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人际关系心理学 >简论肺结核病患者心理护理

简论肺结核病患者心理护理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27972 浏览:12997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目的: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对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策略:根据患者的年龄及个性心理特点区别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不同年龄及不同个性心理特点的患者经过精心的心理护理后加快了疾病的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心理护理以在对心身病症患者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它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医疗预防价值[1]。患者的疾病康复是我们心理护理工作的最好成果,护理人员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转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以并提高对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2]。
【关键词】肺结核;心理护理
1004-7484(2014)01-0150-02
结核病在旧中国广泛流行,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医疗卫生事业日益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了防痨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群众性的防痨工作。因此,本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下降,但是,我县是贫困县,在我县人民生活水平低,环保意识差,卫生条件及个人生活卫生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结核病发病人数仍较多。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抗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传染病,主要症状是:低热、乏力、消瘦、咳嗽、咯血等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
肺结核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病程长,需要坚持长期治疗,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患者不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且还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病人被确诊为患肺结核病后,不仅自己要蒙受疾病折磨之苦,更痛苦的是自己成了对周围人造成威胁的传染源。为了避开疾病的传染和蔓延,患传染性疾病的人都要实行隔离治疗。人是社会的人,都有爱与归属的需要,都有社会交往的需要。隔离就是这些需要的限制与剥夺,这在病人的心理上必定要引起剧烈的变化。
肺结核病人开始大都产生自卑孤独心理和愤懑情绪。他们一旦进入病人角色,立即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与周围的人们划了一条鸿沟,自我价值感突然落失,感到自己成了人们望而却步的人,成了惹人讨厌的人,因而感到自卑。许多肺结核病人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所患病种,经常把肺结核故意说成是“肺炎”,都是害肺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怕别人鄙视和厌恶自己的表现。与此同时,不少人还产生愤懑情绪,悔恨自己疏忽大意,埋怨别人传染给自己,甚至怨天尤人,恨自己倒霉。有这种愤懑情绪的人,有时还迁怒于人和事,易激怒、爱发脾气。医生护士应当了解这类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情绪变化,并给予理解和同情。应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讲清患了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而且要讲清暂时隔离的作用,并耐心指导他们如何适应这暂时被隔离的生活。
肺结核具有病程长,难根治的特点,所以病人在治疗期间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悲观情绪和敏感猜疑等心理。他们往往因病情不能迅速好转而烦躁,也常因病情反复而苦恼,恨不得一把抓来灵丹妙药把病治好。因为治病心切,有些人像海绵吸水一样搜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经常揣摩别人尤其是医生护士谈话的含义。他们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十分重视各项化验检查。应当注射什么针剂,应当服用什么药物,他们都想知道,尤其想掌握各项治疗的机理和效果。根据病人的这些心理活动特点,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地讲述肺结核的病程规律,甚至宁肯把病程说得长一些,以便使他们安下心来积极治疗。因为病人被隔离,与社会交往减少,因而护理病人时,密切医患关系更为重要,使他们感到医务人员是精神上的依靠。因此,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使病人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亲、可敬、医患之间形成深厚的情谊。当作某项处理时,注意讲清目的和作用,尽量消除病人的顾虑和猜疑[3]。
临床资料
患者因其所处的年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现分别叙述如下:
儿童期患者因对本病无认识,尚无明显的自卑心理,但多有恐惧现象,例如:有一患儿,男,张××,2.5岁,因患肺门淋巴结结核而入院,入院后每当看到医护人员就哭闹不止,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我们采取的心理护理程序是:提倡父母亲式的爱抚作用,护士可经常逗抱,对较大的患儿可给予讲故事、摆积木、做游戏、看图书等分散其注意力,使之随时保持乐观的情绪。
青年患者:生活、经济、工作条件好的患者,正处在朝气蓬勃、富于理想、自我感强,独立性强的时期,此时如患有肺结核,给生活、工作、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在同伴面前悲观,自暴自弃,易激怒,情绪不稳定,性格忧郁,自卑感较强,加之抗痨药物副作用大,结核病病程长,因此,大多数患者感到前途渺茫,对治疗本病缺乏信心。病例:女,张××,已婚,32岁,因肺结核并卵巢结核而导致无儿无女,对治愈本病更加绝望。根据这类病人的特点,采取多加鼓励,给予同情,循循善诱,耐心疏导,配合单位、家庭,鼓励他们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对疾病有明确的认识,同时邀请痊愈出院的同病患者讲明说服,转移其对自身的注意力,使病人看到自己不会成为社会的废人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我价值感,保护自尊自强心理,并将疾病的有关知识,治疗策略,护理中的理由介绍清楚,使之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生活、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因长期经受疾病的折磨,经济条件又不允许长期治疗,所以更加悲观失望,针对此类患者,在治疗护理工作中要更加全面的关心患者的工作、生活、经济状况,在生活上多给予适当的帮助和照顾,使之除去后顾之忧,从而树立战胜病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治疗。
大多数老年患者因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自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既然得了此病,治好了更好,治不好死了也无所谓。”所以缺乏治疗疾病的耐心和信心。病例:患者男,63岁,赵××,退休老干部,因肺结核入院,自述,自认为老了,不用住院了。但是,儿女们不同意,执意把他送进医院,入院后老人不言不语,问他什么,他都不理不睬。对待此类病人,要耐心说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不会得到,让他(她)们珍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使疾病早日康复,从而安享晚年,健康长寿。
参考文献:
[1] 胡佩诚主编医学心理学.
[2] 傅国美,王小舟.一期前后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心理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11,(1)6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