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谈谈网络语言导向性

谈谈网络语言导向性

收藏本文 2024-01-29 点赞:2733 浏览:75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正在不断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在潜移默化的转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语言随着网络的发展日益普,它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关键词 网络语言;新闻;导向性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1-0017-02
短短几年间,网络已经脱离了朦胧的状态,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说,网络是他们获得各种信息的首选途径,是众多休闲活动的第一选择。网络的兴起对传媒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网络已成为媒体界的主要战场之一,成为即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推广普及的产物,正在悄悄的影响人们的说话方式,甚至是转变人们的日常用语习惯。网络语言诱惑与陷阱同在,在其新鲜简洁的背后,隐藏着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导向性。笔者将对网络语言导向性的正反两面分别进行论述,深入剖析网络语言的正反导向性。
1网络语言的具体特征
网络对我们的语言有什么影响?网络究竟使我们彼此交流时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变化?世界上最主要语言学家之一的戴维·克里斯特尔教授在其书《语言与因特网》中对以上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深思,最后得出结论:“网络语言”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媒介。我们可以爱它、恨它,但决不可忽视它。”
网络语言作为时怎么发表展和网络普及的产物,具有其鲜明的特点:网络语言简单生动、形象幽默;网络语言不拘于格式,使用方便快捷;网络语言给网友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张扬个性的平台;部分网络语言产生于特定网络事件,一般限定在特殊的语境或事件中使用,多用于影射该种社会现象。
2网络语言在新闻事件网络语言导向性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中的导向性分析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平台。但是在诸多新闻报道中,诱惑与陷阱同在。媒体往往运用网络语言自身的导向性来对事件进行定性,让读者在不经意间被左右立场。
近年来,媒体常用带有明显话题色彩的网络语言设立标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官二代”、“富二代”等网络语言在新闻事件中的出现频频出现,媒体在对新闻事件中的主角进行报道的时,为加强报道效果,引起关注会先对事件主角加以界定,甚至这些媒体在对事件进行报道之前已确定立场,对事件的主角有了负面的认定,所以在对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进行描述的语言常带有贬义。从之前的“李刚”事件、“郭美美”事件,到现在的“李天一”事件等等,主角身份无不界定为“官二代”和“富二代”。因为这两个词具有足够的话题性,并带有一定贬义色彩。“官二代”和“富二代”给社会大众的印象都是非常负面的,这就对读者的立场起一定的导向作用,进而导致社会舆论的一边倒。从社会对“官二代”和“富二代”的集体厌恶批判可见媒体的报道对读者的导向作用是非常大的。这同时也说明网络新闻媒体不仅能用网络语言对读者进行潜在的导向,甚至能够对事件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再例如各种“门”事件。网络新闻报道常常出现各种“门”事件,从“水门”事件发生之后的诸多事件媒体都喜欢用“门”事件介绍某类恶性事件,这让读者看到“门”事件就直接联想到负面的新闻事件或者一些丑恶的新闻事件。无论是“”“让座门”还最近的“农夫山泉门”,都是对一些负面新闻的报道,不仅是网络媒体界已经习惯对很多负面新闻用“门”作为标题,读者对各种“门”事情也已经相当熟悉,看见标题就能猜出是负面新闻,“门”事件的标题已经成为固定用语,读者潜移默化对各种“门”事件的主角都容易持否定评价,这就是各种“门”事件在标题上给读者产生的导向作用。
当然新闻事件中的网络语言表达不完全都是对主角的讽刺,比如之前备受关注的“最教师”——张丽莉老师。张丽莉老师是最先在网络被评为“最教师”的,后来媒体也一直使用这一称呼对张丽莉老师的事迹进行报道。从“最教师”这一称呼就可以看出,媒体在报道之前就已经对张丽莉老师有了一个很肯定的评价。作为读者在看到“最教师”这一赞美之词的时候,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对事件主角产生正面观感,进而影响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在这同时被她的事迹感动、被她的高尚品德感染,会促使读者自身向张丽莉老师学习,推动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从这一事件中可看出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使用的正面网络语言能够对社会的大众产生正面引导作用。
作为传播信息的新闻媒体,在报道信息的时候,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仅要都要考虑到新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更要考虑到新闻的影响性。这不仅是要考虑报道者在新闻报道中的立场、以及用词用语对读者的导向,更要考虑到整个事件对社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当今网络高度发达,网络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应该更加注意,不要对利用网络语言的特征对读者产生暗示和误导作用。
3结论
这网络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产生了比较随意,比较新颖的网络语言,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一些特定网络词语甚至会对我们的立场产生暗示。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所特有的一个产物,不管它的存在对我们是利是弊,如何导向了我们的思维,这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理由。网络语言中陷阱与诱惑同在,不要轻易被网络语言所引导。
参考文献
[1]张莉.从网络语言形成理由探究其发展前景[J].法制与经济,2008,7.
[2]张美娟.网络语言的特征及成因初探[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8,1.
[3]王献福. 论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及规范[J].前沿,2008,7.
[4]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M].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3版,2007,5.
[5]焦树民,卢普玲.网络新闻互文叙事对报纸新闻叙事影响[J].当代传播,2009(3).
[6]赵晓秋.叙事与再现_对新闻故事的叙事学分析[N].东南传播,2012(2).
[7]戴维·克里斯特尔.语言与因特网[M].郭贵春,刘全明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版,2006,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