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舞蹈 >现代陶瓷艺术制作基本技法

现代陶瓷艺术制作基本技法

收藏本文 2024-03-23 点赞:3731 浏览:1089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古代陶瓷构成的四大元素——土、水、气、火的完美结合,即以泥“土”为原料,掺“水”使泥土具有可塑性而得以成型,然后在空“气”的范围中自然干燥,最后经窑“火”烧结成器。这就是现如今我现代陶瓷艺术制作的基本技法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们所说的陶瓷是“水”“火”“土”的艺术。
【关键词】构成;陶瓷;传统概念

一、陶艺成型制作技法

1.成型工具与设备。不同型号不同的用途,几种不同的削泥、挖泥刀有着各自的用法,木制、皮制的上光腰片、使用策略不同的修坯刀。用于拉坯时切断泥块的钢丝,用于局部透气穿孔用的钢针,擀面杖、木锤、量规等等。成型设备有拉坯机、泥管机、泥扳机、大中小型转盘、托板、工作台。通过对这些工具的熟练掌握,才能更灵巧的做出细致、随心意的作品。
2.泥土的选择和揉练。泥土的成分由于岩石的种类不同所含的化学成分也有一定的差异,陶土和瓷土也有着外表和本质上的区别。陶土选用的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种低温土,含铁成分较高,呈红。因为含有钙、长石等杂质,颜色不是单一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100℃-1280℃。瓷土则是选用一种非常纯净的高岭土,由于高岭土几乎不含铁元素,导致它的可塑性差,耐温,通常不单独使用。在制作作品时,首先应该对泥土进行处理和揉练来增加泥土的可塑性。练泥的策略有真空练泥机和手工揉泥。手工揉泥最常用的就是菊花式和羊头式,这两种策略都是通过对泥土的均匀揉练把泥土里的空气排出,将泥内的干湿不匀和颗粒不匀的程度减弱,获得个人所需理想的粘土。
3.成型技法。陶艺成型的基本技法有以下几种:手捏成形、拉坯成形、泥条盘筑成形、泥片、泥板成形、雕塑成形、模印成形、注浆成形等。泥条盘筑成型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也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策略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搓泥条时要把握好泥的可塑性,以免在盘筑形状时产生开裂。手捏制法是用手直接对泥进行创作的最原始、最简单、也是最现代的策略。是训练作陶者手对泥土厚薄与软硬感觉最基本的练习。这种策略能直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体现作者的表现欲。徒手捏制法所选择的泥料要软硬适宜,过于干燥不宜成型也容易龟裂,陶土太软作品成型后容易坍垮。此外一件作品也不可捏制过久,因为手温会使陶土的水分蒸发,减少可塑性。手捏成型法比较适合制作小件的器皿,其风格生动自然,原始而古朴。泥板成型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泥板机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进行塑造。拉坯成型是在快速转动着的轮子上,将手探进柔软的粘土里,开洞。借助螺旋运动的惯力,让粘土向外扩展、向上推升,形成环形墙体。拉坯成型是陶瓷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较为先进的成型工艺,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用这种策略制作的器物更完美、精致,同时可以拉塑出很大型的作品。泥浆铸件成型法则是根据石膏的吸水性及泥浆的流动性原理而形成的一种简便的成型法,适合批量生产。将配置好的泥浆注入石膏模内,随着石膏模的吸水速度,及时注满泥浆,待到一定厚度,将多余泥浆倒出,再从石膏模内取出坯体即可。

