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七年级数学教学 >谈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

谈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

收藏本文 2024-04-22 点赞:27560 浏览:1292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准确把握和有效利用学生资源,有效进行预设,及时生成,可以较好地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此我就课堂理由的预设和生成,谈几点体会:
首先、明确目标,重视预设。一堂成功的课,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这堂课要解决的主要理由(教学重点)是什么。预设时教师一定要清楚“该选择什么样的预设”和“为什么这样预设”两个理由。前者是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来确定的,后者则需要考虑理由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素养,是否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建设开放、动态的语文课堂,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和“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为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注意预设的针对性与辐射面。教师的预设要实,切入口要细,要能够引导学生研习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把握文本内容,而不要“半天云上打石灰”,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其次、注重过程,发展个性。要知道,“学生不是空脑袋进教室的”,他们是有思想,能思维的活生生的群体。教师授课前应该估摸一下学生的已知和未知。课堂教学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和思维的发散点,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预设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尽可能地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特别是对本身就存在多义性主题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允许答案的多维性,力争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落入自己编写好的套子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死抱“预设”,而要以智启智,善于抓住契机,及时关注课堂的“生成资源”,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教师的机智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策略,并在过程与策略中融入学习指导及思维训练。
三、及时调整,捕捉生成。再完美的作战计划也赶不上战场的变化,我们常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充分考虑课程的目标、重点、学习的兴趣、接受能力之外,更要为学生理由的生成留下空间。美国著名教授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学生生成的理由来自他们对文本的叩问,来自他们对教师解读的怀疑,来自师生对话引起的思维撞击。在上《紫藤萝瀑布》一课,在交流自学初读感受和提问时,就有同学提出一个理由:“作者看了辉煌的紫藤萝瀑布,觉得很美,应该继续欣赏才对,为什么会‘不觉加快了脚步’走了呢?”我认为这个理由提得很好,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没有马上作出解答,而是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各抒己见,谈了许多见解。在同学们充分讨论后,我一方面肯定了提问的同学,鼓励大家能够发现理由、提出理由,另一方面也对那些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同学进行表扬,然后进行适当的点拨,不少同学脸上都流露出了喜悦。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理由,我不会一棍子打死,而是鼓励,引导学生发现理由、提出理由。正如古人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深思、质疑探究的好习惯,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掘学生的潜能。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节成功的课,教师要做到收放自如。课堂理由的设计,教师要做足功课,花足心思,不仅讲究问的质量,还要讲究问的艺术。另外教师还要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不仅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更重要的是面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不能拘泥于预先设计的教案不放,而应独具慧“耳”,善于捕捉和解决学生临时生成的有价值的理由,对自己的预设及时作出调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中止学生无作用的、无结果的重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复争论,要学会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要懂得偏向时拨正,在纠结时调解,从而实施动态的教学策略,强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