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创意适应创意经济进展高职新建设

创意适应创意经济进展高职新建设

收藏本文 2024-02-09 点赞:31197 浏览:14432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意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没有按创意经济人才能力特点实施培养的弊端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高职创意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实施以培育创意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改革,研究探索适应创意经济发展的高职专业建设新途径。
【关键词】创意经济;高职教育;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创意经济是以信息化手段作支撑,并强调文化艺术与经济的融合并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理念和经济实践,是知识经济的深化。随着创意经济在我国蓬勃兴起,高职创意经济类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但许多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意经济人才培养时并没有按创意经济特点实施培养,重技术技能操作,缺创意创新能力培育的弊端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意经济发展。按创意经济类人才的能力需求特点,实施以创意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改革,对高职教育发展和创意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原有机电工程、会计、经济管理、园林畜牧等四大类传统专业,在西安市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指导下,为怎么写作西安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决定在发展原有专业的同时,实施能适应创意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意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为避免传统观念影响,我院创意经济类新专业建设引入企业创新孵化器概念,将我院新开设的创意经济类新专业看作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力争以创新的思维,探索能适应创意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途径。

一、对当前高职创意经济类人才培养的反思与批判

(一)没有树立相应的新的教学理念

一种新行业、新术语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对旧行业、旧术语的批判。创意产业的兴起就是对现有产业提出缺乏创造性的批判后而兴起的。创意经济具有创意为王、产品价值要靠创意产业链实现、文化是创意的灵魂等特点。而我们高职教育在培养创意经济人才时,缺乏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的反思批判,不管行业需求特点,一律抱守“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观念,没有树立适应新产业对人才能力需求新的教学理念,因而没有按创意经济类人才需求特点实施培养。重技术技能操作,缺创意创新能力培育的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udooo.com

弊端突出,这一现象正严重影响着高职创意经济类人才培养质量,严重影响着创意经济的发展。
1.忽视创意经济类人才核心能力——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意经济下,各产业创新的核心形式是创意。创意产品在生产和营销中需要以独有的文化创意贯穿始终。而许多高职创意经济类人才培养却重技术技能掌握,缺创意创新能力培育。以动漫专业为例,我国实际上不缺动漫制作人才,中国动画在“原画”和“设计稿”等方面已与国外不相上下,许多好莱坞动画大片部分制作工序是在中国完成的。然而我们还没有一部动画电影能够与好莱坞竞争,究其原因,主要是故事构架人才、剧情编创人才的严重短缺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瓶颈。动画制作只是技术工作,而优秀的动画片最主要的是创意好的故事和情节,离开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创意,只靠技术加工技能是难以制作出优秀动画片的。制作技术人才多并不代表会有丰富的创意,创意能力是要靠专门训练和实践才能获取。而许多高职创意产业类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只重视制作技术技能的掌握,缺乏创意创新能力的学习、实训和实践教学活动。
2.不重视文化资源的学习、开发和利用。当前从全球看,知识经济的发展,其主导驱动要素,正在由“知识”向“文化”演进。产品的创意,更多的不是来自科技,而是来自文化。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构成了创意经济的本质特征和无穷魅力,创意产业的产品是创意者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再创造并赋予新的展示的结果。文化资源具有无偿占用性,自己的文化资源不会发掘利用,别人就会发掘利用。如美国动画大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就是利用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创意,加上好莱坞的高新技术和完善的运营机制,使两部动画大片大获成功。因此,创意经济类人才除了要有熟练的艺术设计等技术技能和制作能力,更要有对文化资源的发掘、转化和利用能力。当前创意经济人才培养缺乏对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能力培养,包括文化精神、先进文化、多元文化、文化元素及文化传播与接受模式等内容的教育。其结果是培养出的人才不知如何对文化资源进行学习、发掘与整合,创作出新的文化产品或将传统产品凝入新的文化内涵,因此不为企业和市场所需要,从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3.根深蒂固的传统学科体系观念构成改革的严重障碍。主要表现有三:一是文化基础课按传统的文、理科专业分类,不作改造、按部就班地套用传统的基础课模块,大大削弱了创意人才的人文素质修养和创意能力培育;二是新的能力培养内容要以课程形式出现,但当前课程对应的是学科,最需要的文化创意等能力培养的课程与当前学科难能对应;三是一些学院认为高职创意产业人才只是技术技能操作,人文素质修养和创意创新能力培育是同类专业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这种传统学科观念从根本上拒绝了高职生人文素质修养和创意创新能力培育,从而使文化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意创新能力培育在课程、教法、师资培养等一切内容上都无从谈起,构成了高职创意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严重障碍。
4.对师资建设的片面认识。按创意人才特质培养创意产业人才,其培养方案中肯定会出现一些新的、甚至闻所未闻的新课程,如创意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开发与转化、文化创意能力训练、故事编织技巧等。开设这些课程所缺乏的师资是社会性的问题,即企业、研究院所、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等都缺乏。但许多高职院校将新课程师资建设寄希望于专业对口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学历。事实上,这些课程目前在高校很难有对应专业,更不用说有这些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了。这种认识和作法使创意人才特质培养又添一层障碍,使创意人才特质培养内容迟迟进不了教改议程。正确的做法,应是自主创新,强化激励机制,立足现有师资资源,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创新,自主编写新教材、开发新教法、建设新课程,开拓出适应创意经济发展的人才培育新路子,同时也会造就一支有创新活力的师资队伍。

