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经济管理 >> 企业经济管理 >高压笼型电动机维修与更新经济性

高压笼型电动机维修与更新经济性

收藏本文 2024-01-27 点赞:31071 浏览:14362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循环水装置冷却水泵用的高压电动机修理及更新两个方案的比较,从而更科学经济地选择优秀方案。
【关键词】高压电动机;维修;更新;方案
1、概述
我公司循环水装置冷却水泵使用的高压电动机是91年投入运转的,到目前为止已使用了近16年。该四台电动机是由兰州电机厂制造的,电压等级为10KV、功率为1000KW、转数743转/分。由于已到使用寿命,最近几年看,效果一年不高压笼型电动机维修及更新经济性的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如一年,而且每年都要解体维修,特别是电动机的轴瓦。现目前主要理由是电动机绕组温升很高,接近临界值,电动机轴瓦从三年修一次到二年修一次,最近几年一年一修,效果也不理想。其中A台去年因绕组绝缘不合格已退出运转进行大修,B台已更换Y630-8型新电动机。现就维修、更换的经济性做一比较。

2、电动机的修理方案

06年大修时测试A台循环水泵电动机绕组绝缘不合格,因此决定以更换新绕组的办法来解决这一理由。新绕组由沈阳某电机维修公司安装,07年6月份大修投入运转后,温升仍超限,而且非负荷侧轴瓦温度超标无法使用,费用8万元左右。修后电机损耗超出原电机出厂数据,维修厂家认为是铁芯老化所致。
方案一:继续维修更换铁芯和绕组,大维修厂家报价在23至27万元之间。现上述二项更换,轴瓦温度高的理由如何解决还不得而知。如若轴瓦及通风等一并彻底解决,费用大约25万元左右。从维修厂家了解,如果更新大部分核心件,电机性能指标即使能达到原出厂值但不会比出厂值更好,而且使用寿命能否达到新电机的使用寿命也很难讲。

3、电动机更新方案

方案二:购置新电机,费用约42万元左右。原电机为Y1000-8型电动机,采用滑动轴承,新电机为YKK630-8型电动机,采用滚动轴承。因旧电机已投运16年,在这16年间我国电机制造业也飞速发展,从电动机的体积、性能、设计、电路、磁性、通风、机械、损耗、材质、装配制造工艺等都明显提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节能工作的迅猛发展,以及节能形势的迫切需要,各电机制造厂商下大力气,都想在电机节能方面研制并掌握先进的技术。现在制造的电机的体积、性能、指标均远远优于以前,节能方面也远远好于十几年前的电动机。

4、经济分析

91年2月兰州出厂的电动机参数:
由上述数据可知,新电机损耗是原旧电机损耗百分之六十,效率是原电机百分之一百零二。因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负荷率在92%左右,基本达到额定效率。
新电机节约的电能费用如下:
效率η旧=9

1.5% 效率η新=93.5% 电动机额定功率P=1000KW

电动机负荷率B=92% 电动机年运转小时H=349天*24=8376小时
电价C=0.5元/KWh
年节电费用=PB(1/η旧-1/η新)HC=1000×92%(100/9

1.5-100/93.5)×8376×0.5=9008

2.2元

投资、运转维护费用比较: 旧电机:维修25万元+年维修费用2万元=27万元
新电机:购置42万元+年维修费用0.5万元=4

2.5万元,多出投资15.5万元。

旧电机处理费:铁约13吨

2.3万元,铜约1吨5.0万元,共7.3万元。

除去旧电机处理费用,多投资(15.5-7.3)8.2万元。新电机比旧电机年节约电费9万元,一年即可收回多余投资。按平均寿命17年来计算,节约电费一项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17年-1年)*9万=144万元,如四台均更新,则每年节约电费4*9=36万元,16年节约电费16*36=576万元。
5、结论
老式高压笼型异步电动机若已到使用寿命后,修复费用虽比购置一次性支出的费用少,但从电机技术发展看购置新电机更为合理,因为现在出厂的电机的效率均比十几年前出厂的高,这样从节约电费角度看,当年即可收回多余投资,余下年限还可创造一百多万元的效益,经济价值比较可观。
目前企业节能电动机潜力比较大,因为电动机占企业负荷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按这一比例计算,我公司用电负荷为16000KW,则电机负荷约占12800KW。如能节约百分之一,那么每年节约费用大约一百多万元。如果企业做小的投资,年节约几百万元是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兰州电机厂.大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安装使用维护说明.1991年2月 编号:OLD.46

1.094

[2]兰州电机厂. Y、YR型三相中型异步电动机安装使用说明书.1996年8月 编号:OLD.46

1.161

[3]盛昌远等5人 异步电动机运转节能.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
[4]刘宗富.电机学.东北工学院(修订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二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