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中学化学创新教育设计

中学化学创新教育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1-22 点赞:4605 浏览:163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后,教育界先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升华,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振兴的需要,更是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阐述了中学化学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教育;化学;观察实验
1674-9324(2012)08-0179-02
创新教育不仅是国家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振兴的需要,更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践行者和主导者,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的创新。另外,学生学习观念的创新、学习方式的创新也是创新教育顺利实施的保障。

一、教师的“教”

1.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备课、上课、作业三个方面。备课: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课堂的呈现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备课已由过去的粉笔加黑板变为现在的电视、录像、投影仪、视频展台、FLASH动画、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因此教师的备课也由过去的单纯写备课笔记,到现在的要准备各种素材,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化,把微观的反应宏观化,比如把微观的反应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
上课:首先教师的观念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老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需要,更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应建立、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有时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杜绝考什么讲什么,不考的坚决不讲。应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实例中,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认同感,易于接受。比如在新课引入的过程中可以介绍一些史实,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在设疑时要把握好问题的“度”,即梯度和关联度,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小问题,问题之间需有关联性,力求达到合理设疑,达到最大程度地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新课结束时可以介绍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适时引入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化学成果,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
作业:在留作业的时候,要有梯度,可以分为基础题和能力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多研究一些,让一般的同学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素质,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获得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
2.体现本学科的特点,重视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更是教学内容的直观体现,但事实上应试教育下的实验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很少,有的学生初三一年下来,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都没有见过,高中三年所做的实验也很少。我认为要想把实验内容教好,并且让实验形象生动直观的体现教学内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比如实验前注意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的条件,装置、操作顺序等等;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气体生成、沉淀析出以及发光、放热等现象;实验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怎样等。其次,演示实验应教会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学生分组实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演示实验大部分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规范性操作和规范性用语,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分组实验的操作以及实验现象的描述。对于有些演示实验学生能做的不妨让学生上来演示,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考察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更要求学生要有合作的能力,如一个同学做实验时,其他同学就可以看看他的操作是否规范并予以纠正,同时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完成实验报告。第三,开放图书馆、电脑房、实验室,让有兴趣的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完成实验。有兴趣的学生不会只满足于课本的一些实验,有时会有一些自己的独特想法,这时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鼓励、支持和帮助,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并能完成创新。

二、学生的“学”

首先,学生的学习观念要发生变化。学生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从过去坐等教师来讲变为自己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如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或者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来寻求问题的答案,也可以通过与同学之间的讨论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发生变化。要改变过去那种单打独斗、闭关自守的学习方式,学会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人们常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他也有一个苹果,你们交换,你们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他也有一种思想,你们交换,你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要学会归纳总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要想做到融会贯通就必须学会归纳总结,在群体中寻找共性,在个体中寻找特性。比如由多个实验总结出一类实验的普遍规律,由普遍规律去设计个别实验,同时注意个别实验的特殊性。以气体的制取为例: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两种气体的制取从发生装置上看,分别属于需要加热的固体间的反应和不需要加热的固液之间的反应,进入高中之后在介绍氯气、甲烷的制取时就可以类比于二氧化碳和氧气,其中氯气的制取可以类比于二氧化碳的制取,因为都属于不需加热的固液间的反应,但要注意的是,氯气制取时所用的高锰酸钾是粉末而不是块状固体,所以不可用启普发生器,可以选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其他发生装置。另外与二氧化碳不同的地方是氯气为有毒气体,尾气不可直接排入空气,要注意尾气的吸收处理。

三、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创新是确保创新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评价方式应具有导向性、公平性、可操作性。评价方式分为以下两种:(1)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改变过去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指标。新课程要求教师评价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全面的评价,注重评价对象的个人价值,重视提高评价对象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发挥其积极性。(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改变过去以成绩的好差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定一个学生是好还是坏。新课程倡导: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评价氛围,通过多元互动的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评价,不再仅仅以掌握知识多少和考试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的优劣,而是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的评价。另外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同学、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学生在正确评价中得到肯定,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

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udooo.com

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需要,是民族崛起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育的创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石康培.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尤网,男,中学二级教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