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绿衣》、《葛生》之比较阅读查抄袭率

《绿衣》、《葛生》之比较阅读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2-13 点赞:29105 浏览:13218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作为我国抒情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在后世文学发展中在历代知识分子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本文主要探讨《诗经》中的《绿衣》、《葛生》在抒情着眼点、情感内容、抒情手法等方面的异同,以及它们在这些异同层面上对后世悼亡诗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绿衣》《葛生》悼亡诗情感内容抒情手法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各个层面上为我国后世的文学奠定了基础,先秦而后的文学作品细细品读,都不难找出《诗经》的影子。因此,探讨《诗经》作品有如文学上的认祖归宗,可以使我们获得心灵与精神上的归依,血脉上的认同和继承。《邶风·绿衣》和《唐风·葛生》就是这两首值得我们探讨、解读的滥觞之作。

一、《绿衣》与《葛生》的异同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绿衣》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葛生》
在各种关于《绿衣》与《葛生》的研究鉴赏中,人们更多的是将它们作为同类诗歌并列而论,很少着眼于两首诗的比较阅读。“同类诗歌”是基于两首诗的共同之处:
首先,旨意相同。《绿衣》《毛诗序》解作:“卫庄姜伤己之作。”但历来人们认为此解不足为据,从诗意上看,应是男子悼念亡妻之作。《葛生》,虽朱熹《诗集传》解成妇人想念从征丈夫的思妇诗,但从诗意上看则是女子墓前哭悼亡夫之作。因而,从题旨上看,两首诗有共通之处,都是表现悼亡伤怀之词,都是将死亡与爱情这两大生命主题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最深挚、最强大的直击人心的力量。
其次,情感相通。《绿衣》中,男子在悲情已抑的情境中突然面对已故妻子留下的绿衣,郁积于心的巨大悲痛再难自持,连声呼唤,喃喃自语,于木然讷然中恍惚看见深情款款、温柔贤惠的妻子。《葛生》中,女子见丈夫坟头荒草萋萋,心中悲

