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论中企海外并购机遇与挑战

论中企海外并购机遇与挑战

收藏本文 2024-02-28 点赞:25513 浏览:11798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一直热衷于海外并购来发展壮大。回顾近十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成功收购案使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展示英姿,尤其是近两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是,虽然声势浩大,但一路走来并不平坦,越来越多中企并购失败的例子证明了海外并购并非易事。我们更要反思的是盲目的海外并购究竟给我们带了什么实质性的利益。
【关键词】中企;海外并购;机遇与挑战
1007-4309(2012)05-0116-1.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支持企业走出国门的大环境下,海外并购一直是中国企业热衷的模式,相对于缓慢的产品(含怎么写作)出口模式,并购具有见效快、影响大的特点。中国企业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来拓展业务并实现企业的跨越性发展。
在谈及海外并购的时候,著名经济学专家马光远预言,出于转型和企业战略的考虑,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跨国并购由中国企业来主导。而考虑到中国过剩的外汇储备,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很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跨国并购最大的国家。中国航油前总裁陈九霖早在10年前就主张并购欧美企业,他说:“在看到欧美经济困境给我国带来挑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所带来的许多巨大机遇。此时正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并购资质优良的国际企业的良好时机,也是我国企业驰骋发达国家市场的重要契机。”沃特(中国)财务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志浩也用了“完美”一词来形容现在的投资机会,“这是一个完美的时刻,现在是海外并购绝佳的时机,比日本上世纪80年代收购美国企业的时机更好!”“海外并购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udooo.com

好时机已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院李众敏也认为,当下美欧债务危机带来的新一轮经济动荡,对中国企业海外抄底而言,正是一个绝好的出手机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完美时刻真的来了吗?
的确,经过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的打击,不少国际企业的市值跌到了较低价位;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压低了企业市价。当前的欧美经济困境不仅再次降低写方收购成本,也促使国际企业因资金普遍吃紧而增加出售其股权的意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成功收购案使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展示英姿,尤其是近两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工商银行2007年10月25日以423.1亿港元收购非洲最大银行——南非标准银行的20%股权,成为标准银行的单一最大股东。工行将与南非标准银行商讨设立一个规模至少达10亿美元的全球矿产资源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于2009年6月25日宣布,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已与总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达成收购协议,以每股52.80加元的收购该公司全部股份。中石化收购总价为82.7亿加元,相当于72.4亿美元。2010年6月11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宣布,中国五矿以约17亿美元的100%收购OZMinerals公司主要资产。此次交易将全部以方式完成。此次交易将有效增加我国锌、铜、铅等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储备。2010年8月2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终交割仪式在伦敦举行,吉利完成了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总价约为18亿美元。至此,中国民营企业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案走完法律程序,并购成功后的吉利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跨国汽车企业。2011年7月20日中国海洋石油宣布附属CNOOC与加拿大油砂开发商OPTI订立协议,收购全部OPTI股份及第二留置权票据。交易对价总值约21亿美元。今年10月18日,日本三洋电机公司和中国海尔集团宣布就海尔并购三洋白色家电业务达成最终协议。根据协议,三洋将把在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9家全资或合资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海尔集团。海尔此次的收购的行为将会使其在海外市场的筹码增加,尤其是在其薄弱的东南亚四国市场通过接手三洋的白电销售业务获得更好的落地。
根据普华永道9月公布的数据,2011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共发生海外并购交易107宗,并购总额达170亿元,并购交易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4%,创半年度新记录。尤其是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境外并购交易激增,该季度,海外并购案例共完成31起,披露金额的24起案例并购金额为41.09亿美元,占本季度中国市场并购总额的39.7%;平均并购金额高达1.71亿美元。一系列的数据和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全球经济阴霾不散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并购活跃度显著上升。?即便在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和并不明朗的全球经济前景下,中国投资者依旧在多个行业对海外并购交易留有强烈渴求。但是回顾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虽然声势浩大,但是一路走来并不平坦。虽然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中不乏成功案例,但是诸如上海汽车收购韩国双龙,平安并购富通这样的失败典型也是比比皆是。中铝,中投等海外并购损失高达2000亿的惨痛教训证明中国企业海外抄底行动并不成功,大家都在质疑这是所谓的完美时刻吗?2007年11月27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斥资约18.1亿欧元从二级市场直接购写欧洲富通集团(Fortis)9501万股股份,约合富通总股本的4.18%,成为富通集团第一大单一股东,后增持至4.99%。中国平安第一次写进富通为每股19欧元,初始总投资成本约为238.38亿元人民币。从2008年5月份开始,富通股价从17欧元左右一路下滑:到7月初,股价已经跌落至10欧元;到10月3日富通股价为5.41欧元,已经跌去约70%;后曾一度成为“仙股”,股价跌至0.88欧元。这导致平安的投资几乎损失殆尽,浮亏额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富通集团在欧洲遭到数千名客户集体起诉,索赔总额高达40亿欧元。而且从2008年9月末开始,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政府未经股东大会表决,分别对富通实行了国有化措施。平安这个最大单一股东的权益遭到全盘漠视和侵害。尽管当地时间12月12日,比利时上诉法院暂停国有化的方案并要求进行股东大会表决,但平安的投资巨亏,已是不争的事实。2004年10月28日,中国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在汉城签署了双龙汽车公司部分股权写卖协议。上汽集团成功收购双龙汽车公司48.9%的股权(目前已达到51.3%),双龙汽车公司股权以每股1万韩元(约1130韩元合1美元)成交,总收购约为5亿美元。本轮金融危机令本已受伤的双龙汽车更加伤痕累累,据统计,2008年11月份,双龙汽车公司仅销售3835辆汽车,同比下降63%。根据2008年12月23日双龙汽车发布的通知,该公司仅2008年的业绩逆差就会达到1000亿韩元以上。而12月份的运营资金则完全枯竭,无法支付职员工资。12月24日双龙汽车并未发放职工12月份的工资,并向其母公司上汽集团要求注入支援紧急运营资金。随后,上汽集团向双龙注资259亿韩元(约合1960万美元)。 2009年1月初,双龙汽车已向韩国法院申请进入企业回生程序。该程序相当于我国的破产重整程序,如果重整成功,双龙将得以回生;反之,双龙将会破产。
作为控股股东,如今上汽拥有的双龙权益为18.51亿元人民币,5年来,上汽因双龙已蒙受了20多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损失。而如果双龙破产,资产将优先用于偿还工资、贷款,作为股东的上汽拿回投资的可能将变得低之又低。平安对富通的投资,曾被广泛认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被视为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最新成功案例。上汽对双龙的并购,也被认为业界的成功范例而广为宣传。然而,很讽刺的是,这两个所谓成功典范均已处在失败的边缘。无论富通,还是双龙,从境

