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区域经济 >我国经济中“比例失调”理由

我国经济中“比例失调”理由

收藏本文 2024-02-26 点赞:4296 浏览:129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结合马克思的“比例失调论”理论,选取投资—消费比例、第二、三次产业内部比例和经济增长的供给结构内部比例等三个方面对中国目前存在的社会生产劳动总量分布比例失调理由进行分析说明,指出缓和比例失调理由,预防危机的爆发,当务之急是重新科学认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宏观调控应以矫正遭到破坏的社会劳动分布比例关系为主要目标,这样才能让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获得更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
关键词:比例失调论;比例失调理由;政府职能转变

一、 引言

西方的无政府主义导致唯逐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生产比例失调,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那么在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中国,比例失调这一理由是否存在呢?本文将在马克思主义“比例失调论”思想指引下,选取投资-消费比例失衡、第二、三产业内部比例失衡、经济增长的供给结构内部比例失衡等三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生产劳动总量分布比例失调理由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文章最后一部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指导,提出相应的政策倡议。

二、 中国经济内部“比例失调”理由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无论哪种社会形态无论在何时代,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大部门之间的分布比例只有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协调,才能使社会各大部门内成员的劳动价值顺畅地交换,才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如果比例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经济活动不能顺畅进行,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认为,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本理由在于社会劳动总量分布比例的失衡。
中国30年经济增长的奇迹世界瞩目,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适应了快速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起飞的客观需求,但现在该模式所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理由正在加剧,社会生产比例失调理由日趋严峻。目前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一个突出理由是,政府过多的干预企业和市场,导致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失衡等理由。张维迎指出,“目前很多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都是由过去的产业政策导致的”。例如为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大量补贴积极鼓励兴办光伏企业导致目前严重产能过剩,企业纷纷倒闭,再次重蹈过去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覆辙,这是社会劳动总量分布失衡的典型案例。投资-消费比例失衡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转长期存在的矛盾,是比例失衡的典型代表。另外,本文还从投入结构角度选取了第二、三产业内部比例以及经济增长的供给结构内部比例两大方面,对社会劳动总量分布比例失调理由进行说明。
1. 投资—消费比例失衡。扩大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1978年开始经济改革,前十年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比重为36%,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投资比重比80年代有一定提高。2003年~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量年均54%来自投资的推动。从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与怎么写作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数据对比来看,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由1980年的71.8%下降到2012年的49%,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则由1980年的26.4%提高到2012年的48%,货物与怎么写作净出口贡献率由1980年的1.8%上升到2012年3%。自1978年~2012年的34年里,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50%的有18个年份,低于60%的有21个年份,21世纪以来,消费贡献率只有2001年(50.2%)和2011年(51.6%)超过50%水平,其余年份贡献率均低于50%,在35.8%~47.6%区间内徘徊,甚至包括2012年。而世界平均水平是最终消费支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71%~75%之间(时间跨度为1960年~2009年间)。另外,中国家庭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极低,2008年~2010年3年的时间里,其比重都维持在34%~35%区域内,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即使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美国,家庭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依然为79%,家庭消费比重更合理的代表是2007年,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比重为63%,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印度,比重为56%。
2. 第二、三次产业内部比例失衡理由。对于第二产业,以投资驱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使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弥补中国工业化程度低的缺憾,长期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导致人民日常需要的日用工业品十分短缺,因此必须进行轻重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几十年发展,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43%上升到1985年的47.4%,从1986年到1996年间,轻重工业的比重一直在50%左右相对稳定波动,但到20世纪末,中国工业结构又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重工业发展趋势,在1999年~2011年的13年间,轻工业产值由41.9%下降到28.1%。重工业由58.1%上升到71.9%,2009年至2011年3年间重工业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比改革开放前还要高。这种变化一是源于我们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二是源于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刺激了钢铁、水泥、石化、船舶、能源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旺盛的投资需求让不少技术落后,原材料消耗高,浪费严重,管理水平低,经营不善的企业存活下来,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很难。另外,“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仍处于粗加工阶段,产品基本处于低附加值阶段,而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制造业比重过高,高技术产业的机器和运输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偏低,中国产品技术密集程度和附加值偏低”。
虽然中国第三产业怎么写作业比重逐年增加,但其内部比例关系存在失调现象。按照不变价计算,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指数从“六五”期间的平均指数110.3到“十一五”期间的平均指数为108.6,一直处于缓慢的下降状态,库兹涅茨根据对57个国家地区的有关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1978年以来人均收入水平上升的总体趋势和世界其他国家大体一致,但是具体统计数字的差距依然差距很大,并且中国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明显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 。金融保险业产出占第三产业以及GDP比重在2001年~2006年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按当年价计算我国经济中的“比例失调”理由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均在10%以下,2007年后有所回升,但比例仍然很低,2011年比例为12.2%,这背离了世界第三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国际经验看,第三产业内部产出结构往往有如下变动趋势:当人均GDP水平较低时,商业、旅馆和饭店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发展较快,其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较高;当人均GDP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怎么写作业的产值比重将快速上升。3. 经济增长的供给结构内部比例失衡。供给结构主要是指要素投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构,具体包括:一是劳动和资本两类基本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中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经济增长中除去劳动、资本要素投入贡献后的“余值”部分,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 。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不仅能反映技术进步情况,更能反映中国经济增长中制度、政策、信息、对外贸易环境等各项因素综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若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加,那么其经济增长方式多为粗放型或数量型;若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那么其经济增长方式多为集约型或质量型。通过对1978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供给结构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变迁特征分析发现,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本要素投入增长所推动的,并没有伴随明显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征。数据分析显示 :(1)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2008年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5%;(2)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998年以后作用进一步强化,2003年~2008年间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高达61.6%;(3)全要素生产力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变化幅度较小,基本稳定在50%以下,此外,存在着经济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错位运转的现象,与1983年~1985年、1992年~1996年两个时期的全要素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值相比,2003年~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值普遍偏低,出现了经济增长率高位运转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并存的现象。这从侧面反映了近几年的经济增长中并没有伴随经济增长质量的显著提高,经济增长中属于制度优化、政策优惠、科技生产力及对外贸易环境改善等因素综合贡献的力量依然有限。

