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七年级语文教学 >对于“高中化学分组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力

对于“高中化学分组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力

收藏本文 2024-01-17 点赞:15674 浏览:6248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高中生的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力。学力发展型课堂应该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在民族地区开展“高中化学分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往能力。
【关键词】分组合作讨论;学力;引导学生;学生思维能力;解决理由
学力是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高中生的学力,大体可以分为两点考虑:一是显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的知识和能力;二是牵涉未来学习的潜在的“学习力”。作为教学成果的学力同教育目标处于表里一体的关系。因此,对高中生的教育,主要的任务就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力,学力就成了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课堂教学是推动学生学力发展的主要环境,是学生学力发展的载体。学力发展型课堂应该具有自主性、开放性,而民族地区高中生性格普遍比较内向,在课堂上不善于发问,表现自己,且知识面相对比较窄,因而,在民族地区开展“高中化学分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对学生学力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本人就以“高中化学分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针对第四章第二节《铁和铁的化合物》的部分教学的案例的研究和实践,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分组讨论法,如何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学力。

一、分组合作讨论教学对提高学生学力的作用

分组合作讨“高中化学分组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力的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论式教学形式是众多教学形式中的一种,它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成发现、研究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民族地区的化学教学中施行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新策略,符合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的理念。学生分组合作教学不仅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转变学习方式的一种重要途径。分组合作讨论,能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帮互助精神, 是学生参与深思的一种体现。“分组合作讨论教学”是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借助分组讨论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形成扎实的基础学力,发展独特个性的教学。

二、科学合理分组是提高学生学力的基础

科学分组,将全班学生根据学习能力及成绩、性格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每组4-5人,分工明确,每2个星期轮换职务一次,使每位同学都有展示锻炼的机会。每一小组内的职务分别为:(1)小组长:1人——负责与教师的联络,将本组成员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安排课外讨论的时间。(2)发言人:2人——需要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询在课堂相关资料,找出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理由,提出理由,由组员一起讨论。(3)分析员1人——针对提出的理由,分析并归纳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4)统计员1人——通过练习,总结小组错误知识点,找出易错点及考点,整理易错的题作为典型例题。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讨论形成学习提纲,组内成员对所讨论的内容都能熟练掌握。学生分组后的课堂教学,每个学生不再只是面对老师,也同时面对同伴和其他小组,分组活动使同组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他组间的竞争增强,这一形式为每一个同学创设了更好提高自己学力的环境。因而,科学分组是实施“分组合作讨论”教学模式的基础。

三、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提高学生学力的前提

在分组合作讨论式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集一身的师者角色,而是专心去“提问”“引导”,当好课堂的主持。课堂上先给学生组内成员阅读相关内容,结合课前预习在组内提出理由,小组进行讨论解答,统一答案后,由“发言人”上讲台给同学们进行讲解、分析。其他小组学生可以通过提出理由,对“发言人”进行发问,直到理由讨论清楚。若提出的理由比较肤浅,没有深度,或者讨论出的答案不准确,教师可以相应引导和补充。如“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时, 学生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并非白色而往往是灰绿色的,为什么呢? 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分析深思得出理由: Fe(OH)2在空气中被迅速氧化。进一步启发: 怎样才能使氧化速度变慢? 学生经过深思后会提出许多策略: (1)所用NaOH溶液先煮沸,使溶解在水中的O2含量降低; (2) 用还原性气体(CO、H2等)把Fe(OH)2溶液中的空气赶走; (3)在Fe(OH)2溶液上滴加有机物膜等。这样, 师生通过分析、比较、讨论、交流, 可得到较好的策略: 先将NaOH溶液煮沸,在液面上滴加几滴苯, 将滴管伸到液面下滴加新制备的硫酸亚铁,即可看到液面下方有白色沉淀, 且保持较长时间。经过这样的实验探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使得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总之,在分组合作讨论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如下:教师加入到讨论之中,参与讨论,但要做到多听、少说、适时点拨,让学生多深思、解决理由。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水平、智能、个性特点、操作能力等,为全体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教师不需要做的就坚决不做,尽量让学生自己或通过小组讨论去解决理由,教师担任好组织者、引导者、推动者、合作者的角色,使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充分的体现主体地位,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乐学的境地。

四、结合多种讨论措施是提高学生学力的关键

基本教学策略:明确学习任务→提出解决方案(理论分析、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实施解决策略(学生独立解决、生—生合作解决、师—生讨论解决)→归纳提升(总结评价、归纳整理、迁移发展)→发现理由(提出新的理由、延伸学习空间)