源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怆凄凉,想到心上人与自己已天人永隔、两世为人,人间时日漫长无边,一心期待自己百年之后与爱人永相厮守。世上之人,无论男女,于茫茫人海之中得唯一爱人相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言犹在耳,忽而生死永隔,再无相见之日,甚至“有梦也难寻觅”,其悲其痛,《绿衣》、《葛生》,如出一辙。
再者,抒情手法亦有相同之处,也是“诗三百”的共同之处。第一,于质朴的细节叙述中抒情:《绿衣》取翻看衣裳、妻子生前密密“治衣”、“纠错”等细节表现自己痛失爱妻的无限悲伤;《葛生》取“角枕”、“锦衾”等细节表现自己牵挂孤独离世的丈夫,无意人世,只愿像“角枕”、“锦衾”一样陪伴丈夫左右的悲凉哀痛。第二,于赋、比、兴的手法中抒情:《绿衣》不厌其烦地铺叙手中的绿衣,叙述妻子生前的点点滴滴,并以“治衣”之“织丝成布、断布成衣”比兴两人的相守、相隔;《葛生》铺叙自己的百年心愿、陪伴丈夫的“角枕”、“锦衾”,并以“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葛生蒙棘,蔹蔓于域”比兴自己无人可依、悲怆凄寒的处境。第三,于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旋律中抒情:《绿衣》中“绿兮衣兮”实是“绿衣兮绿衣兮”的变文,抒情主人公的叠声呼唤、长声叹息如在目前,“绿衣黄里”、“绿衣黄裳”则可见抒情主人公手抚绿衣、里里外外反复细看、痛不释手的情态;《葛生》中“谁与独处”、“谁与独息”传递的是妻子失去丈夫的孤独,更是对丈夫的无限惦念,“夏之日,冬之夜”和“夏之日,冬之夜”的反复与变化则展示了抒情主人公无限愁苦、度日如年的生存状态。
《诗经》之中,《绿衣》、《葛生》已作为悼亡之作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人们在此基础之上纷纷展开了关于两首诗对后世悼亡诗影响的探讨,这种探讨更多的是基于对《绿衣》、《葛生》不加区分的笼统概括。笔者认为,比较出两首诗的更多不同可以让我们从更细微处看出其对后世悼亡诗的具体影响,并得出更确切、更多的结论。具体而言,《绿衣》、《葛生》的不同之处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抒情着眼点不同。《绿衣》着眼于已故妻子的生前,以一袭绿衣牵出妻子生前种种:“治衣”中的勤劳辛苦、温柔多情,“纠错”中的贤良淑德、聪慧能干,以如此既美且惠、种种好处难以言表、“实获我心”的妻子的失去来反衬自己内心的无比伤痛;《葛生》则着眼于丈夫死后的妻子,以其眼中所见、心中所感来表达妻子的悲伤:见藤蔓而想孤独无依的自己,倍感凄凉,见坟墓而想孤独无伴的丈夫,虽有“角枕”、“锦衾”但亦是寂寞长眠,感觉自己的时光从“夏”到“冬”、从“冬”到“夏”都是那样漫长难挨,每一个日子都如“夏之日”、“冬之夜”那样遥遥无尽。
其次,情感内容不同。《绿衣》表现的是一个丈夫在妻子故去之后的思念与悲伤,这种悲伤是基于丈夫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处境:因身上阵阵凉意而想再无人如妻子一样为自己打理生活,因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错处而思再无人像妻子一样帮助自己改过,越想越觉得亡妻的美好与唯一,神思恍惚、惘然若失,悲伤涌上心头,山一般碾压过来,让抒情主人公发出无奈的“曷维其已”、“曷维其亡”的天问;《葛生》表现的则是一个妻子在丈夫离世之后的无限悲凄、无限惦念、无限痛苦,这种感情是基于对丈夫坚贞、持久、炽热的爱:对离去丈夫独自长眠地下的挂念,对自己生命因缺少丈夫而漫长难耐的感觉,对自己死后可以与丈夫同眠相伴的热切期待。《葛生》中,我们更能看出一个女子将爱情视同生命的痴意,其情感内容与《绿衣》不尽相同,正展示出两首诗的抒情主人公一为女子、一为男子之间的差异。
再者,抒情手法亦有不同之处。《绿衣》中抒情主人公睹物思人、借物抒情,把思念与悲伤寄托于“绿衣”之上,但更侧重于用赋的手法直接陈述妻子生前的种种细节、表现妻子的美好、陈述自己内心遏制不住的悲伤;《葛生》则主要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葛生蒙棘,蔹蔓于域。”“葛”、“蔹”,皆是藤本植物,皆可“蒙”、可“蔓”,楚,荆树。蔓生的“葛”、“蔹”,丛生的灌木、广阔的空间、鲜明的画面衬托的是抒情主人公内心无限的凄凉与荒芜;而“葛生”之“生”的语意则可以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来诠释,只是《葛生》并不着“离恨”二字,更有其“无声胜有声”的妙处。同样妙趣横生的还有另一处景,即“夏之日,冬之夜”,夏长,冬日夜长,看似单纯的描述中却是抒情主人公一年四季挥之不去的悲苦与思念。正如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所说:“夏之日,冬之夜,不露思字,妙!”显然,与《绿衣》相比,《葛生》在抒情手法上更侧重于用比兴,在抒情表现力上更胜一筹。