(二)不重视实施相应的教学资源整合

由于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长期缺乏创造创新教育,造成这方面师资、教材、教法的匮乏。当创意经济兴起迫切需要创造创新教育时,许多高职院校面对其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并没有实施相应的教学改革,去重组教学资源。
1.未整合新的师资、教材和教法。如针对创意创新能力训练与实践、创意产业基础知识等重要课程内容缺乏师资与教材的状况,没有在教学管理上及时建立制度和机制,鼓励并组织教职工积极整合出新师资、新内容和新教法等新的教学资源,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2.片面认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些院校用制造业、普通怎么写作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待创意经济类人才培养,认为通过组建教育集团、与企业联合办学等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后,就万事大吉,包括创意才能培育和人文修养的问题也能依靠企业解决了。事实上,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着创意能力和人文素质如何培育提高的难题。即使校企实施了实质性的合作,但面对这些难题,往往是企业更期盼着院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实施创意能力培育和人文素质修养,高职院校比企业在师资建设上具有相对优势,但由于对校企合作的片面认识,没有在培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方面尽更大责任。
3.未按创意经济产业链培养人才。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的人才,从事不同工作,发挥着不同作用,需要不同的创意,创造不同的价值,不能认为创意仅用在产业链的高端。但一些高职院校创意经济类人才培养,从所开设的专业、课程看,只重视制作技能的培养,没有给予创意经济产业链中各环节人才培养的兼顾与协调,缺乏创意经济中的内容、相似度检测、经营、管理等链条的专业人才培养,影响着创意经济发展在产业链上的完备、延伸与提升。
以上弊端的核心问题是缺乏创意创新能力培育,其实质原因是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创新能力,这是长期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忽视创造创新教育所致。

二、我院创意经济类高职新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

经反思批判和研究总结,我院创意经济类高职新专业建设走上了一条改革创新的路子。

(一)开设了创意经济类高职新专业

为适应西安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三年来我院相继开设了五年制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和广告媒体开发专业,三年制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制作、软件技术、园林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等专业。这些专业均属于创意经济类专业,按创意经济类专业人才需求特质编制了培养计划,开始实施了培养。

(二)对新专业建设作了创新设计

对创意经济类新专业,我院应用企业创新孵化器概念,从机构设置、体制机制、人员组成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并付诸实施,力图通过改革创新,建设起适应创意经济人才需求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培养出符合创意经济需求特点的专业人才。
1.设置利于新专业孵化的组织机构。①成立了动漫软件学院,主要专业有:五年制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和广告媒体开发专业,三年制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制作和软件技术专业;②筹建建筑工程系。现有的生物工程系除了继续建设好本系原有专业外,还负有建设好工业建筑设计、园林艺术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新专业;③力求体现孵化器功能。动漫软件学院从组织机构、人员设置、体制机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力求拥有较全的孵化器功能,生物工程系按动漫学院孵化成功经验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孵化出本系的园林艺术设计等新专业,孵化出建筑工程系及其环境艺术设计等新专业;④目标任务。按学院要求,在孵化新专业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应创意经济发展的创意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2.实施了体制机制创新。按创意经济人才需求特点培养创意经济类人才,我院面临着师资建设、内容改造、教法创新等诸多困难,存在一定的改革风险。因此,实施了有利于新专业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一是施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把包括人、财、物权的办学权力主要放在系(院)上,充分发挥系(院)的办学积极性、主动性;二是要通过订立制度,建立健全能切实激励系(院)管理人员和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措施,形成激励机制;三是学院对创意经济类新专业孵化,在经费上给予一定倾斜。
3.自主培养新课程师资。面向学院内外公开选拔聘任了创意经济类专业新系(院)的领导人、系(院)各部门的负责人和管理干部。面向学院内外聘请有影响力的教师任教,同时激励、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实验,不断推出适应创意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方法。
4.着力品牌建设。以动漫软件学院为“旗舰”,着力打造,总结经验,出品牌效应。将其中的好经验用于其它创意经济类专业,然后再扩展应用,对学院现有各专业进行改选。
5.牵头成立了动漫职业教育集团。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由我学院牵头,成立了动

