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农村经济 >探究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影响

探究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影响

收藏本文 2024-02-19 点赞:10125 浏览:3625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总结了史前5500aBP气候事件至19世纪中叶的小冰期及延续至今的小气候最适期与同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联系。通过对比发现气候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某些时期气候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社会文明和一个朝代的诞生往往由气候变冷触发,但其和平和快速发展却需要温暖的气候作保障。
关键词:气候变化;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影响
气候变化是否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否是决定性的?理清气候演变对人类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进程的影响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我国社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气候因素的机遇和挑战,并相应地采取措施,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作用。本文通过横向对比中国史前至今的某些极端气候事件与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以期发现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气候扮演的角色,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当前社会发展的气候机遇期提出思路。

一、史前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5500aBP气候事件的影响

5500aBP前后气候变冷是世界上许多地区最为显著的气候变化之一。现有研究成果证明,这一时期ENSO(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发生了显著变化,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的ENSO现象开始活跃,在此影响下,处于中国西部的天山冰川覆盖面扩大,黄土高原、关中盆地的古土壤发育中断,今天的北京地区生长着茂盛的耐寒云杉。在同时期,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母系氏族公社瓦解,被父系氏族公社取代,这是一个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的墓葬大小不同,有些大的墓葬随葬品相当丰富,多达100多件,而有些小的墓葬的随葬品极少,只有一两件生产工具或是生活用具。这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了财产私有制,社会贫富分化;在齐家文化的墓葬中,出现了奴隶殉葬,显示当时的阶级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大汶口遗址还出土了一些石矛、骨矛等兵器,说明这一时期部落之间或联盟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考古发现的一些同时期的城堡,如南澧县的城头山、河南郑州西山土城等也佐证了这一点。总之,私有制出现,贫富差距拉大,阶级社会萌芽,战争频发,社会发展开始复杂化了。5500aBP左右的气候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影响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变化所导致的资源紧张和资源重新分配正是引起社会复杂化的理由,降温导致了粮食作物的大幅减产,人口与资源、产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私有观念的产生,并促使社会日益复杂化。因此,可以说5500aBP的气候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萌芽。

(二)4000aBP前后冷事件的影响

4000aBP在中国再次发生了气候变冷事件。当时正值以山东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良渚文化及石家河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末期,它们分属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它们后来分别被后来的岳石文化等取代。但从考古发现来看,后者的范围大幅度缩小,遗址数量骤减。大体同一时期的内蒙的老虎山文化和燕辽地区红山文化也相继衰落。总体来说,4000aBP前后旧的文化衰落了,中华古文明发生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替。究其理由,寒冷和与之俱来的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了中国新石器文化的衰落和终结,但也为以夏朝建立为标志的中华文明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公元前18世纪的温暖期的影响

在公元前18世纪,曾恢复了温暖潮湿的气候。在河南省黄河以北安阳的殷墟有丰富的亚化石动物。杨钟健和德日进的研究结果发现了大量的水麞、竹鼠、獏、水牛和野猪等大多只见于热带亚热带的动物存在于该遗址中。在这段时期,夏朝的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青铜手工业,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文化中发现了爵、铃、刀、镞、锛、凿、锥等属于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结束了野蛮时期,进入文明时期。到了商代,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使农业和手工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更大规模的分工,社会分工使技术提高很快,青铜业有了飞跃发展,产量大,仅在殷墟一地出土青铜礼器就有数千件之多,工艺水平也高,尤其是礼器,造型美观,纹饰精巧,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便是其中的代表。物质产品的丰富产生了初步的商业交换,并开始使用货币。此外,在殷墟中发现的甲骨文、铭文等说明在商代末期已经产生了文字。

(二)公元前10世纪小冰期的影响

公元前10世纪左右,全球气候又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小冰期的到来,气候开始变冷恶化,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公元前1000~800年之间,有许多寒冷干燥的年份,《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长江一个大支流汉水,有两次结冰,发生于公元前903和897年。”在厉王、宣王、幽王、平王这西周最后4个皇帝统治期间,粮食歉收引发饥荒和国内骚乱,同时,国家实力大大削弱,而北方游牧民族迫于寒冷气候导致的存活危机而大举向南进犯西周。周平王被迫放弃西安,而于公元前771年迁都至洛阳,开始了东周王朝。

