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识字教学 >试议以生命形式提升教学之美

试议以生命形式提升教学之美

收藏本文 2024-04-01 点赞:25900 浏览:1193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育直面人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唤醒生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过问人的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因而,教育必须体现对生命的关怀,而自身也必须呈现与生命过程同质的基本形态特征。
“生命语文”是熊芳芳老师提出的语文教育理念,也是她坚持了10多年一线实践所打造的教学风格。“生命语文是为生命而为的教育,也是用生命而为的教育。”熊芳芳老师这样阐释生命语文,“即以生命为出发点,遵循生命的本质属性,与生活牵手,让生命发言,让语文进入生命,唤醒生命,并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是为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作用,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使生命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作用而进行的语文教育。”字里行间流动着生命情感的期盼。在她的教学实践中,在她的论著里,处处体现了这位教师的教育情怀,体现了她对生命的深思、对个体精神的观照和对建构丰富绚丽的语文世界、提升生命品质的不懈努力。
“生命语文”以富于与个性化的表述,召唤着我们内心对语文原本已有的那些期待,那些最核心、最本真、又最富有魅力的东西,用“生命的形式”提升着学科和教学的美的价值。
根据“生命语以生命的形式提升教学之美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文”的教育宗旨,熊芳芳把高中语文教材的逻辑关系建构为“建筑—抒情—栖居”三大板块,通过文本解读,引导学生确立生命的位格,通过语文的情感因素发展全面、丰富的生命,通过美的教育提升生命的品位,亦即令生命质量得到诗意的升华。
“生命语文”体现了教师的文化自觉。“生命语文”坚持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其文化自信和自省体现于对生命的关注,对学科终极价值的不断追问。
“生命语文”充盈着教师的艺术冲动。读她的课案、设计、教学实录,常如读一篇篇美文。从支撑“生命语文”理论和观念的大量课例来看,每一课都因执教者的与思想而闪烁着艺术创造的光彩。在《沁园春·长沙》教学中,把人置于宏大时空坐标上去历验生命的伟岸;在《和平的祈祷》板块是通过两难的追问审视大历史中个体生命的价值与责任,在一篇顺手拈来的快餐读物中延伸出的是生命哲理与公平正义的讨论;在《等待戈多》这样大块单调难啃的作品是从现象归纳引入对丰富内涵的探幽索微……一堂堂课,让学生在动荡开合的历史风云中,在隽美流丽的古典弦音中,在峻刻凌厉的两难追问中,释放情感,敞开思路,获得语文最富有生命力的滋养。
“生命语文”展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个体经验。在探索“生命语文”的过程中,熊芳芳以较广阔的视野和执着的态度,关注专业与学生。在她的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和师生的对话实录中,可以探析出这位教师在自身专业素质结构构筑中,如何从艺术、哲学、历史、时政、教育等广阔领域里获得滋养。
(作者单位系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优秀论著资助出版项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