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udooo.com

外并购的角度看,他们都是失败的案例。而实际上无论中国企业境外并购,还是其他国家企业的跨国并购,鲜有成功者,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并购的失败可以归于很多因素,如目标企业选取有误、收购不当、交易时间不当、整合失败等。任何一个因素的失败,都会葬送掉整个收购项目。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只有并购方彻底考虑了它能够为所要购写的目标企业做出什么贡献,而不是目标企业能为并购方做出什么贡献时,收购才会成功。也就是说要控制并购风险,必须是双方的优势能互补。一般企业都希望通过并购弥补自己在战略上的某些劣势,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从中获益。但事实证明,并购方不仅要从目标企业中获得好处,而且也要考虑能给目标企业带去什么,即双方在经营战略上是否具有互补性,这是并购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跨国并购的水很深,即使交易对方没有故意设置陷阱,境外的劳工、环保、证券等法律、政治环境甚至文化环境也是我们所不熟悉且难以适应的。多数跨国并购并不是失败在股权收购环节上,而是失败在收购后的整合上。我们常说外企进入中国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同样的,中国企业在境外当然也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甚至由于某些原因,后者的本土化更是不易。
我们在不满足于甚至不耻于通过产品小步慢慢走出去,而热衷于通过境外并购大跨步跑出去的过程中,除了最初获得那一丝我们成为洋人老板的自豪感之外,似乎并没有给我国的企业还有产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更有甚者拖垮了自己。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完美时刻,一切盲目的不求方法的投机的抄底行动只会以事败而告终。但是,国际化的道路虽然艰难,也并非走不通。准确的自我评估,审慎的企业规划,科学的目标选择,充分的前期准备,完善的企业整合,能够增加成功的概率。这是每一个走向国际的中国企业需要具备的素质,每一个企业领导者需要了解的游戏规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旅程,才刚刚起步。
【参考文献】
[1]蔡恩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履维艰[N].经理日报,2006,9(19).
[2]杨忠智.企业海外并购及海外子公司内部控制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3]钱立强.2012年中企海外并购或将加剧[J].中国对外贸易,2012(2).
【作者简介】赵婷:天津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外企从事采购工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