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土木工程 >建筑·公共艺术

建筑·公共艺术

收藏本文 2024-04-17 点赞:19419 浏览:909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代,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的需求,更应注重其所涵盖的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表达。建筑是一门技术,但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作为城市中最宏伟最独特的公共艺术品,未来城市的建筑形态必将愈加趋于艺术化,更多地展现出公共艺术的特质。
艺术本是人类情感体验的最高境界。回顾历史,公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建筑和环境的互动与融合。但我国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作为舶来品,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艺术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模糊地带,而为艺术、建筑与城市等方面的研究所忽略,以至于人类生存的大部分环境呈现出远离艺术的状况。无论南北,大小城市都呈现城一面似的单调乏味、缺少内涵的景象。可见,现行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方式已难以满足人们对艺术化生活环境的需求,我们迫切需要建构一个更为宽广、更为深远的整体设计理念,即以整个城市为总体造型对象加以研究。广义的城市是由建筑、景观、自然风貌以及历史文脉等共同组成的,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以整体的视觉造型为出发点,将规划设计、历史环境保护、城市整治以及更新变换纳入一个大的视觉系统,从精神文化层次对城市、建筑和环境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提高我国目前的建筑公共艺术水平,并不是培养几个出色的公共艺术家就可以解决的,本质上应从教育抓起。城市建筑公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涉及到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城市设计学、心理学、工程学等众多交叉学科,因此,建筑公共艺术承载了历史、文化和艺术,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和期望,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
笔者对于建筑化公共艺术的研究缘于多年来对公共艺术“建筑性”的关注。建筑不仅仅是城市空间形态的物质载体,还可作为公共艺术表达的媒介,采用各种艺术表现和手法,以体现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技术和艺术的交互式进步将是国内建筑朝向艺术发展的主要推手,笔者坚信,属于中国建筑艺术的春天即将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到来。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