二、《绿衣》、《葛生》对后世悼亡诗的影响

“悼亡诗”是中国古代比较特殊的一种文学样式,与文体分类无关而多约定俗成的成分在内。魏晋之前并无悼亡诗,西晋潘岳为悼念亡妻写《悼亡诗》三首,开悼亡诗题材之先,后世乃专以悼念亡去的妻子的诗词为“悼亡”,多为诗人即兴抒情之作。潘岳诗之后,有齐梁间沈约的《悼亡诗》,梁江淹的《悼室人诗》,到了唐代,悼亡诗则以元稹的《遣悲怀》三首、《离思》五首、《六年春遣怀》八首最负盛名,尤其是三首《遣悲怀》,清人蘅塘退士评论时指出:“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悼亡诗延续到词,则以宋苏轼和清纳兰容若的悼亡之词最有名。应该说,悼亡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独特文学样式,其延续与发展,自成一体,《诗经》中的《绿衣》、《葛生》功不可没。
封建社会里,“夫妇有别”、“夫为妻纲”的人伦纲常使得人们羞于表现夫妻之间的缱绻深情,夫妻间的儿女情长、浓情蜜意也常常不见容于社会,更加上古人一贯以来的表达情感的委婉含蓄,因而古人表现夫妻情深的作品相比于古代诗人赋予青楼女子的爱情诗反而少得多,但悼亡诗是特例。所以,从题材上来说,《绿衣》、《葛生》为后人表达夫妻之情开辟了一条通幽曲径,后世之悼亡诗,无论是潘岳的《悼亡诗》还是元稹的《遣悲怀》,都是借夫妻之生离死别来表现夫妻的深挚爱情,“死亡”与“爱”是人类面临的两大永恒主题。一方面,“死亡”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终点,虽然孔子用“未知生,焉知死”避开了弟子的追问,让世人的目光更多地关注世俗生活,但孔子亦有“逝者如斯夫”的直面死亡的勇气,这就使得人们在面对死亡、面对被“死亡”阻隔了的爱情时终究是一种无奈和悲哀。另一方面,这种爱情却因为死亡主题的加入而获得一种崇高的、超越世俗、超越生死的意义,达到一种世所未有的高度。“死亡”促使人们更热烈、执著地追寻一种永恒的爱,诗人们在这种题材之下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对妻子强烈的、世俗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爱。无论是对死亡的无奈痛苦还是对爱的执著追求都使这类诗获得了一种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当然,在情感内容上,我们应注意到《绿衣》与《葛生》对于后世悼亡诗的不同方面的影响。《绿衣》中,我们能看出文字背后抒情主人公生活的不顺,这是他伤悼亡妻的一个缘由,也是人之常情,因为人们处于逆境之中更容易伤叹往事,哭悼别人时的眼泪常常也是为了自己,借一个由头将自己的伤心事一股脑儿地发泄出来,这也成就了诗的一种审美价值。正如元稹的《遣悲怀·其三》所说:“闲坐悲君亦自悲”,又如苏轼的《江城子》:“尘满面,鬓如霜。”伤悼亡妻亦是伤悼自己已逝的岁月、乖违的人生,文字背后的现实无奈和《绿衣》相似。《葛生》中,妻子对丈夫孤眠黄泉的挂念、对自己寂寞凄凉的哀叹对后世悼亡之作的情感内容亦有深刻的影响,如魏文帝曹丕《悼夭赋》:“感遗物之如故,痛尔身之独亡。”可以看成是对《葛生》中“予美亡此、谁与独旦”一句的直接继承,潘岳的三首《悼亡诗》中亦有相似的哀叹孤独寂寞情感的诗句:“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贺铸《鹧鸪天》曰:“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纳兰容若《沁园春》有词曰:“欲结缱绻,翻惊摇降,两处鸳鸯各自凉!”这些诗句中,我们都不难看出《葛生》的影子。《葛生》中还有对生命中失去另一半、时光难耐的痛苦感受:“夏之日,冬之夜。”唐元稹《遣悲怀·其三》曰:“惟将终夜长开眼,酬报平生未展眉。”潘岳《悼亡诗》曰:“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多事春风吹梦散,无情寒月照更长。”金代秦略诗《悼亡》中有:“愁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而不是悼亡诗的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这些诗句无不表现了爱人不在、时日漫长的感受,正是“冬之夜,夏之日”的更丰富、更全面的注解。此外,《葛生》中还有对死后同穴的热切的期待,唐元稹《遣悲怀·其三》诗中曰:“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宋代诗人梅尧臣《悼亡诗》第一首诗中有:“终当与同穴