1.“教师提理由→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评价”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采取平辅直叙的分析讲评,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若教师能采用先提出理由学生后讨论的策略,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所谓思源于疑,没有理由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理由开始的。①教师直接提出理由:教师知识面比较广,知识体系比较成熟,直接提出理由的好处在于理由比较有针对性,可以概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在民族地区学生基础相对弱的环境下是比较好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手头的资料比较少,上网查询学习内容的机会少,教师直接提出理由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当然,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理由或质疑性理由,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让学生对你的理由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努力地去寻找答案,和别人去交流、沟通。例如,用生活实例设置理由情境,用学生经常接触到的而从未考虑过的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讨论探知的兴趣,利用教材中的一些图表来创设理由情境,利用实验创设理由的情境。这些都是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理由情境,以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兴趣,同时为学生的自学起引路的作用。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创设理由情境,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倾听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理由,以理由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理由情境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理由、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的过程。②分组讨论:学生针对教师课堂提出的理由,每一小组针对其中一个理由,由小组内的学生经过深思、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能够解决大部分内容,并提出新的理由,这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获得知识。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进行讨论,提高了学习知识效率,也可以借鉴、总结教师提问的方式和思路,为今后提高自己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会提出理由做铺垫,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进行讨论,还可以节省不必要理由讨论的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训练、讨论习题的解题思路、解题策略、技巧等,在解答、深思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深思新理由,并解决新理由,从而顺利地解决课文的重点和难点。③教师总结评价:大组组长汇报学习情况后,由教师直接给予评价,学生可以比较直接的接受到正确的知识导向,发现自己的不足,知识缺陷等,马上调整学习的思路,更好的提高学习思维及策略。

2.“学生设计‘讨论理由’→小组内讨论→小组间评价”模式

为了学生今后的成长, 应强化学生主动提出理由、解决理由的能力,要求学生要会设计“讨论的理由”,鼓励学生大胆主动提出理由,推动学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理由往往比解决一个理由更重要,因为解决理由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理由,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理由,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可见,“理由提出”更为重要、更具创新成分。因而要提高创新能力,就要使学生善于主动进行“提出理由”,推动学生智能的发展,激活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理由,为学生提供发现理由、运用知识解决理由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给学生以适当的深思时间,使他们获得“亲自得出研究结论”的创新机会,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能解决理由的自信感。这样可以慢慢培养学生的理由意识,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树立创新理念,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在亲身体验、参与探索的活动中,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为日后独立从事自主“高中化学分组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力的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探究式的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
小组讨论过程,设定为组内交流,组际竞争。通过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同伴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自我调整、相互调整,使合作得以优化。在提倡组内交流时积极开展组际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组内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组提问其他组抢答、两组之间你问我答、展开组际的擂台赛、辩论赛、每周小组一比等策略来为讨论创设一种竞争情境,增强讨论的活力。进行小组综合评价,推动全员参与。竞争情境的创设为讨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要规定组内发言时每组中每位同学至少有一次机会,使那些能力强、易激动的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努力克制自己,能更多地想通过帮助其他同学来获取荣誉,那些内向的同学则使劲地给自己鼓劲,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应答能力来增强集体的荣誉。教师在对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对他们参与的热情、参与的过程进行评价,多给予弱势群体机会。当然,全班讨论未果的理由师生要共同探究,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内化为能力,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具有一个整体的知识。

3.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小组讨论高效化

利用PowerPoint制成课件或将知识网络、图表、典型例题等学生准备的内容利用展台适时地展示给学生,会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参与讨论、深思,既有效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多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如在教学后,可以在后进生分类屏上显示基础题,中等生分类屏上显示部分基础题和少量拔高题,优等生分类屏上则显示少量基础题和部分拔高题。这样便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运用多媒体——投影或PPT进行课堂讨论,使课堂讨论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从生活中的常识、图片、视频入手讨论,可化静为动,使学生更易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习及讨论的兴趣。多媒体使练习形式多样化,有利于课堂分层训练,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及时反馈。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实现一些具有危险、或难以具体操作的实验,为实验操作的讨论提供依据。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看见工厂设备的或接触到实验仪器的机会很少,难以用想象力来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播放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化工生产过程和化工产品的视频材料,把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把难以操作、观察的实验、化工生产流程图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不仅可以让学生与现代设备有所“接触”,也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高中化学学力的构成要素是知识技能、策略策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它以学习动机、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为其核心。依据对高中学力的构成要素的分析, 基础上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化学课堂“分组合作讨论”教学模式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学力的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选择上述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转变,学生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往能力明显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业水平也有所提高。当然,由于教学实践的时间较短、理论水平和教学实际操作水平的有限和不足,本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