三、 政策倡议

如何衡量社会总劳动分布比例是否失衡以及它的失衡程度?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提示,各行各业产品在市场交换中实现的交换价值与市场的吻合或背离程度,就是衡量社会劳动分布比例是否失衡或失衡程度的一个合适尺度。在此思想指引下,本文认为,预防危机的发生应该重新科学认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此时的调控不应再像凯恩斯主义主张的那样,仅以弥补投资需求不足作为主要目标,而应该以矫正遭到破坏的社会劳动分布比例关系为主要目标。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理论有一大检测设前提也是其理论的重大缺陷,即检测设政府是理性的,而实际情况是政府并非理性,政府失灵常有发生,所以当下政府的改革目标应该真正朝“小政府大市场”努力。本文倡议如下:
(1)改善投资效率,优化投资领域中的政府职能。在高投资率下的中国,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尤为重要。要优化投资领域中的政府职能,政府投资占比较高及其投资辐射效应、政府对于投资项目的宏观调控、政府对于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投资的干预使得投资我国经济中的“比例失调”理由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领域中的政府职能优化对于提高投资效率至关重要。首先,合理界定政府投资的领域,政府投资主要用于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市场配置效率低下的的民生领域和公共事业社会领域,而不宜涉足市场竞争性领域,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要健全决策和风险机制,对于一些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应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尝试引入竞争;其次,加强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社会投资进行间接调控,通过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重点扶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信息通信等对未来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产业,严格设定投资的市场准入、行业准入条件,适度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方向,减少市场化投资的盲目性,合理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最后,禁止政府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直接干预,淡化经济调控职能,强化基层政府怎么写作性质的行政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杜绝地方政府为谋求GDP地方政绩,以各种方式干涉投资活动,积极落实协助民间投资活动的各项政策措施。
(2)积极引导三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提高农业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在满足农业发展就业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适度发展第二产业,转变单一加工工业的模式,推动新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建设,将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工业联系起来,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降低能源消耗量,减轻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的需求压力。
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和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积极重视对商贸流通、社区怎么写作、文化娱乐、休闲保健、餐饮住宿等传统怎么写作业改造升级工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怎么写作业。与城镇化建设相关的产业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部门,包括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多个领域,第三产业各项怎么写作业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城镇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带动并推动城镇化的合理、科学建设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城镇化是工业生产和怎么写作业需求的最大源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已经验证了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推动关系。
(3)提高要素供给效率,缓解经济增长供给结构内部比例失衡理由。以强化教育与培训为手段,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高综合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缓解经济增长供给结构内部比例失衡理由。基于教育周期长、产出效益具有间歇性和滞后性的现实,国家财政须义不容辞的承担教育投资的主要角色,可以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压缩对物质资本的投入,切实加强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让所有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进一步重视教育资源的配置改革,努力推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各级市、县区、农村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发展,缩小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及城乡差异。合理调整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的投资比重,中国提高人口整体教育素质当务之急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教育素质,包括适龄儿童的基础教育理由以及成年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育理由,只有这样,从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才能真正适应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适应国内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行业需求变化的要求,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当适当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倾斜。
参考文献:

1. .再论比例失调.社会科学.2010,(9):41-48.

2.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结构变革与金融危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64-370.
3. 尼古拉斯·拉蒂. 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54-59.
4. 陈佳贵.改革以投资驱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经济体制改革,2012,(4):10-13.
5. 万晖,饶勤武.转型时期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困境与出路研究,经济理由,2012,(5):33-36.
6. 谢琦.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供给结构视角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6-95.
7. 约翰.伊特维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北京:经济学科出版社,1996.
8. 崔朝栋.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的创新.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2010.
重点项目: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和中国经济增长——跨越增长率‘驼峰’的路径选择”(项目号:2013cw03)。
作者简介:蔡亦男,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1-2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