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群众文化 >试谈地域建筑设计中文化体现

试谈地域建筑设计中文化体现

收藏本文 2024-04-06 点赞:20686 浏览:9357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建筑设计是文化的载体,体现着建筑物地域性的文化特点,地域建筑设计有着很强的文化色彩和差异性。在地域设计中不仅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反映着时代的气息。地域差异、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三个基本因素。地域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和在一起。
关键词:地域建筑设计;文化体现;设计元素
建筑是文化的呈现载体,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制度。受全球化形势的影响,个地区、各民族之间在建筑设计中的差异性越来越弱,逐渐呈现篇一律的局面,许多地区的建筑物设计失去独特地民族特色。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来源于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各地域民俗习惯的不同、各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地域建筑设计文化的不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地域差异成就了建筑设计风格的不同。建筑设计师需要重视地域建筑的文化体现,从而推动城市建筑文化更好的发展。

一、文化在地域建筑设计中的地位

受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世界各国的文化正在向着大同小异的方向发展,但是建筑设计受民族地域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体现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特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明显,需要建筑设计者认真学习与研究地域文化间的差异,实现建筑设计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在世界文化发展趋于统一的影响下,人们更加关注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例如,我国将清明、端午纳入到法定节检测日的范畴之内,加深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保持人们特有的风俗习惯不变。建筑设计师还将地域文化差异的元素增加到了建筑设计当中。文化在地域建筑中的体现不再是把某个文化的元素增加到建筑上,而是追求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当地风俗习惯的统一,保持原有的民族特色不变。文化在地域建筑设计中的体现让人们找到了民族特色的归属感,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让建筑和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沟通方式。每一个地域都具有它赖以生活的自然环境,培养出的名人义士和伟大人物,还有伟大的建筑成就,我们需要尊重世界各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尊重地域建筑设计在世界建筑行业中的地位,使世界建筑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

二、地域建筑中的文化体现

建筑设计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域建材,从而决定建筑物的格式,例如中国的竹子,荷兰的砖、北欧的木材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名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设计师们对建筑物的设计灵感。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建筑材料逐渐取代了本土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地位,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成为建筑施工的首选材料,导致地域建筑风格慢慢被人们所遗忘。地域性建筑设计追求的是本土文化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友好的发展形势。建筑设计过程中会考虑到人们生活方式不同,地形特征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当地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技术的影响。例如广东、海南等地区处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比较长,树木四季常青。建筑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物防潮、通风、隔热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形成轻巧朴实的建筑风格。建筑设计师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实现了建筑地域性、文化差异性、社会时代性三者之间的相互统一,创造出文化色彩鲜明的地域建筑。在我国地域建筑设计发展的过程中还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内涵。地域建筑设计不是完全依照本地文化的特色,而是正确对待西方的建筑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地域建筑设计符合时怎么发表展的主题,让地域文化得到传承。例如,上海的金茂大夏对称的平面双轴就体现了地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科学技术之间的完美融合。地域建筑设计中文化体现的事例非常多,就以骑楼文化进行详细的说明。
清朝开始出现西风东渐的文化传播形势,而广州作为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最为明显。起源于古希腊的外廊式建筑设计风格传入广州,并且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建筑风波。在广州的西关开始兴建供西方人居住和通商用的房屋,称为“十三姨馆”,这是我国骑楼建筑的雏形。到了19世界末20世纪初,南洋经商归来的商人开始在广州建铺经商,他们将自己在其他地区见到的建筑形式运用在本地建筑上,从而出现了既可居住又能显示店主身份特殊的商住合一的骑楼建筑。骑楼建筑融入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元素,带给人们一种新的视觉感受,在当时迅速传播开来。骑楼建筑在吸收西方建筑元素的同时还继承了我国古代干栏式建筑的特色。干栏式建筑考虑到瘴气人体有害的因素,在建造房屋时采用架空的格局设计。在生活中商人往往把架空的首层作为商店使用,起到遮挡阳光和雨水侵袭的作用。广州的骑楼设计不断向周围流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梧州骑楼商业街。
梧州在我国曾是商业繁华的城市,有“百年商埠”的称号,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骑楼设计中充分注意到当地潮湿多雨、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气候特点,房屋多建造成三、四层的楼房,第一层作为商铺使用,并将门面向里缩入两、三米设计成人行走廊,即为商人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还能为顾客遮阳挡雨,体现了商家怎么写作至上的经商之道;第二层是根据当地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而设计的,在洪水入侵时方便居民能够自由的出入,并且在第二层还添加的水门的设计。房屋临街的砖角上还镶嵌两个铁环方便居民栓系船舶的缆绳。梧州骑楼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文化内涵,实现了建筑设计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的有机结合。
由于梧州骑楼建筑的历史年代久远,我国在1998到2002年期间对骑楼建筑群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除了极少数的建筑拆除重建外其他建筑物的结构不变,只是进行了一些装饰工作,添加了广告牌、空调机位的设置等。拆除重建的建筑物需要设计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布局,使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和原有的骑楼结构融洽的结合在一起,并对新建房屋的高度做出了规定,需要与相邻的骑楼保持一样的宽度和高度,并设计出高度一致的人行过道。骑楼大体上分为三部分,即楼底、楼身、楼顶,在楼顶可以看到雕刻着各种图案或是带有西方柱饰、欧洲风格的女儿墙。女儿墙注重实用性,阳台设计成凹陷并且封闭式的风格,围墙上雕刻着生动的花纹图案,建筑中的栏杆都有雕着花纹的实体墙代替。梧州骑楼建筑群体现了梧州文化的内涵和地域建筑设计的特点,集传统骑楼和古典、巴洛克骑楼的百家专长于一身,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梧州骑楼建筑的特点体现了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使地域建筑设计形成了独具一个的设计风格,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了时代性、文化性和地域性的特色元素。
在地域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过分追求自然属性会使设计出的建筑方案无法适应当地社会的发展要求;过分追求社会属性会导致建筑物不能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无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建筑设计中要对地域特色进行创新,不断推动地域建筑设计的进步。
结语
地域特色浓厚的建筑设计作品能够展现出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地地理气候特征。建筑物应该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结合的产物,向人们传递着当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地域建筑设计需要事先对当地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经济文化的发展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设计出符合当地人文化水平和审美要求的建筑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斌军.文化特征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力版),2013(11)
[2]黄励.建筑设计与地域、历史文化[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30)
[3]邵明东.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地域文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4]李俊刚.浅谈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和时代的特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5]方进.重庆地域文化演艺于建筑设计之尝试[J].生态经济,2010(9)
[6]胡肖辉.结合地域文化的绿色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10(3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