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农村研究 >试议大众传媒时代下当代青年社会心态

试议大众传媒时代下当代青年社会心态

收藏本文 2024-01-22 点赞:6294 浏览:2077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众传媒是当前中国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重要聚集地,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通对网络热点关注、网络流行语追捧而得以显现,青年群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亦可以通过大众媒介而得以传递。
【关键词】青年群体 社会心态 大众传播

一、社会心态的涵义

社会心态(social mentality),一般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社会感受,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在社会急剧变迁时,社会心态变化快、形态复杂,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组织和制度的影响都很大。在每一个剧烈变动的社会中,作为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社会心态是社会变迁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心态的把握以及调适,也是社会变革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以及条件。

二、当代中国青年的社会心态目前状况

(一)国家和民族归属感逐渐增强

根据《中国大学生的国际观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有着较强烈的国家归属感。比如中日钓鱼岛理由、中印边境理由、中菲南海理由等等,从大学生的关注程度以及之前钓鱼岛事件的游行等等,都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地域归属感以及爱国心情十分强烈。

(二)对社会道德滑坡理由表现出的不满情绪

地沟油、彩馒头事件,7.23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小悦悦事件,彭宇案事件、公务员殴打父亲事件,海南校长小学生事件等等,都在社会上引起了青年的强烈反应,然而这些事件大众传媒时代下的当代青年社会心态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也被贴上了一个共同的标签——即道德滑坡。这些事情都反应了中国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的滑坡,且这些事件的相继发生表明诚信的缺失以及道德滑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在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各种网络聚集地都能看到青年以各种批判、愤恨甚至谩骂的方式来谴责,来表达正义。

(三)运用大众传媒来展示自我诉求

如电视求职、早就已经不是什么很新鲜的名词了,《赢在中国》和《绝对挑战》,其中特别是2011年,一股“电视求职”的旋风升起。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职来职往》、天津电视台《非你莫属》湖北电视台的《天生我才》等都吸引着广大青年的参与。同时在选秀节目中,如湖南台的《快乐女生》、等节目深受广大青年人的欢迎,当然这也很多的年轻追梦人,他们希望通过舞台来展示我自我,秀出真我风采的更加强烈。同时最近几年很流行也比较广受大家欢迎的还有各类相亲节目,如江苏卫视的《非常勿扰》为主的各类类型的相亲节目也成为电视荧屏的主要节目,也受到广大青年的青睐,也为各卫视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其中也不乏有些男女嘉宾不但达到了相亲的目的,而且也在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才艺或者其他方面的独特魅力并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青年流行语

青年流行语也是青年社会心态以及价值观变迁的表现形势之一那么首先流行语是什么呢?流行语是“在某些人中间,主要是早青少年中间,在某个时期广泛流行,过了一段时间又为新的流行的词语所替代而悄然消失的词语,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人们的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性产物。2011年的网络流行语为“我反正信了、hold住、有木有、伤不起、卖萌、坑爹、你妹、悲催、普通青年、文艺青年、2B青年、蛋定”等等词汇都为2011年的网络十大流行词汇,那么2012年的网络流行词汇又截然不同于2011年,有“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舌尖上、躺抢、高富帅、中国式、亚历山大、最美、赞、接地气”十大流行词汇。当然屌丝也是属于流行词汇,但是由于其不雅,而最终未能排上2012年中国流行词汇的10大榜首。

三、当代青年社会心态形成的理由

(一)青年的价值观从一元到价值观多元的转变

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成长经历与中国社会的转型以及和中西文化的交融有着很大的关系。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环境这一客观存在的反映,对社会的经济、政治环境导向给人们的价值观打上深深的印记。因为生活在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人们,所关心的理由也必定会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或者体现出来。

(二)社会心态的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从2000年到现在每一年的流行语都在不同的变化着,每一年的流行语的变化也反映着青年社会心态的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特别是流行语的的变化青年流行语的变化潜在的或者间接的反映出青年对社会文化的反映。所以,流行语便成为青年社会文化心态的符号或者是表征。但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青年人在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模糊。

(三)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

大众传播中网络的作用时不可忽视的。很多的网络流行成为大众青年所共推的,其实源于网络恶搞,同时又在网络上汇聚成为舆论共推,成为网络的流行语。如之前流行的“哥吸的不是烟而是寂寞”之后网络上便迅速的流传着,每一个人都会加上一句什么什么···之后便是是寂寞。2012的屌丝一词也飞速地席卷整个中国青年人群中,这些词汇都可以说是在网络媒介的帮助之下,广大青年实现了相互之间亲切的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这些流行语在青年们心中的地位,这就是网络的强大之处,飞速的传播所有流行的东西。

四、结束语

总之,社会心态的变迁,理由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变革的理由,也有社会心理的理由,也有语言以及文化传播模式以及手段变化的理由,其中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时是毋庸置疑的。当转型期的中国,应该要吸收更多的新的文化以及新的技术,在尊重青年的个性发展以及价值观多元的前提之下,要督促大众传播媒介有意识的传播积极向上的东西,引导青年健康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心态,也是当前我们的一项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
[2]甘乐,2011年中国青年的社会心态[J],当代青年研究,2012.
[3]王全权,从青年流行语看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江西社会科学,2007.
[4]潘泽泉,李超峰,流行语与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