(三)小气候最适期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22~221 年)是小气候最适期。《左传》提到,山东鲁国过冬,冰房得不到冰,在公元前698、 590和545年时尤其如此。由于当时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天没有冰雪,稻谷这些目前主要在华南种植的农作物当时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现在的北方寒冷、干旱的省份种植。《孟子·告子上》和《荀子·富国篇》记载当时山东地区庄稼种植一年两熟。这一时期,铁器和牛耕带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导致土地私有制产生,反过来又极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带动了铸铜业、木器业、漆器业、制陶业、纺织业、制盐业和冶铁业等手工业的发展,当时的手工业技艺有了很大提高。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大发展时期,“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诗经》、《楚辞》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当时的思想领域空前繁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产生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留下了许多传世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等等。科学技术方面,天文、历法、医学都有相当的进步。在秦和西汉年间(公元前221~29年),气候继续暖和湿润。《史记·货殖传》中记载说橘在蜀汉江陵地区繁殖、漆在陈夏地区繁殖、桑麻在山东地区繁殖、竹在渭州地区繁殖, 橘、漆、竹都是亚热带植物,可见当时气候比现在温暖。纺织业也相当发达,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纱衣,工艺极其精巧。造纸术也发明于这段时期。

(四)公元前后的冷事件的影响

中国又一次向较冷气候的转变发生在公元前后,当时寒冷与干旱引起大面积饥荒,王莽强有力的政府也不能阻止农民起义。公元前后气候又冷又干燥,全国到处是饥荒, 成千上万的饥民十之死于饥饿, 剩下的人加入了推翻王莽统治的运动。
在东汉早期,良好气候持续了几十年,然后恶劣气候返回。有几次冬天严寒,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冻死不少穷苦人民。气候继续明显恶化,公元184年的饥荒引发了影响很大的黄巾起义,并最终造成了大汉帝国的最后崩溃。
在公元3世纪下半叶晋朝时期,中国气候极端寒冷和干燥。尤其是在281~290年的10年间,不仅气温严重偏低,而且多年持续干旱。每年5月就出现霜降,主要江河都普遍干枯,四处荒野,民不聊生,大批向南方迁移。寒冷的气候也限制了北方游牧民族畜牧业,使正常生计难以维持,导致其不断入侵南方。被饥荒和不断削弱的西晋王朝最终被来自北方的入侵者所推翻,出现东晋和南朝统治,而中原地区则先后由北方5个外民族在中原建立了北朝的16个王国。

(五)7世纪至11世纪的温暖期的影响

从6世纪末开始的400年(公元600~965年)属于温暖期。甚至在公元650年、 669年和678年这些年,位于北方的长安都终年没有冰雪。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时(公元712~756年)皇宫内种植有大量当前只能在南方生长的梅树;当时的植物生长季节也比现在要长,《蛮书》提到在滇西南高原地区也能一年种植两季作物。在这段时期,随着全球变暖,温度上升带来降水增加,很多沙漠变成了绿洲,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丝绸之路上的汉朝古城被重建。中国再次统一之后的隋唐和宋初,社会经济空前繁荣鼎盛,同时科技、文化空前发展,各种文化艺术在我国文化史上都达到了空前高度,在当时的世界领域,也处于领先的地位,雕版印刷术和也发明于这个时代。

(六)11世纪至12世纪的寒冷时期的影响

11世纪初期气候转为寒冷,曾经大量种植于长安的梅树,已不为北方人所识,王安石有“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的诗句,显示当时北方已经几十载不能种梅花。当时以契丹人为主的北亚部落也因寒冷来到中国北部,打败北宋,建立了辽国。
 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影响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 到了12世纪初期,气候不但没有回暖,而且更加寒冷。公元1111年,处于江南的面积2250平方公里的太湖竟然全部结冰,而且能够在冰面上行车。公元1110年和公元1178年福州(北纬26°42′东经119°20′)的荔枝因为气候寒冷而全部死亡。在这段时期,女真人因寒南下,于公元1125年征服辽,继续向南推进,于公元1127年攻陷宋朝都城开封,宋朝廷只得撤退到长江以南,建立南宋,偏安一隅。

