商来华投资主要是受投资成本—收益比的影响,一些地区在吸引外资中制定了明确的政策,但在执行中出现一些问题,造成了来华企业的不必要成本,影响到外商投资的数量。

三、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的对策

(一)合理控制投资总量

投资过度将造成投资质量的下降,影响到经济增长质量。控制投资总量,首先,政府要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可出台相应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某些产业发展,以政府投资增加来引导和带动民间投资;同时政府要出台相应法规,控制某些产业的投资规模,调节投资在各个领域间的流动。其次,要完善生产要素。针对投资总量向第二、三产业流动较高这一现状,完善生产要素,形成以反映生产要素稀缺程度和充分反映市场需求状况的合理要素机制,规范企业投资流程,合理界定企业的投资成本,避免产生因制度和市场机制缺失所导致的过度投资。最后,要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对企业投资行为进行登记、控制、把关,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引导企业投资方向,监督企业投资经营状况,通过管理把民间投资引导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企业投资质量的环节中去。

(二)优化投资结构

优化投资结构,一要控制向“两高”行业的投资;二要引导向国家急需行业内的投资;三要实现向一、二、三产业投资比例的协调。首先,控制向“两高”行业投资。需要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控制资金流向“两高”行业,政府应设立相应部门,严密监控“两高”行业的运行,在现有企业运行规模基础上,不断缩小其规模,运用科技检测手段,设定“两高”行业排放标准,严密监控该行业运行,并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逐渐用高技术含量、污染物排放达标的新兴企业取代“两高”企业。其次,引导向国家急需行业投资。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调结构、提质量、促增长尤为关键,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形成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环保、可再生能源开发及利用、废弃物回收等行业,是国家当前发展中的急需行业,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应配套措施,合理引导民间投资行为,促进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最后,要实现向一、二、三产业投资中的协调。投资在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应遵循第一产业要质量、第二产业要效益、第三产业要数量的原则。第一产业由于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应通过投资不断促进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协调。第二产业当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最大,第二产业的投资应遵循改造落后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产业的思路精心谋划,促进第二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由于第三产业发展仍滞后,未来投资主要应流向第三产业,扩大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实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和提升第一、二产业的效益。

(三)加强税制改革,激发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目前国内企业处于经营成本上升和税负较重的历史阶段,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投资积极性。一方面,政府要加快税制改革,减少投资环节的重复征税,加大企业设备装备投资,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政府要承载起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鼓励和引导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以降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的经营成本,中西部地区也要从政策、财税、行政效能、人才等多方面优化投资环境,主动承接起沿海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此外,政府还应征收环境保护税,矫正企业和个人经济行为,为环保事业筹集专项资金,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排放额交易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污染物排放权的优化配置。

(四)实施金融体制创新

实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效应,降低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投资成本,就需要对现行金融体制实施改革。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好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在促进企业融资中的核心作用,规范融资流程,减少融资中不必要环节,提高融资效率。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引导中、小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在鼓励中、小民营机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政府在中、小民营金融机构监管中的作用,注重提升中、小民营金融机构的信誉,改善管理,提升怎么写作水平,适时进行金融创新,真正发挥其以融资促企业发展的作用。
注释:
①史建明:《河北省经济增长需求要素贡献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参考文献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源于:论文库www.udooo.com

.
罗云毅.投资需求向消费需求转化的数量关系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4,(1).
[3]李永友,周达军.投资需求、利率机制与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5).
[4]姜作培.扩大投资需求必须激活民间资本[J].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0).
[5]夏芳.中国城市化投资需求的金融支持[J].城市观察,2012,(2).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