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简述烟气工业烟气脱硫技术

简述烟气工业烟气脱硫技术

收藏本文 2024-03-05 点赞:33107 浏览:1552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针对工业烟气的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进行综合性分析。
关键词:烟气 脱硫 技术 研究

一、二氧化硫的简介

二氧化硫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二氧化硫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便会生成硫酸。这就是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之一。

二、二氧化硫的危害

二氧化硫的危害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危害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甚至窒息。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甚至窒息。皮肤或眼睛接触会发生炎症或灼伤。

2.环境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三、二氧化硫的污染来源

一切含硫燃料的燃烧都能产生二氧化硫。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约70%来自固定污染源的燃煤污染,主要是火力发电厂。

四、传统烟气脱硫技术

目前,烟气脱硫技术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分为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根据操作过程的物相不同,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

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优点: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技术成熟,适用面广。湿法脱硫技术比较成熟,生产运行安全可靠,在众多的脱硫技术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占脱硫总装机容量的80%以上。
缺点:生成物是液体或淤渣,较难处理,设备腐蚀性严重,能耗高,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系统复杂、设备庞大、耗水量大、一次性投资高,一般适用于大型电厂。
分类:常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灰-石膏法、间接的石灰石-石膏法、柠檬吸收法等。

2.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优点:相对于湿法脱硫系统来说,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操作方便、能耗低、生成物便于处置、无污水处理系统等。
缺点:反应速度慢,脱硫率低,吸收剂利用率低,磨损、结垢现象比较严重,在设备维护方面难度较大,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不高,且寿命较短,限制了此种方法的应用。
分类:常用的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有活性碳吸附法、电子束辐射法、荷电干式吸收剂喷射法、金属氧化物脱硫法等。
典型的干法脱硫系统是将脱硫剂(如石灰石、白云石或消石灰)直接喷入炉内。以石灰石为例,在高温下煅烧时,脱硫剂煅烧后形成多孔的氧化钙颗粒,它和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达到脱硫的目的。

3.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半干法脱硫包括喷雾干燥法脱硫、半干半湿法脱硫、粉末一颗粒喷动床脱硫、烟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udooo.com

道喷射脱硫等。

五、新型的烟气脱硫技术

最近几年,科技突飞猛进,环境问题已提升到法律高度。我国的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了一些新的脱硫技术,但大多还处于试验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业应用验证。

1.硫化碱脱硫法

由outokumpu公司开发研制的硫化碱脱硫法主要利用工业级硫化纳作为原料来吸收二氧化硫工业烟气,产品以生成硫黄为目的。反应过程相当复杂,有一些副产品生成,由生成物可以看出过程耗能较高,而且副产品价值低。此种脱硫新技术已通过中试,正在推广应用。

2.膜吸收法

以有机高分子膜为代表的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年研究出的一种气体分离新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水的净化和处理方面。此法是膜分离技术与吸收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能耗低,操作简单,投资少。

3.微生物脱硫技术

根据微生物参与硫循环的各个过程,并获得能量这一特点,利用微生物进行烟气脱硫,其机理为:在有氧条件下,通过脱硫细菌的间接氧化作用,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细菌从中获取能量。 生物法脱硫与传统的化学和物理脱硫相比,基本没有高温、高压、催化剂等外在条件,均为常温常压下操作,而且工艺流程简单,无二次污染。因此,发展微生物烟气脱硫技术,很具有潜力。
参考文献
陈兵,张学学.烟气脱硫技术研究与进展[J].工业锅炉,2002,74(4):6-10.
林永明,韦志高.湿法石灰石/石灰一石膏脱硫技术应用综述[J].广西电力工程,2000.4:92-98.
[3]郭小宏,等.利用活性炭治理华光实业社会福利冶炼厂可行研究报告[R].2002,6.
[4]石林,等.硫化碱溶液脱除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5.
[5]孙胜奇,陈荣永等.我国二氧化硫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进展[J].2005,29(1):44-4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