(七)13世纪的温暖时期的影响

13世纪上半叶中国气候经历了一段短暂的温暖期。在公元1200、1213、1216和1220年,杭州没有任何的冰和雪。根据长春真人邱处机公元1224年在北京作的诗“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口往来”可见当时北京的气候与现在差不多。北方铁木真在这期间统一了蒙古,温暖的气候使蒙古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南宋最终被蒙古灭亡。
(八)14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小冰期的影响
14世纪初,中国又进入了小冰期时期。据陆友仁《砚北杂志》记载公元1329年和1353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人可在冰上走,橘尽冻死,当时,阳历11月山东的黄河就已经结冰了。而根据20世纪四五十年代观测数据河南和山东到十二月时,河中才出现冰块。元朝末年淮河沿岸遭遇了严重的旱灾,饥荒迫使农民起义,蒙古帝国束手无策,饥民中出现了乱世英雄朱元璋,趁机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
根据长江流域河湖结冰的年代可以看出,17世纪最为寒冷,19世纪次之,其中关于255年这个数据,竺可桢是根据《三国志·魏书·文帝记》中记载黄初6年(公元255年)“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得出该年淮河结冰的结论。
17世纪初的明朝末年(1601~1644年),华中地区寒冷干燥,在这40多年间,气候极其恶劣,曾经出现过两次“八年大旱”,荒野遍地,民不聊生,多地同时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彻底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而在当时的北方满族也受到寒冷气候的影响,不断入侵,腹背受敌,内忧外患的明王朝崩溃,满族军队乘机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建立了清王朝。
不过,在18世纪清初几位皇帝统治期间,有很多温暖的年份,中国社会经济曾经过几十年的和平与繁荣,即康乾盛世。但清朝中后期的干冷气候还是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引发农民起义。
(九)延续至今的小气候最适期的影响
在19世纪上半叶,小冰期突然结束,最近一次变暖的趋势开始。20世纪是一个全球变暖的世纪,在40年代达到气候最适宜时期,60年代和70年代的寒冷期中断了气候的变暖,但从70年代末至今气候又继续变暖,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科技和经济都在飞速发展。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对中国气候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路径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气候变化的不同方向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一方面,虽然气候的变冷会降低粮食的产量,对人类的存活和发展构成威胁,减缓文明的进步,但是这也恰好推动了历史的演变和科技的发展。发展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愿望,正是由于气候的变冷,使人类的存活环境恶化,迫使人类转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诞生和社会的发展。气候变冷对某一个具体的文明来说也许是灭顶之灾,但文明也是“物竞天择,适者存活”,气候变冷淘汰了不够先进的文明,这是自然的一次选择。从文明的整个进程来看气候变冷带来的似乎是福音,气候变冷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触发作用。另一方面,温暖的气候又无疑有利于人类的存活与发展。农业产量的提高,使人们衣食无忧,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事业,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二者相比,虽然温暖的气候适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气候的变冷对于推动人类历史的演变却发挥了更为巨大的作用。一个文明和朝代的诞生往往需要气候变冷的触发,但是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需要的却是温暖气候提供的良好环境支持,气候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报告指出,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0.76摄氏度。我国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未来2个世纪,中国当前温暖湿润的气候变化趋势将继续延续。根据中国气候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未来的气候环境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我们应该很好地把握这一发展机遇,凝心聚力,使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严文明.东亚文明的黎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M].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科学出版社),2000.
[2]铃木秀夫[著],李中菊[译].3500年前的气候变迁与古文明[J].地理科学进展,1988(04).
[3]DeMenocal P B.Cultur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J].Science,200

1.292.667-673.

[4] Dalfes H N,Kukla G,Weiss H.Third millennium BC climate change and old world collapse[J].NATO ASI Series,199

7.1(49).723.

[5]徐国昌.气候变化对良渚文化发展和消失的影响[J].吴文化博览,2006(09).
[6]SANDWEISS D H,MAASCH KA,ANDERSON D G.Transitions in the Mid2Holocene[J],Science.1998.1916-1919.
[7]吴文祥,刘东生.5500aBP气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国古文明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J].地学前缘,2002(01).
[8]苏秉琦,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二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高广仁,邵望平.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海岱历史文化区[J].史前研究,1984(01).
[10]方修琦,张兰生.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3500aBP的降水突变事件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s).
[11]邓辉.全新世大暖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J].地理学报,1997(01).
[12]郭文,编著,王天权.文明曙光,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13]竺可桢.中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影响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A辑),1973(s1).
[14]张传玺等.简明中国古代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5]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J].中国科学(D辑),1998(04).
[16]Liu Shaomin.Changing Climate of China in Historical Time[J].Commercial Book Publishers.198

2.76-124.

[17]樊绰.蛮书,卷

七、蛮书校注[M].中华书局,1962.

[18]张丕远,王铮,刘啸雷等.中国近2000年气候演变的阶段性[J].中国科学,1994.B24(0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