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素质教育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幼儿教育模式构建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幼儿教育模式构建

收藏本文 2024-01-18 点赞:29256 浏览:13356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而学生的学则起主体作用。幼儿教育是人类最早接受教育的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幼儿教育;模式构建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首要地点,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但是,目前我国幼儿教学状况并不乐观,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存在部分误区和弊端。因此,如何运用正确有效的教育方式来推动幼儿素质的发展,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本人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探索。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学模式的框架构建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首先,目标定位要恰当,要顺应儿童发展的规律,不得与儿童发展相冲突,以避开后续教学活动设计的失效。其次,目标要在幼儿最近发展可实现区域内,切忌定位偏高或过低。再次,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避开目标定位虚空。例如,在儿童故事教学中,将教学目标定位在理解故事内容,能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对作品的理解。这样的目标对于幼儿来说就过空、过大,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教学目标要具备综合性,可体现多学科的整合价值,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且针对不同的教学活动,其重点目标要突出,目标整体可适当动态调整。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幼儿教学目标主要应集中在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上。

2.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受到地方特色、社会文化、幼儿年龄、心智发展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将其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在体现其教育价值的同时,还要突出内容的趣味性、真实性,保证儿童在身体、智力、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全面进步。特别是在教学材料的选择方面,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在幼儿所在地选择内容丰富、教育作用大且适合学前幼儿年龄特征的教材,以确保这些教材能充分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支持幼儿的自主活动和探索,使之获得直接经验和愉快的体验。教师也可指导幼儿动手制作一些教学材料,在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引导其观察客观事物的变化过程,通过自主探索理解科学的奥秘,从而培养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获得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爱生活、爱科学的美好情感。

3.设计有效教学方式

(1)懂得科学组织教学过程和管理课堂秩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时间管理,将时间更多地用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师幼互动和相关活动上,尽量减少用于课堂管理和维持秩序的时间,以实现教学时间的最大化。
(2)教师要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教学语言直接关系到幼儿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因此,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做到表达清晰、语言概要、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要以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唤起其求知的热情,形成教学语言艺术性和教学内容教育性的有机整合。
(3)教学方式应是教师与幼儿的有效互动。教学本就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幼师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交流、沟通和共同发展。教学方式不仅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且还要确保幼儿可以有效地参与其中,以此实现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广泛的信息交流。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体验、探索和感悟,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在幼儿满怀的投入中实现了高效教学。

二、实施幼儿教学模式的途径

1.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

2.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

幼儿每天进行的进餐、睡眠、散步、入厕、玩耍等例行活动贯穿于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满足幼儿生理需要,保证其健康成长,而且还蕴含了许多教育因素,教师应学会积极发现和开发其中的有效资源,引导和教育幼儿,推动其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生活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充满教育的契机,而且高频率地接触将直接促成主动学习动力的形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进行教育,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推动其健康成长。例如,在幼儿午餐时,教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模式的构建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师可在一旁观察是否有幼儿挑食或浪费食物,对这类孩子要耐心讲解,让他们认识到这种不良习惯的后果,从而帮助他们改掉这种习惯。

3.组织多样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一日之中除满足基本存活需要的活动之外发生次数和所占时间最多的活动。因此,幼儿教育应寓教于游戏之中,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游戏的虚构性、具体性、自主性以及社会性等最符合并能反映幼儿的身心特征与学习特点,满足了幼儿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和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游戏中的竞争与胜利可以激发幼儿的自我挑战意识,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坚定他们参与社会的自信心。同时,大规模的游戏作为社会集体的一种虚拟,要求成员之间相互沟通与密切配合,幼儿在游戏的同时逐渐形成互助合作意识。因此,刚开始时,肯定会出现幼儿只顾着玩而忘记自己职责的现象,经常出现没有“”指挥,“司机”就会撞到“行人”,但通过多次角色扮演后,幼儿便会形成对自身地位的认识,并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坐公交”游戏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自觉排队上车,不争抢座位,而且培养了友善、谦让、宽容、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格。

4.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一次教学活动的最终总结,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笔者提倡的科学评价机制是教师、幼儿与家长三方参与的多主体评价。经过一天的教学,教师通过记录幼儿的实际表现来进行终结性评价,对于自身教与幼儿学进行了肯定,并进行教学反思,提出完善教学的措施,优化教学效果;幼儿根据自身的表现,提出对自己满意的地方,以增强自信心和肯定自我价值,而对于不足之处则要尽力改善,逐渐完善自己;家长虽不直接参与课堂教学,但是对于教师教与幼儿学有评价的权利,家长与教师应密切联系,关注幼儿的发展与成长,积极与教师配合,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有效,并根据幼儿在家的日常表现给予评价,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
幼儿教学是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一种活动过程,这一活动过程是以幼儿的生命特质与生活作用为逻辑起点与最终归宿的。因此,幼儿教学要以幼儿健康成长的主要教学目标,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选择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通过寓教于乐增强幼师、幼幼之间的有效互动,引导幼儿在主动构建自身知识和经验的同时领悟生活的美妙和生命的价值,帮助他们实现个体人性与社会效能的和谐发展。幼儿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孩子都是充满希望的朝阳,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社会的栋梁。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王振宇.新编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吴同喜.我国目前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多重误区及策略[J].克山师专学报,2007(04)。
[3]赵双英.试论如何加强幼儿教育[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5)
[4]耿振美.浅析幼儿教师必备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 (0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