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七年级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意义

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意义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28358 浏览:13095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经过了几年的课改,我们意识到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因此,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成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地学习。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主体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动性呢?我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活力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的开头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义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到本节课的课题上来。为此,我经常设计一些有趣味、有悬念、有吸引力的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了故事引入法:鸟妈妈生下了三只可爱的小鸟,有一天,鸟妈妈叼了6条虫子回家,小鸟们叽叽喳喳地争着抢吃。鸟妈妈为了不让鸟儿们争夺,她想让每只小鸟都分得同样多的虫子,该怎么分?顿时,课堂上的小手如春笋般直冒出来,学生们争着抢答。老师借此机会,让三位同学扮演小鸟,老师边分边说:“先给每只小鸟分一条,把剩下的再各分一条。”老师追问:“分完了吗?是同样多吗?”学生齐声答道:“都分完了,是同样多!”老师马上手指课题,并说:“这种分法叫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由于运用这样生动有趣的引入,既渗透了平均分的策略和概念,又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操作演示,主动参与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全方位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以丰富学生探索新知的途径与手段。
在教学中,我注重设计学生操作或教师演示的环节,使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成为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规律的主人。如在讲“圆锥的体积”一节时,我先让学生各自用一定厚度的纸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不同学生制得的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大小不一定相等),然后让他们用自制的圆锥装满沙子再装入自制的圆柱,看几次能装满圆柱,并记下次数。后来,又让他们互相交换手中的圆柱,再用自制的圆锥向同学的圆柱中倒沙子,看几次倒满,并记下次数。学生兴趣更浓,继续操作找答案。看学生相互交换了几次圆柱后,我开始提问,结果如我所料,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他们高兴得跳起来。接着让学生口述操作过程,进而深思计算策略。这样的“动手操作——语言叙述——公式推导”,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手、眼、口、脑多种感官交替使用,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了知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鼓励质疑,激活思维

质疑理由是探求知识、发现理由的开始,解决一个理由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理由却需要学生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理由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
例如,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有个教师在教学“角的画法”后,要求学生使用两个三角板画出15°、150°和165°的角。经过小组合作、探索,学生们很快把角画出来了,而且是与教师想到的几种策略不谋而合。当这位老师正感到满意时,突然,班上有个出名的“粗心鬼”站起来说:“老师,165°的角我还有一种画法。”这位教师先是一怔,想:这不可能!因为事先自己已将这道题演练了好多次,只有两种画法,不会再有第三种,肯定是这小子搞错了。因为他虽然很聪明,也常有自己的“独特发现”,但大多数均经不起推敲,这一次恐怕也不会例外吧。想到这儿,教师就说:“那说说你的高见吧。”心里却准备着要把他的“高见”驳得无还手之力。可只见他拿起手中的两块三角板,将45°角的三角板放在60°角的三角板上面,让角的顶点重合,一条底边也重合,然后指着两个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所成的角说:“这个角就是165°,我已经用量角器验证过了。”这时,这位教师和全班同学立刻向他投来了“不相信”的目光,于是,全班同学都拿起三角板、量角器验证起来。老师接过这位学生手中的量角器一量,果然是165°。这时,他不得不佩服学生有此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觉,也为自己这一次“从门缝里瞧人”心有惭愧。于是,教师当众表扬了这位学生肯动脑、多深思、善于探索的精神。面对大家佩服、羡慕的目光,这位学生开心地笑了。课后教师和学生又一起探讨,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平角的知识证明出了这个角为什么是165°。通过这个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迪。面对学生“异样的声音”,我们如果不是理智对待,而是一味扼杀,这样的课堂就难于出现思维的升华、创新的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避开一切由教师包办代替,以促使学生自主发展。我们不遗余力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让学生登上课堂教学舞台,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舞台的主角。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卢家楣 情感教学心理学[M]. 上海: 教育出版社,20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