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udooo.com

,未死泪涟涟。”其《悲怀》中有:“此身今尚在,竟当共为土。”《悲书》中有:“吾身行将衰,同穴诗可诵。”这些诗句与《葛生》的“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不仅诗意相同,而且情意相通。
在抒情手法上,《绿衣》、《葛生》也从各自的特点上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是来自于质朴的生活细节的直接影响,《绿衣》中“治衣”这一细节得到了继承与发展。贺铸的《鹧鸪天》:“空床卧听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元稹的《遣悲怀·其二》:“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李商隐在《悼伤后赴东蜀至集关逢雪》中写道:“剑外从军近,无家取寄衣。集关三尺雪,回梦旧架机。”而潘岳的《悼亡诗·其一》中有:“凛凛凉风起,始觉夏衾单”,则可看成是对《绿衣》中“絺兮绤兮,凄其以风”的最恰当的阐释。《葛生》中的“坟墓”这一细节则同样在后世的悼亡诗中得到了继承与发展,潘岳《悼亡诗·其一》有:“之子归贫泉,重壤永幽隔。”贺铸的《鹧鸪天》:“旧栖新垅两依依。”苏轼的悼亡名作《江城子》:“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其次,《绿衣》借物抒情、《葛生》借景抒情的手法为后世悼亡诗提供了范本。潘岳的《悼亡诗·其一》:“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犹如,翰墨有馀迹。流芳已及歇,遗挂犹在壁。”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分歧归?”上述诗句皆是表现睹物思人的悲伤情怀,与《绿衣》中抒情主人公见绿衣而思亡妻的悲伤情怀如出一辙。贺铸的《鹧鸪天》:“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苏轼的《江城子》:“明月夜,短松岗。”陆游的《沈园·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这些诗句皆是借景色的渲染传达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无限伤悲,和《葛生》中“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葛生蒙棘,蔹蔓于域”的手法相同。再者,《绿衣》主要用赋的手法,《葛生》主要用比兴的手法,都对后世悼亡诗有极大的影响。对赋、比、兴手法的解释,通行的是宋朱熹的定义:“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后世之悼亡诗,多用“赋”的手法来抒发悲悼亡妻之情,这与《绿衣》作为一个男性抒情主人公所采用的主要手法是一致的,比如潘岳的《悼亡诗·其一》:“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诗人移步换景,直陈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元稹的《遣悲怀·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诗人抚今追昔,将亡妻生前之苦一一到来,更增添了自己如今生活转好却已失共享之人的自责、悲伤。当然,后世悼亡诗中亦不缺少比兴手法的运用,最著名的要数元稹的《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开头两句既比且兴,表现诗人故人已去,万事皆空,百无聊赖的心境。这与《葛生》的开头相同。
作为古代知识分子烂熟于心的经典之作,《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言而喻。《绿衣》、《葛生》在其创作题材、情感内容、抒情手法等各个层面都有所区别,这种区别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后世悼亡诗施予了深刻的影响,自唐至宋,悼亡诗的成就达到了巅峰,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绿衣》、《葛生》成就了中国古代悼亡诗这一特殊的诗歌样式。
参考文献:
[1]金启华,等主编.诗经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2,(第1版).
[2]余冠英.诗经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2,(第1版).
[3]熊刚.论_绿衣_葛生_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影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4]毛颖.诗经中《绿衣》、《葛生》的诗情魅力——兼论对后世悼亡作品的影响.考试周刊,2008,(46).
[5]杨信海.浅析悼亡诗《葛生》之爱情观.作家杂志,2010,(1).
[6]康有山.从悼亡诗看古代文人的情结.散文网(文化随笔),2011-11-5.
[7]李娜.唐宋悼亡诗中的死亡美学.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