二、装饰手法

胚体表面肌理处理、色釉和艺术釉处理、釉上、釉中、釉下绘画处理以及化妆土的使用。

1.施釉装饰技法

1.1釉料的配置和施釉的策略。釉料的配置不同于油画颜料,可以随心的在画板上进行调色,而是要经过烧成、溶解之后才能呈现出釉色,按照高温、中温、低温三类进行釉色对比、化学组成以及对其进行简单的操作。这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和化学知识,才能将釉色和作品进行完美的结合。施釉的具体办法有荡釉、浇釉、喷釉、涂釉、脱蜡处理等策略。而在施釉之前,应先用水笔对干燥好的胚体表面进行除尘清理。还须观察胚体的干燥情况是否良好。若干燥程度不够会影响胚体吸水性,而使作品产生裂痕或釉面开裂剥落。
1.2釉色的装饰处理。釉下彩以青瓷占主导地位,“青花”则是一种钴元素,经过高温烧成呈蓝色。而另一种釉下彩则是釉里红瓷,是使用同红料上色、施釉、高温一次性烧成。还有一种青花釉里红则是两者的结合。都是使用在釉下绘画或者直接在胚体上进行上色,再施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釉上彩较有名的有釉上五彩、粉彩和新彩。在上施釉这方面,主要是釉要掌握着釉均匀。一般情况下,不能薄也不能厚,如果太厚了就出现流釉,釉还会崩下来;要是上得太薄了,釉还会发黑,不均匀,所以都会影响釉的成色。
2.胚体装饰。镂空、拼贴、刻划、对泥片进行扭曲、雕刻等等,是比较常见的胚体装饰手法。绞胎装饰的纹理自然生动,纹理细腻流动,笨拙大气,清新,含蕴。不同的结合都是作者要对其作品表达出的所在。
三、烧成
1.窑的类型。窑是陶艺烧成的必备设备,现如今所使用的窑主要是电窑和液化气窑。电窑是采用电为燃源,依靠电能辐射和导热原理进行烧制。液化气窑以城市管道天然气和液化气为燃料,是现今使用非常广泛的陶瓷窑炉。
2.陶瓷的烧成形式。作品烧制是一系列工艺操作的综合,陶瓷器的烧成一般有三种形式,素烧、釉烧和彩烧。素烧一般是指干燥后的胚体以800℃—900℃的温度烧解坯土成的有机碳化物和水分,使质地坚实,不易破损并方便施釉。釉烧是将素烧好的素坯或直接上釉的生坯,在上釉后放进窑内用火烧制,使火度到达预定的温度,并在烧制过程中,运用技巧和经验达到欲求的效果。彩烧也成为烤花。一般指经过高温烧成后的陶瓷胎,经颜料彩绘装饰后,在低温窑炉内烧制。烧成温度一般在600℃—900℃之间。
3.陶瓷烧成策略。陶瓷烧成分为氧化焰烧和还原焰烧成,瓷器用还原焰烧制,将泥料中的铁分子转变成低价铁,呈现出白里泛青的效果。而氧化焰是能使瓷器泥料中的铁转化为氧化铁,使瓷泥白中透黄,而陶泥则颜色偏深。在烧制的过程中,作者要一直耐心的观察火焰与作品的反应程度,时刻记载着每个升温阶段的窑变过程,再烧制的过程中,可能在不经意间达到自己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四、结论
有时候在陶瓷生产上会产生一些缺陷和质量上的理由等等,而在陶艺上,这些理由往往被看做一种缺陷美,反应出了材料自身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强烈的艺术特性。陶艺家们必须熟练的掌握制作陶瓷的工艺和技巧,在制作陶瓷的过程中,每一件工艺品都会着不确定因素,或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因为一些小小的环境变化而转变了作品的质量、特性和最终的效果,如配釉工艺、烧成工艺等都会促使陶艺作品在创作中产生不可知的特性,而那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会让人们耳目一新,对制作技法上有着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制作的每一个工艺环节都可能成为艺术家创新的可能,也是陶艺家寻找自己风格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于长敏.陶艺创作实例[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
[2]吕品昌.陶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3]孙晶.陶艺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4]任杰.陶艺设计与制作[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5]唐英,赵培生.现代陶艺教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6]刘秀兰.走进陶艺[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7]章星.陶艺[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8.
[8]刘景森.陶艺设计制作与工艺实验教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9]李争鸣.中国钧瓷十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