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社会学理论 >简谈增强社会矛盾治理能力和统一战线工作创新

简谈增强社会矛盾治理能力和统一战线工作创新

收藏本文 2024-01-26 点赞:5424 浏览:1435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基于中国主要社会矛盾的特点与实质,统一战线有着化解社会矛盾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这在逻辑上也就要求应创新统一战线,在释放统一战线的传统功能的同时,也要实现统一战线作用的组织、工作方式和机制的创新,从而不断拓展统一战线的功能,以发挥其更大的社会矛盾化解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矛盾;统一战线;创新
1673-8500(2013)10-0019-02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 “中国梦语境下江苏社会和谐新局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MLD016)
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提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怎么写作,为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怎么写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推动共同发展怎么写作。

一、要拓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和范围

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我们党先后建立了联合阵线、工农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每一次调整,都带来了工作范围和对象的变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分子的人民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人民统一战线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这样做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党运用这个统一战线,领导全国各阶层各族人民,通过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79年召开的第14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从8个方面确定了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对象。在当前情况下,笔者以为,为了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在社会矛盾治理中的作用,应至少做到以下几方面。
首先,统一战线应及时把统战对象拓展到新的社会阶层。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新社会阶层。而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成为当前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统一战线及时把统战工作对象和范围拓展到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有助于增强这些社会阶层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更重增强社会矛盾治理能力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创新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要的是,统一战线及时把统战对象拓展到新的社会阶层,还可以有效地阻止社会的过度分化,防止社会结构失衡,增强新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的认同感和消弭对立从而化解可能产生的社会阶层冲突与社会矛盾都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统一战线应把统战对象和范围从仅仅关注精英拓展到关注普通大众。在林尚立先生看来,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应拓展自己的战略半径,即“从精英凝聚到大众关怀”。这是因为,“党凝聚社会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基层组织凝聚社会大众,二是统一战线凝聚社会精英。两个途径分工明确,共同作用”。但是他清晰地看到,“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和城市化得拓展,社会结构趋于多元化与扁平化,政党与政府更加直接地面对大众社会。在这样的形势下,统一战线的战略半径就不能局限在社会精英的凝聚上,必须拓展到社会大众的关怀”。在笔者看来,统一战线把统战对象和范围从仅仅关注社会精英拓展到关注普通大众对于化解社会矛盾是极为有效的。这是因为,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基于社会矛盾的特点,统一战线不仅仅团结社会精英以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还要关注更广大的普通群众的利益诉求,庞大的普通群众阶层对党和政府认同了、生活满意了,社会才会实现和谐与稳定。此外,统一战线的对象从精英到大众,也有利于调和这两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更进一步化解可能产生的社会矛盾,进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统一战线应及时拓展工作领域。逐渐从政治领域向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拓展,由公有制单位向非公有制单位拓展,参与统战工作的部门和组织日益增加。

