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谈述新形势下职工管理创新

谈述新形势下职工管理创新

收藏本文 2024-01-13 点赞:5354 浏览:190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对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如何拓展、深化、创新企业职工管理工作,营造有利的内外环境、推动其更丰富实现形式产生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为推进企业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管理 创新 初探
管理是职工依法围绕自身在企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权利,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主人翁身份行使决策、参与、监督等权力进行的活动。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时就指出:“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健全制度,丰富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目前,企业管理有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监事、企业职工评等制度及职代会制度前提下的其它衍生方式。
新形势下,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管理日益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广泛发动和组织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是现代企业沿着健康轨道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真切做到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如何有效实行职工管理进一步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推动企业目标实现?除了坚持和完善现有的职代会、厂务公开、平等协商、职工董事监事、职工源头参与等几种制度之外,是否还可以探索其他实现途径?怎样才能营造出让更丰富的实现途径和策略产生的有利内外环境?
笔者认为,要回答以上一系列理由,进一步拓展、深化、创新企业职工管理工作,在坚持现有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视角和策略入手进行探索。
▲▲

一、意识先行、入脑入心

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于绝对服从绝对权威的管理而言的。即管理者在“、公平、公开”原则下,科学地将管理思想进行传播,协调各组织各种行为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策略。管理既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也是管理者所追求的一种管理艺术和境界,它是一种被管理者意识不到的正在接受的管理。它是一种群众参与下的多数人管理多数人的管理,它的主体包括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专利所有者、高级技术人员以及企业的普通劳动者。它主要通过工会代表和组织发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实施群众监督,推动企业决策、利益关系公平公正、职工团结和谐。管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强大动力,企业要发展,离不开职工的支持、投入及主人翁意识的发挥,企业只有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实行真正的管理,使其主体地位切实得到保障,职工才能把企业当成家,才能对企业的困难多一份理解、忠诚和热心。应当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一项重要的专项内容,开展工作之前首先树立管理意识,通过管理意识的入脑入心、诉诸于行,来凝聚人心、树立信心、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共谋发展,从而使管理者与职工一起完成企业管理工作,共同推动企业发展、员工新形势下职工管理创新初探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自身成长及企业关系和谐。
▲▲

二、法律护航、制度保障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营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代会和其它形式,实行管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也规定,企业要通过职代会等形式实行管理。企业法还规定了职代会的组成、活动期限、方式、职权范围及其作为职工管理企业机构的权力范围。不论在《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公司法》等法律,还是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法规中,企业管理工作都占有一席之地,足见以法律规章形式对管理进行规定对于企业管理和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现行立法还不够完善,与我国市场经济客观需要相比已明显不足。如《公司法》中有关职工参加企业内部机构行使管理权的规定过于原则,职工对企业的管理很难落实,致使这种方式流于形式。再如,现行立法中关于职工与企业平等协商制度的规定适用范围窄、协商内容和形式未加明确,无法保证该方式正常运转。要克服以上弊端,不仅要从实体上对现行法律及规章加以规定和细化,还必须从程序上加以明确和限定,同时对权利不能实现及义务不能履行时的补救措施、处罚规则和解决机构等予以说明,从而有力保证职工真正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调动和保护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管理“两个维护”功能以及和谐企业构建目标。
▲▲

三、企业管理、随行

如前所述,职工管理是一种机制,是企业管理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先进、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都必须包括、吸纳管理的内容;而合理的、先进的管理机制,又必定包容、适应于一定的企业管理制度。职工管理并非孤立的存在,不可能游离于企业管理链条之外。企业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成败,企业管理不仅需要高效率地组织物化生产要素,更需要发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现代企业强调吸引职工参与调动劳动积极性与提高生产效率的做法,说明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不仅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是企业追求发展的需要,更是职工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财富共同创造者,维护自身权益、实现自身价值,最终实现“双赢”的需要。目前我国职工管理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职代会,二是职工代表参加企业内部管理机构,三是平等协商,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其渗入企业管理的深度亦有所不同。在新形势下必须使企业管理机制化、法制化、常态化和普及化,充分发挥工会作用,不断培养职工参与意识,使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成为企业运转中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文化引领、积淀传承