源于:论文范文网www.udooo.com

漫职业教育集团,我院动漫软件学院与西安三元数码软件有限公司、西安五洲明信数码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综视多媒体公司、西安朱氏企业形象设计公司和蕤林影视公司等1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公司成为职教集团单位成员,运用高职教育集团模式建设高职创意经济类新专业。
6.校企共抓专业建设。集团内校企共建新专业的途径有:①按行业、企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如为影视公司对动漫人才的需求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企业形象设计公司需求设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为数码软件公司需求设软件技术专业,为综视多媒体公司需求设广告媒体开发专业等。根据企业需求变化,及时开设新课程、设置新专业;②校企共同制订专业标准,紧贴产业、行业发展水平和岗位需求,推动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③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为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集团成立专业协作委员会,对专业设置、教育标准、实践教学、技能考证等有关人才培养事项进行研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人才培养资源,共同实施专业建设计划。
7.校企联合实施人才培养。主要有:①高、中职联合培养。对集团内中职毕业生中学有余力、发展潜质大的学生在集团内推荐升学,为其接受高职教育创造条件。②校企“双师”协作培养。发挥集团内企业单位成员能工巧匠及技师与我院师资的优势,“双师”协作,共同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工学结合,实现学院与多个企业培养一个学生,使复合型、创业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付诸实施。③校企联合培养。在集团内有效实施工学交替、项岗实习、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零距离。

(三)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1.开设了创造创新能力训练课程。主要内容是创造创新的基础知识、创造思维训练、创造技法训练,创新技能训练和创新人才个性品质修养等内容。
2.编写了创意产业概论教学讲义。使学生扼要掌握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分类、创意产业的特点、创意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及特点、创意产业市场交易形式、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形式、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知识产权、政府引导扶持政策等。通过学习,旨在认识创意产业,拓宽业界视野,明确创意经济产业链的各环节和本专业所涉及的环节,更好地发挥专业才能。
3.开发出和谐能力培育教学内容。编写出版了《和谐能力培育》新教材,用以学习和训练情绪觉察、自信、自制力、成就内驱力、交流沟通、建立并保持联系、责任心、团结协作、利用多元化、怎么写作定位等内容,旨在促进和提高经济全球化下创意经济类人才应有的与人和谐共事的能力。
4.开展了人文素质培育内容研究。对文化基础课适应创意经济类人才培养特点展开了讨论,提出改革传统的以学科教育体系为主的文化基础课课程体系,建立以创意产业岗位职业能力培育体系为主的课程体系。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在人文素质与专业能力培养的结合点上下工夫。学生应了解文化学基础、文化精神、先进文化、文化资源整合等内容。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旨在提高文化内涵修养,促进文化资源整合和文化创意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根据创意经济类人才特点,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注重了以下几点:
1.应用推广“情境——训练”模式。即围绕创意主题进行以“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为序、为要的自主学习活动,在创意创新能力训练、情感智力培育、哲学、创意产业概论等教学内容中,推广实施了情境训练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深入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利用教育集团的教学资源优势,建起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实施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使学生在“双师“的指导下,在“课堂——实训室——车间”、“理论学习——创作实践——指导评价”等环节中使“教、学、做”一体培养。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占总课时比例达55%,并严格考核;部分学生还通过安排参加企业相关科研、试验任务的方式,使学生创作能力和技能得到更好的锻炼与提高。
3.注重在“项目驱动”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作用。为强化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作实践,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案例、设置情境、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创意和设计新颖、实用、形象,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操作技巧和创意创新能力。
4.定期开展创作竞赛和展演。对创意、创作要求较高的专业,每学期进行至少两次的创作竞赛。对获奖者给予奖励,办优秀作品展并编印成册,以作激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职教育要适应创意经济发展,就要立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加强创意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和与人和谐共事的和谐能力的培育,抓好“有创意”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创意产业人才能力培养结构,促进高职院校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对适应创意经济发展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不仅能促进创意经济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还必将促进整个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厉无畏.创意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策动力[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孙福良.张迺英.中国创意经济比较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3] 严三九.王虎.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 宫承波.闫玉刚.文化创意产业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5] 张辉 吴万敏,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37-38).
[6] 梁南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152-153).
作者简介:
孟新社(1955—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企业创新管理。
课题项目:
本文系西安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基金规划项目立项课题“适应创意经济发展的新专业孵化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模板www.udooo.com

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43720629-8-08JG07)的部分成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