二、要创新统一战线的工作方式

随着统战工作领域的扩大和对象的增加,传统统战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需要整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创新载体,延长工作手臂,建立“大统战”的工作格局。在笔者看来,创新统一战线的工作方式主要着眼于社会矛盾的解决,它应该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创新工作策略。平等商量、互相切磋的协商是达成共识、增进团结的主要方式。这是因为“协商的要旨在于决策前的充分协商和讨论,特点是尊重各方,照顾少数。协商前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使参加协商的各方面人士全面了解有关情况,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考虑和酝酿。协商中从善如流,凡是能够采纳的意见都采纳,不能采纳的说明情况和理由”。而《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对协商的形式作了具体规定。政治协商有两大类:直接协商和间接协商。直接协商就是中国和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三种形式讨论大政方针,听取意见。间接协商就是中国与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合作协商。统一战线的这种协商的工作策略不仅有助于决策科学化化,从而规避可能损害群众利益、导致社会矛盾的潜在诱因。同时,协商还能培育民众理性、宽容的精神,从而也必定了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也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网络化的条件下,通过网络掌握和了解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政治态度、利益诉求和思想动向,及时反映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意见倡议,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提供多种维权、怎么写作咨询的方便,积极宣传正面形象、引导中间力量、化解负面声音,那么就能使统战工作具有了最大的开放性,也能提高统战工作的有效性。其次,丰富工作层次。也即就是“从关注个体到关注组织”。这是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化,人们的独立意识和自由意识增强,人们交往的扩大,也催生了诸如商会、行业协会、同乡会、学会等各种社会团体组织的大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统战工作领域必须不断拓宽,不能仅仅绝限于统战个人,还要统战这些对个人有着重要影响的组织和团体。这些组织看似松散,但参加人员有着共同关心的理由,相互容易产生认同,感情联系较强。社团组织被吸收进入统一战线队伍,统战工作就形成了社会化局面。此外,还要把社区统战工作作为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统战工作必须贴近基层社会,走入民众。否则,不论凝聚了多少社会精英,统战实际的社会影响力都将十分有限”。那么把统战精英与统战进社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民政协组织政协内的政协委员、党派与界别的积极联系与怎么写作社区与社会组织来实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统战部门有意识、有计划地联系、动员和组织各类的社会组织怎么写作社区来实现”。换言之,在当前社会矛盾频发的背景下,“党的统战工作如果不能深入到社区与社会组织,党就凝聚不了社会精英与社会组织;党凝聚不了社会精英与社会组织,党的统战工作就无法成为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政治力量与组织资源”,自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统一战线的预期功能也就难以释放。

三、要创新统一战线工作的思维策略

思维策略决定着工作的对象的拓展以及工作方式的创新。因为只有创新的思维策略,才可能有创新的实践和内容。进一步来说,是否具备先进的统战工作的思维策略,也可能决定着统一战线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的发挥和有效性。在笔者看来,创新统一战线思维策略至少要做到:
首先,要强化系统思维,深刻把握社会矛盾产生的多层次诱因。社会矛盾产生的诱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因此要有效发挥统一战线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就必须深刻把握社会矛盾产生的多层次诱因。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理由可能归结为利益分配的不平等、不公正或言贫富差距过大。而利益分配不平等又可能被归因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理由,但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理由又折射出官员畸形的政绩观。而官员畸形政绩观形成却由于特定的政治体制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就不能不深刻把握这些错综复杂的多层次的可能导致社会矛盾产生的诱因,才能提高统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要培养辩证思维,最大限度发掘统一战线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这就在于要辩证地看待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即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一般认为,在当前中国政治形态下,人民政协的地位比较低,作用也没有充分体现,因此要有效发挥人民政协在了解社情民意、推动公共决策科学化化从而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的作用,就必须提高人民政协的地位,使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一样更有权力。但“这是一种误解。政协的监督途径和作用不同于人大,基本形式是政治协商、监督、参政议政”,如果混淆这种关系,“就会形成不合理的二元权力机关状态”。其实如果我们辩证地看待这一事实,甚至把人民政协作为一种社会团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为社会权力对抗政治权力增强社会矛盾治理能力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创新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的作用,可能会对政治权力运转起到更加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也就更有助于其发挥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经济成分、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等新统战对象不断扩大。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不断推进,民众的意识、参与意识的明显增强,为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有序的政治参与创造了有利条件。运用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中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于佳,卿孟军.论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6:58-63.
[2]林尚立等:《统一战线与中国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孙立平:《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载蔡定剑编《宪政讲堂》,法律出版社,2010.
[4]于建嵘:《当前的社会冲突与制度变革》,载蔡定剑编《宪政讲堂》,法律出版社2010.
[5]虞崇胜:《体制性腐败——件的体制理由及策略》,《清风》,2009年第3期.
[6]胡鞍钢、胡联合等著:《转型与稳定——中国如何长治久安》,人民出版社2005.
[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张光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内涵》,《现代经济探讨》,2011,(8).
[10]:《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12-1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