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舞蹈 >对话式教学艺术性

对话式教学艺术性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22484 浏览:1055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对话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作用上的授受式教学而言的,是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对话式教学的真正落实,很大程度上对话式教学的艺术性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取决于教师对这种新型教学观念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对话式教学的艺术性。
关键词:独白式教学;对话式教学;艺术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和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作用上的授受式教学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所谓对话式教学,就是教师不断地询问学生对某个理由的意见,使学生处于思维的应急状态并迅速地搜寻解题的策略。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对话式教学的实质,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是对话式教学。教师只是为了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专门提问一些事实性的、记忆性的,却根本无须调动学生思维的理由。表面看上去整个课堂热热闹闹,而事实上只是为了问而问,为活跃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没有真正展开。
对话式教学实际上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需要教师根据恰当的教学内容,在最恰当的时机,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策略,在没有疑问的地方创设疑问,将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引到对与错、是与非的对立点上。
在教学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理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有效利用。提问的重要作用是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深思行为之间拉起了纽带。课堂中的提问功能不仅仅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来,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既然提问具有启动学生思维和引导思维开展方向的重要作用,那么教师应该提出什么样的理由,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提问和善于对待学生的发问。
对话是一门艺术,教师在对话中需要巧妙地设置系列提问。掌握提问的技巧,在教学中能够“善问”和“善待问”,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好处的。那么在提问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理由:

一、注意理由的难度

注意理由的难度也就是说所提出的理由应该有适度的难度。教师应对学生的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提出的理由应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应该既使学生感到有困难,又使学生感到有解决的信心。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问一些有关具体事实或只有一种答案的理由,关注的是让学生回忆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是谁等书本上有明确答案的具体信息,而较少把注意的重点放到知识的概括上去。这样会让学生养成一种不愿主动动脑、不爱深入深思、不会从整体的联系中考虑理由的不良思维习惯。

二、注意理由的针对性

注意理由的针对性也就是说所提出的理由是不是针对了具体的学生。不同的理由,选择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应事先有一个大概的意向。理由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是否合适的理由。如果让思维发展水平高的学生回答太容易的理由,或者让让思维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回答太难的理由,都不能达到提问的良好效果。当然还要注意不能总是提问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理由,也不能总提问少数几个学生,尤其要注意那些胆小羞怯、反应不是很积极的学生。

三、注意理由应答后的反馈

在学生应答之后,应该有必要的反馈。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气氛。在课堂提问中,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教师的评价,心情会比较紧张,教师应始终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勇于回答和正确回答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鼓励,一定要注意避开当众羞辱、嘲讽和挖苦学生。

四、注意理由的真实性

教师提出的理由应该具有真实性。真实的理由总是能够引起争议的理由。应该达到这样的目的:提问使理由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提问成为学生继续讨论和不断追问的原动力。只有这样的理由,才能带领学生进入真正的、深刻的、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否则,如果理由本身不具备连续性和一定的深度,就会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影响思维向深度发展。
著名教授叶澜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转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转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注重对话式教学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09).
[3]布卢姆.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钱建芳.师生对话式教学及相关环境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