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护理 >> 手术室护理 >探究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方法与护理体会

探究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方法与护理体会

收藏本文 2024-02-08 点赞:5871 浏览:176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策略及护理体会。策略:对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后均得到3~6个月的随访。结果:术后患者症状均消失,随访复查头颅CT,积液消失或明显减少。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采取护理方案,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钻孔引流术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手术策略 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

1.2014.0

2.430

1671-8801(2014)02-0292-02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H)是指颅脑损伤后,在硬膜下间隙出现脑脊液积聚,其发生率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10%左右[1]。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分为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亚急性硬膜下积液和慢性硬膜下积液。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需要急诊手术,亚急性硬膜下积液和慢性硬膜下积液往往是在患者硬膜下积液进行性增加,出现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脑受压症状加重后再进行手术。临床治疗TSH的策略有保守治疗、钻孔引流术、开颅清除积液等。本文对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治疗策略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以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外伤性硬膜积液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在12~77岁,平均年龄49.6岁。发生硬膜下积液时间最短为1h,最长为26d。临床表现主要为伤后逐渐加重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出现高颅压和脑受压损害的症状体系。致伤理由:交通伤23例,高空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2例,打击伤2例。
1.2 病变部位。36例病人均行头颅CT追踪观察,积液位于额叶者12例,额颞叶均有者17例,位于顶叶者7例。其中8例为急性硬膜下积液,26例为亚急性硬膜下积液,2例为慢性硬膜下积液。
1.3 手术策略。本组36例患者均经适当脱水治疗、改善脑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减轻,经CT复查后,硬膜下积液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本组均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其中有2例临床症状无改善,积液增加,予积液-腹腔分流术。

2 护理体会

对于保守治疗取得效果不佳的外伤性硬膜积液病人,要采用手术策略治疗,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2.1 心理护理。硬膜下积液是脑外伤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10%左右[1]。通常对积液量多或积液进行性发展,且有较为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或神经定位体征的病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病人及其家属易对手术怀有恐惧心理及紧张等不良情绪,此时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担忧,要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述进行手术的必要性,给病人讲解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理由,使其在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本组36例病人经护士的心理疏导及耐心讲解,心理状态均良好,积极配合治疗。
2.2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等。术后如发现病人一日引流量超过300ml,而病人出现烦躁情绪、恶心呕吐症状等,在给病人给予大量的生理盐水静滴后,逐渐好转,此时要警惕低颅压的发生,可以适当抬高引流管以防止低颅压。本组3例发生低颅压,可能为引流过度所致,给予生理盐水后症状好转。过度引流可导致颅内压下降,当颅内压成为负压,外界气体会自引流管与组织间空隙进入硬膜下腔。在脑搏动舒张期,大量的外界气体被抽进,而当在脑搏动收缩期,由于手术切口形成活瓣,气体无法排出。这样就使得硬膜下的气体聚集的越来越多,最终形成张力性气颅。本组1例病人发生张力性气颅,经急诊手术高位钻孔排气得以缓解。
2.3 引流管护理。本组共发生2例引流管堵塞,病人术后无改善,并有进行性加重,复查CT积液增加,进行二次手术重置引流管后症状消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术后要保持室内安静,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尽量防止引流管在脑内移动,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流量等,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变化,发现理由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复查头颅CT。确保引流管通畅,防止颅内感染,确保患者治疗效果。
2.4 饮食护理。术后要尽早进食,病人不能由口进食的,应尽早进行鼻饲。给予患者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在进行鼻饲前先检查病人胃残余量、胃液颜色是否正常及有无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同时要严密监测病人电解质,一旦发生电解质紊乱,及时补液予以纠正。
3 结果
本组36例均行手术法治疗,术后症状均消失或减轻;病人术后均得到3~6个月随访,复查头颅CT,积液均消失或明显减少,取得满意效果。
4 讨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人倾向于活瓣学说,认为头部外伤时,脑组织在颅内骤然移动,导致脑表面、视交叉池或外侧裂等部位的蛛网膜撕裂,裂口处的蛛网膜形成活瓣,当脑脊液经过此活瓣进入硬脑膜下腔,由于活瓣的作用,导致脑脊液只进不能流出[2]。通常对积液量多或积液进行性发展,且有较为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或神经定位体征的病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临床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H)的策略有保守治疗、钻孔引流术、积液-腹腔分流术、开颅清除积液等。TSH的手术治疗策略仍多采用钻孔置管引流手术,对于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病人,主张采用开颅剥除包膜并打通颅底脑池的脑脊液循环术,或钻孔引流加蛛网膜造瘘术,或积液腔-腹腔分流术。本组36例患者均经适当脱水治疗、改善脑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减轻,经CT复查后,硬膜下积液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后,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其中有2例临床症状无改善,积液增加,予积液-腹腔分流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综上所述,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并采取护理方案,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灿飞.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术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年05期
[2] 李松年,李奋强,韦刚,徐育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9):549-55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