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思想哲学 >如何在哲学课教改中培养创新思维

如何在哲学课教改中培养创新思维

收藏本文 2024-02-11 点赞:13706 浏览:5829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哲学课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之间的关系,认为哲学课的教学改革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提升,这需要从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目的这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哲学课教改 创新思维 教学态度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培养创新思维是高校哲学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高校把一个学生培养成为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完整的人格,而且还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哲学课教学之所以能够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因为,哲学作为一个最具综合性的学科,既与各门学科具有广泛联系,又具有本身特有的反思批判精神。
然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哲学课教学却是这样一个固定模式:教师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台下走笔如飞,考前教师划重点,学生死记硬背,如此一来,好好的一门哲学课,就成了学生锻炼记忆力的项目。这显然不能培养出理想的创新思维,甚至连营造创新思维的气氛都做不到。我们必须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教学态度的改革

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哲学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肯定不如哲学大师们渊博精深,但是让我们惭愧的是,哲学大师始终抱着一种永不止步、勇于探索未知知识的态度,所以,我们的哲学教师应该向大师们学习这种态度,不能只满足于书本中现成的知识框架,要继续探索“教什么”、“如何教”,不要对课程设定先入为主的成见,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正确。如果学生有意见甚至批评,教师都应该随时接受以及改正。这就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新的探索之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这种态度。即使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了,教师也还要继续深入对哲学教学的探索。
这种不断学习、探索、创新的教学态度,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教师坚持一种探索未知的教学态度,和学生一样在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这对学生能起到一种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引领学生摆脱以往的学习模式。在教师的带动和鼓励下,学生开始尝试开动脑筋独立深思,进行探索和创新,不再只是盲目接受。不管对待何人何事,学生都能作出自己的深思和判断,而不是只唯书、不唯实,这才是学生在哲学课中最重要的收获。只有教会学生拥有了对传统知识敢于怀疑和批判、对未知领域不断求索的态度,他们才会真正去深思,然后才可能创新。
在哲学课的教学之中引入这种新的灵活机动的教学态度,只是教学改革的万里长征第一步,与这种不定型的教学态度直接相对应的,是对传统哲学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转变教学态度的结果,是哲学教师得以从新的角度去审视传统的教学方式,去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此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可以分为三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不应再像以往那样局限在某一本教科书上,而是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参考大量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综合各类教科书的优点,取长补短,构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内容。相应地,对学生的指导也不能再局限于单一的教科书,而是给出大量相关的参考书。学生一开始可能感到不适应,但不久就会喜欢上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二是教学过程方面。不要把教学内容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不断向学生提出关于教学内容的新理由,和学生一起探讨对这些理由的新理解。教师在讲解某些哲学原理和观点时,可以先进行必要的富有启发性的讲解,然后组织和安排讨论课,让学生结合本身所学专业,就哲学理由本身或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话题进行热烈的探讨。在发言时,学生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教科书所理解的说法。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系、部和专业,他们的发言往往能够具有相互的启发作用。除了正常授课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请各系的非哲学教师过来共同探讨这些哲学理由,就他们各自的专业视角来发表看法。
三是布置学生课后作业方面。教师必须注意既不把题目定得过死,限制学生的发挥创造,又不能定得过宽,脱离教学内容。布置的作业,可以鼓励学生阐述自己对哲学名词、哲学原理的理解,以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分析。通过听课和完成作业,学生会转变过去肤浅的教条式的理解和看法,认识到哲学原理是人类站在已知的角度去探索未知的必要工具,对社会热点理由也会形成更加正确的认识。在考试方式上,我们也可以做一些改革的尝试,不需要再把考试局限于最后的期末考试,而是把考试同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使考试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具体做法是:把考试分为平时口试、期中作业和期末考试三部分,在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上,教师要为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留下充足的空间,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如何在哲学课教改中培养创新思维论文资料由论文网{#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表明选择的理由,阐述深思过程和结论。
实践表明,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它能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从中得到更大的教益。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激发了学生对哲学课的兴趣,使他们从抱着“死记硬背就可过关”的心态到对哲学课“刮目相看”,发现原来能够从哲学课堂中受益匪浅,从而开始主动探索汲取。

三、教学目的的改革

哲学课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改革开放之前,哲学教师可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现成的理论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循规蹈矩的人。这个答案,在今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项改革逐步推行的形势。一方面,由于社会每时每刻都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而且这种发展变化呈现出日益加速的趋势,这就决定了教师就只能把传统的理论知识当作应付和处理现实理由的工具,在它们不适应现实的情况下随时准备加以修改;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要求社会公民具备独立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作哲学教学的目的。这和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大学教育就是要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强调理性原则,鼓励学生独立深思、大胆质疑、重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我们历来都一直标榜哲学课的教学目标是要避开“片面、静止和僵化”的形而上学观点,但是因为采用了传统教学的背书和笔记的策略,结果反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该如何在教学目的上做调整,以转变学生的传统的带有惰性的思维方式,为他们的思维注入新鲜的活力?
把培养创新思维当作哲学教学的目的,要求哲学教师做到:
首先,要加强哲学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多年以来,哲学课程一直被看作是远离现实生活的甚至是与现实生活无关的抽象理论。哲学老师要转变这种看法,要认识到哲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科书提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的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同样,一旦教师把哲学教学与学生的亲身经验联系起来,或引导学生把哲学原理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相结合进行深思,哲学课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其次,不要光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要起榜样作用。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乃至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出表率。
最后,教师要达成一种认识:在哲学课的教学实践中,最重要的不是理解哲学理论体系,而是掌握哲学的创新思维的精神和策略,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许,他们的观点还不成熟,但是,他们拥有自己的见地,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进步。
创新思维不是通过呼吁和期盼就能得到的,必须在具备创新的环境和气氛的条件下培养出来。如同同志的经济改革给中国的经济带来深远的变化一样,哲学的教学改革成果也将会给原有的死水一潭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深远的变化。哲学教师应当致力于哲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培养创新思维的现代化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玉昌.哲学课的教改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师论文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1).
[2]戴清香.哲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08).
[3]刘琳.探究哲学课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0(12).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