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护理 >> 内科护理 >试议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患者影响

试议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患者影响

收藏本文 2024-03-28 点赞:4446 浏览:121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策略: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I型糖尿病患儿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抑郁得分和焦虑得分及糖化血红蛋白,以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为(5.25±0.51)mmol/L、餐后2 h血糖为(7.16±0.77)mmol/L、抑郁得分为(13.2±3.8)分、焦虑得分为(7.2±1.8)分、糖化血红蛋白为(7.59±1.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糖尿病; 儿童; 护理干预
近年来,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儿童患有糖尿病[1-2]。据估计,约有5%的糖尿病患者为儿童[3]。儿童一旦患上糖尿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同时还会因为肥胖等情况受到同龄人的排斥,造成交际障碍或者心理不适,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4-6]。近年来,本院在对糖尿病儿童患者的治疗中,强化了护理干预,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患儿血糖,避开了并发症,而且还推动了患儿心理健康。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共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15岁,平均7.9岁。所有患儿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予以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5岁,平均7.8岁,空腹血糖(11.23±5.67)mmol/L,餐后2 h血糖(17.35±4.06)mmol/L;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5岁,平均7.9岁,空腹血糖(11.32±5.13)mmol/L,餐后2 h血糖(17.22±4.36)mmol/L。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作用(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策略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2.1 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儿童糖尿病患者通常存在过度肥胖情况,因此在学校和生活中,容易受到同龄人的歧视和排挤,给患儿心理带来了一定压力。针对这一情况,医护人员除了保持善意和亲切感外,还要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鼓励患儿按照医嘱,进行治疗,以后可以与同龄人正常交流,激发他们治疗的信心和。同时,针对性开展健康宣教,提升儿童自身和家长的护理能力。
1.2.2 饮食制约 饮食不合理是造成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理由。为了避开糖尿病恶化,影响病情治疗,必须强化饮食制约。在饮食制约上,关键是要纠正家长过于溺爱的心理,让他们认识到溺爱孩子就是在害孩子。在具体的饮食搭配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以2:5:3为宜,要少吃零食、高脂肪、高糖等食物不吃或少吃。在正餐外,不宜加餐。
1.2.3 酮症酸中毒护理 部分患儿在治疗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酮症酸中毒情况。针对这一情况,立即为患儿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分别由于纠正脱水酸中毒快速输液和输入胰岛素以降低血糖。纠正脱水酸中毒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在输入胰岛素过程中,要注意胰岛素注射速度平稳,从而有效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1.2.4 低血糖患儿护理 由于过量注射或饮食过少等,部分患儿容易出现低血糖。发生这一情况后,要求患儿采取平卧位,进食糖水。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在必要的时候,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50 mL。
1.2.5 其他护理 为了避开患儿发生感染,要注意患儿的清洁,定期洗澡、洗头发,勤剪指甲,防治感染。出现感染后,要立即针对性治疗。部分患儿会出现排尿异常,因此要及时清洗有关部位,保持清洁,同时密切观察患儿情况,并认真听取患儿自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使用La Greca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症状量表用于评估儿童社交焦虑情况。该量表共10个理由,总分2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儿社交障碍越突出。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儿童的抑郁情况。如果得分大于17分(含),则为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1。
2.2 两组抑郁和焦虑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得分和焦虑得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糖尿病有低龄化的趋势[7-8]。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很多家长溺爱子女的现象十分突出,儿童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大增。相比于成人,儿童糖尿病患者不仅受到了身体上的痛苦,而且还会由于同龄人的排斥,面对严重的心理理由[9-11]。
近年来,本院针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强化了护理干预,不仅重视治疗效果,而且还注重儿童患者的心理康复和健康成长。本研究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患儿,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

5.25±0.51)mmol/L、

(7.16±0.77)mmol/L,血糖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在使用汉密尔顿等专业心理量表就患儿的焦虑和抑郁心理进行测评后,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得分分别为(13.2±3.8)分、(7.2±1.8)分,不仅较治疗前得到了显著改善,心理状况好转,而且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从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来看,观察组为(7.59±1.46)%,低于对照组的(10.13±2.57)%,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本研究的结果,与张桂香[7]的结论是较为一致的,在其研究中,证实采用护理干预的B组,不仅血糖制约情况明显好于采用常规护理的A组,而且护理干预组的抑郁、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因此,她认为在治疗糖尿病患儿的过程中,有必要积极引入护理干预,从而更好地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帮助患儿改善心理状况。
综合本研究而言,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儿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积极引入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患儿的血糖,有效制约糖尿病的恶化,更为可贵的是,还可以帮助患儿积极调适心理状况,让患儿更好地融入同龄人的生活中,推动自身的心理健康。鉴于护理干预的重要作用,在糖尿病患儿治疗中,有必要逐步完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并不断探索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儿治疗中的运用途径和价值,推动患儿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祁丽华.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1,25(5):1834.
[2]魏梅,陈焕娣,谭静,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9):1473-1475.
[3]饶颖真,沈春谨.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调查与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6):1009-1011.
[4]李胜平,苏丹.儿童糖尿病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226-227.
[5]吴临爱.儿童糖尿病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298-299.
[6]洪党云,朱冬兰.儿童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及护理策略[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11(2):42-43.
[7]张桂香.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98-99.
[8]杨在莲.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2,23(11):4243-4244.
[9]阎冰梅.浅谈新时期儿童糖尿病心理特征及其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4(4):1836.
[10]刘德岩,王瑞.护理干预对II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23(10):3910-3911.
[11]奚齐红,武承荣,倪建萍,等.2型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1,1(5):27-29.
(收稿日期:2013-08-22) (本文编辑:蔡元元)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