不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制度、策略,其执行与落地都是一种外在与表象,真正能传承、固化与沉淀,且能被人们认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自觉认同的,是文化。它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且不随世易时移而轻易转变的价值理念与行为习惯。要使管理理念成为企业共同体各方均认同的价值理念,就必须在企业实践中不断打造企业文化氛围,积淀企业文化,形成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制度、观念、作风和风气,使企业管理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传统,融入到企业管理之中,这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水平和境界,也是企业文化在管理上的分支。要将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正确认识二者在管理手段、存在形态、经营管理等内涵上的一致性,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构成上的共同性,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确保企业引人留人等作用上的相似性,在工作渠道上达到统一、织实施上形成合力、机构职能上有效整合等建设上的互补性,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管理文化案例,充分挖掘管理功能,采取多种方式吸引职工积极参与决策,激发职工主人翁意识与参与热情,发挥工会、职代会作用,将管理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职工心中,使管理理念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彰显为员工共同的行为习惯与企业管理传统,使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中互相推动,共同维护企业科学发展、企业文化昌盛与企业关系和谐。▲▲

五、与时俱进、探索创新

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管理实现途径的探索和研究,是一个全新课题,认真研究并积极探索、不断总结,适时拓宽管理研究范围,丰富内容、创性形式、规范程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创造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效实现途径,是时代赋予的新要求。前述职代会等几种实现途径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渠道不可忽视,然而却不是全部。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职工构成越来越多样化,作为企业管理重要内容的管理的实现途径也不能一刀切。每个企业的管理渠道和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包含全球共性、各国特性和企业个性三个层次的内容。不仅要吸取采纳国际上普遍达成共识的管理方式,还要根据国家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遵守国家和地方的企业管理法律法规,采用适应本国特点的实现途径,同时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文化特点,探索和创造贴近实际、易于操作的本企业特有的职工管理有效实现载体,畅通职工管理、监督渠道,落实职工权利,完善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工会应坚持把管理作为工作重点,按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渠道对企业和职工目前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掌握确切的数据资料供企业制定各项政策和制度参考,使政策和制度出台之前,就已充分考虑职工意愿、诉求及普遍的心理承受力,组织职工参与管理,实行监督,只有保证工会组织从源头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维护职工的整体利益、维护企业各方共同利益。
总之,在新形势下,要广泛发动和组织职工参与企业决策、新形势下职工管理创新初探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管理和监督,把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体作用,加强分类指导,引导职工理性表达诉求,培养共同价值观、共建共享,将管理融入企业管理制度,增强开展管理的针对性、规范性及有效性,凝聚人心、树立信心、群策群力,增强凝聚力、幸福感和归属感,将管理理念上升为企业文化,并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变化追求管理实现途径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安凌.关于搞好企业管理的深思[J].经济理由.2006(10);
[2]董芳.企业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的理由与策略[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

6.19(2);

[3]王玉海.新时期论纲[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4]莱斯利·雅各布(加拿大).视野[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社[C].2001(7);
[6]中华全国总工会管理部编.《企业管理规定》辅导读本[Z].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
[7]汪洋.我国公司法应建立职工董事制度[J].创新科技.2004(8);
[8].http://baike.baidu.com/view/528004

1.htm;

[9]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代表大会评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工作的意见[Z].总工发[2011]7号;
[10]张国林、刘星、曾宏、龙启蒙.中国国有企业职工评议制度的博弈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8)。
【作者简介】雷新宙 法学硕士 经济师 研究方向:企业法、企业管理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怎么写作有限公司企业
(责任编辑:祁彩云)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