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群众文化 >简谈教师“文化休克”自诊和预防

简谈教师“文化休克”自诊和预防

收藏本文 2024-03-08 点赞:4126 浏览:112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文化休克;自诊;预防
文化休克是人们置身于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复杂的心理反应。几年前,我从外地应聘至北京工作,因受文化休克之困,深觉有认识、研究之必要,故而写成此文,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个人经历

2007年秋,我从湖北应聘至北京一所名校工作。初到京城的兴奋,执教于名校的喜悦,使我暂时挣脱了原有文化模式的束缚,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觉得比较顺利。几年以后,随着自己熟悉的社会交流符号与手段的消失,我不由自主地走进了“文化休克”的沮丧期,心理上痛苦,工作也受到较大影响。这种文化上的“休克”症状主要表现为:
1.易怨。怨学生,怨学校,也怨自己。有一次,由于学生考试成绩差,我在办公室向教学副校长大诉其苦,对学校管理提了一堆意见。其言辞之过激,“怨”气之甚,至今忆起仍觉太过分了。
2.易争。在家和家人争,在校和同事争,在社会活动中和社会人士争,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争得他人莫名其妙。有一次,教务处征询教师个人下学期排课要求,我因声带受损严重,提出“每天上点儿课,不要四节连排”,排课的老师觉得很难满足,我便气呼呼地争个不休,风度尽失。
3.易怒。学生迟到了,我发怒;学生不认真听讲,我发怒;学生不按时交作业,我的怒气比任何时候都大。有一年春天,我在一个星期里竟批评了学生十多次,连最能忍受我坏脾气的科代表也对我提意见了。
4.贪恋僻静,酷爱独处。上班时,我像根木头;休息时,总喜欢一个人跑到僻静的郊外,对着或高或低、或近或远的残枝败叶、暮霭流岚出神。
种种迹象表明,我这个受过高等教育,一向自诩心理健康、意志坚强的人,一旦置身于相对陌生的文化环境里,也很难躲过“文化休克”的折磨。

二、“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美国人类学家奥伯格(Kalvero Oberg)告诉我们,人是文化的产物。置身不熟悉教师“文化休克”的自诊与预防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的文化环境,任何人都免不了激动;一旦自己熟悉的社会交际符号与手段消失,他(她)就会感到迷茫、疑惑,甚至可能因为“恐惧”而排斥周围的一切,这种症状就是“文化休克”。事实的确如此。刚来北京时,我没有丝毫的文化优越感,对一切都觉得新鲜、好奇,心中充满了对首都文化的敬仰之情。几年濡染过后,我熟悉了北京的风土人情,熟悉了首都的教学与管理方式,原有文化模式中根深蒂固的东西悄然苏醒,用个人标准评判身边文化形态的现象多了起来,工作中难以适应、无所适从的情况日趋明显。比如,明知高考成绩非常重要,但由于笃信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是“传承文化、培育新人”,培育新人的核心是“涵养品性、增长智慧”,故而总是轻视提高应试成绩所必需的抢时间、多训练等;明知京城的学生不会因为教师要求严格而在“评教”时给教师打低分,但还是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敢时刻从严要求。又比如,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名校学生认知水平高、自学能力强,所以常忽视自学策略的指导;总认为名校学生素质全面、自控力强,毋需教师督促就能处理好各科学习之间的关系,故而常出现“有布置、无检查”的情况;总认为名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突出表现为合理配置学习资源、有效制约学习成本、顺利实现学习目标,因为这是“领导未来”的基本素养,但其他人的认识并不是这样。心理认知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常令我产生这样的“错觉”:在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北京,高考的“魔力”似乎比外地更大。
现有文化环境新鲜感的消失让我情绪不稳,价值追求与现实环境的冲突让我无可适从,生活压力的增大更令我叫苦不迭。有一段时间,由于上下班途中令人恐惧的拥挤,我的焦虑、疑惑、迷茫有增无减,精神几近崩溃。

三、教师“文化休克”现象的预防

教师出现“文化休克”现象,受苦的是教师,受害的是学生,是学校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力,故而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应引起重视,积极预防。怎样预防呢?笔者提三点倡议。
第一,正视文化休克,走出心理阴影。文化休克不是什么疾病,它是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是个体以自我为标准评判新文化时出现的一种心理偏差。只要我们调整心态,用平常、冷静 、宽容、理智的目光看待新文化,就会觉得眼前的一切不过是春天的一簇桃花、秋天的一丛红叶,没必要大惊小怪。不管什么文化,都有其优势与不足,面对新文化,我们没必要自卑或自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文化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不会因为社会个体的不习惯、不适应而转变。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正视“文化休克”,努力转变自己,以适应现实文化的发展需要呢?
第二,克服文化休克,再建文化需求。人类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文化转换都可能让人产生心理焦虑,这种焦虑是正常的社会适应的结果。文化休克通常包括四个时期,即蜜月期、沮丧期、恢复期、适应期。即使不作任何努力,也能走出“沮丧”,走向正常。但对教师而言,消极等待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教师,应该自诊自治,积极重建自己的文化需求。笔者认为,新文化环境下教师的焦虑不安,与教师的人格特征、价值诉求关系密切,那些过分追求完美、害怕失败、喜欢赞美、把自己的快乐单纯寄托在学生成绩单上的教师,容易出现心理冲突。因此,诊治新环境中的文化休克,教师应从修复人格缺陷入手,增强自尊心,提高自信力,培养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把快乐平台拓宽一点;应该调整自己的价值诉求,“一切从零开始”,始终保持健康的自我意象和重塑文化需求的良好愿望,并积极付诸实践。两年前,苦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折磨,我读了《人类学理论导论》《重新认识你自己》等著作,咨询了心理医生,主动参加有趣的社会活动,积极重构并努力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收到了良好效果。
第三,借助组织支撑,完成文化重构。对于教师来说,“学校”是自己赖于实现价值的基础,认同学校文化、融入学校文化是教师跨越文化休克、完成文化重构的必定选择。从一种文化环境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的教师,一方面,要主动调整心态,调整个体文化与组织文化之间的冲突,主动融入到组织文化中去;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争取组织支持,珍惜来自领导的关心、来自同行的鼓励、来自学校的各种帮助,借助组织支撑,早日完成自己的文化重构任务。健全的组织机制能对教师的“文化休克”现象迅速作出反应,帮助教师克服焦虑,消除沮丧,在塑造健全人格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近年来,由于校领导关心支持、同事们的热情鼓励,我已完全摆脱“文化休克”的困扰,置身于新的文化环境,如同雁行长空、鱼游大海一般自由。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100052)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