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三生教育 >关于初中阶段国学经典教育小议

关于初中阶段国学经典教育小议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23348 浏览:1063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国学能够跻身于教育内容之中并形成国学热的局面,积极有效推进国学教育的探索和实践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了积极效果,呈现出喜人局面,使更多人看到希望,增强了信心。
关键词:初中国学教育
1006-5962(2013)08-0266-01
在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尽快将国学教育这种教育理念真正转变为有效的实践,是教育亟待研究解决的关键理由。
由于功利主义的影响,人们对任何事情都习惯以"有用没用"决定取舍,甚至有人发问:国学可以解决就业吗?可以转变"世风日下"吗?可以复兴传统文化吗?对国学和国学教育产生疑虑。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利益诱发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重利轻义、奢侈浪费、尔虞我诈等应运而生,严重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使西方文化"热"持续不断,"拿来主义"盛行,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秉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日渐淡化,加上各方面误导,他们随波逐流,逐渐形成畸形学风,呈现为被外来文化"同化"的趋势。青少年时期是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生活态度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对他们的精神和人格塑造具有极其特殊的作用。但要有效推进国学教育转变当前目前状况,依然理由多多,任重道远。现在不少电影、电视剧传播着一些被篡改和歪曲的历史,如流行"帝王情结",礼赞"明君清官",传播"权谋主义",与现代社会的理念完全相悖,甚至抑制了民族的理性精神、诚信观念、科学态度和法制意识,对国人心理及人格塑造负面影响极大。目前,国学教育没有相应的考试机制,国学教育亦面对着没有实用性的理由,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几乎都不用考国学,尤其是考高中、考大学用不上,因此有人认为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国学得不偿失,出现学国学"无用论"。
但是,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依据与合理性。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国学之所以能够跻身于教育内容之中并形成国学热的局面,其可行性理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需要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激励教育人的最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对人们修养、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能力、道德信念、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等各方面的培养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都要以人为镜,以史为鉴。因此,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应当以国学为载体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对人类存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备受世界各国瞩目,影响力越来越大。据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三字经》选入道德丛书,向世界推广,目前在国外已经建立了40余所孔子学院,把推广汉语与传播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热潮就是一个明证,一些国家学汉语人数呈几何倍数增长。中国文化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展现在世界面前,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继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2 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今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存活,学会做人,打破了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重视综合素质培养。素质教育与国学教育说到底都是教人如何做人,即做人的教育,二者具有一致性,是不可割裂的整体。实施素质教育不能脱离国学教育单独存在,否则其内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素质教育就会出现畸形甚至导致失败。同样,国学教育也不能脱离素质教育单独存在,否则其方向会无所适从,内容也将无所取舍。

3 加强道德建设的需求

实施国学教育,弘扬中华传统道德,目的是更好地贯彻以德治国方略,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怎么写作。实施国学教育适应了当下社会广大民众解决种种现实困惑的愿望和渴求,为转变当今社会目前状况提供了一剂良方。当今我们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严重失调,责任感淡薄,诚信度下降,道德滑坡,利己自私盛行,可以说,我国社会正处于一种新文化新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此,一些有识初中阶段国学经典教育小议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之士提出用传统道德医治社会弊端的主张。广大民众在困惑和焦灼之余深切感受到一个朴素而深刻道理,即一个社会中,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不能只用法律,更多还需要用"礼制"、用道德去规范。通过礼制确定个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维护家庭、社会和谐有序。在对当今教育的反思中,人们自然把提高国民素质的希望寄托在国学教育的传承上,希望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尽快转变目前社会的道德状况。

4 加快与世界接轨的需要

我国加入"WT0",不但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标志,而且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全方位融合的转折点。如何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的时代和历史大背景下,既共享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在教育上真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双向建构,既是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更是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
地区要和谐、地区要宜居需要硬件保障,也需要软件支撑,软件就是市民道德水平、文化底蕴、社会风气、人文环境,这要靠地区人文精神的培育,教育不仅要培养青少年"物化"上的素质和能力,更要培养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神和品质。"国学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源动力",我们要把国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家长和社会转变教育观念,影响社会风气。
书声朗朗,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培育"四有新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开展国学教育,是恢复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让国学教育成为我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的助推器,使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使每一位孩子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下,切实丰富人文素养,为幸福人生奠基。
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华夏先民的情感特征,涵盖了道德、、哲学、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赖以存活的文化基石。"背一部国学经典、读一本国学参考书、听一次国学讲坛、参加一项国学实践活动、写一篇接受国学教育的心得",这"五个一"该成为国学教育的基本要求。还有灵活的课程教学方式,高水平的师资保障,完善的课程质量监控,才能让古老的国学鲜活起来,让经典丰富与精致我们的生活。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人生幸福的根本。只有学习国学经典,才能砥砺我们的品行、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只有学习国学经典,才能植根于民族传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使我们成长为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
参考文献
[1] 《中学教育心理学》
[2] 《中国古典文学百部》(54)
[3] 《唐诗三百首》
[4] 《宋词三百首》
[5] 《论语》
[6] 《道德经》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