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微观经济学 >分析经济持续发展劳动力成本上限

分析经济持续发展劳动力成本上限

收藏本文 2023-12-26 点赞:3799 浏览:98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然而劳动者酬劳增幅并没有与之相适应。提高劳动者酬劳,让劳动者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欧美经验表明劳动力酬劳也并非越高越好。因此,需要维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者酬劳水平。分析中国提高劳动者酬劳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其可行性,在构建竞争力评价模型基础之上,对中国和美国、中国和世界平均竞争水平进行比较,并得出保持中国经济国际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劳动者酬劳的上限。
关键词:劳动者酬劳;竞争力评价模型;国际竞争优势
1673-291X(2013)13-0089-02
中国一直享受着人口红利,低廉的人工成本为中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扩大内需、产业升级以及国内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需要,中国劳动力酬劳上涨势在必行。然而,提高劳动者酬劳不是一蹴而就的,此外,美欧等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并非劳动力成本越高越好。因此,探讨中国劳动力酬劳维持怎么样的水平很有实际作用,同时对中国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提高劳动者酬劳将会面对的困局

(一)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出口、投资、房地产是过去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旧马车。其中房地产泡沫已经影响到中国金融安全和实体经济,2008年国家投入的4万亿导致产能过剩,大规模的投资也不能再继续。靠出口拉动经济,这被过去证明可行,但如今人民币持续升值超过30%,如果提高劳动者酬劳可能进一步减小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力,中国经济将可能陷入衰退。

(二)助长通货膨胀

第一,中国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对商品的需求增大,导致商品上涨;第二,劳动成本提高,企业提高商品维持利润。商品提高了又将进一步推动劳动酬劳的提高,并形成膨胀的恶性循环。

(三)劳动力供需面对新的挑战

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现有企业劳动需求数量减少,另一方面,新建的企业将减少,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因此劳动力成本上涨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此外,高等教育的普及,劳动力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毅力和工作经验使制造企业或怎么写作业望而生畏,导致企业招不到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对口。

二、提高劳动者酬劳具备可行性

如今,城镇化、怎么写作业以及高新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新马车,加上中国日益国际化的人民币,中国将在未来的国际大博弈中拥有更多筹码,中国经济将再次腾飞!

(一)中国出口行业竞争优势依然存在

刘厚俊、利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影响》中通过对1999—2008年中国31个省区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对外资流入量及出口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证明工资上涨对出口量及外资流入量均无显著负面影响。制造业工人工资水平上升幅度仍然小于中国整体工资水平的上升幅度,再考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的出口行业更是保持优势,因此中国廉价劳动力这一国际竞争优势是依然存在的。

(二)扩大内需,维持经济增长

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城市人口只占40%,每1%的农村人口转化成城市人口就能带动GDP5%的增长,如果每年有2%的农村人口转化成城市人口,则带动GDP增长为10%,那么中国城市化进程能维持二十年,加上另外98%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经济就能轻易维持十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
(三)经济持续发展的劳动力成本上限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整理提供,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扩大对内供给,稳定物价
内需市场的打开和人民币升值容易造成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因此必须增加国内供给,满足需求,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带来制造业的繁华,也带动怎么写作业欣欣向荣,又防止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此外,中国正在逐步放开金融管制,合理的民间借贷让更多的民间小企业家发现市场供给的不足,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怎么写作,推动竞争,使市场更完善、让消费者更满意。

(四)怎么写作业发展带来的就业

美国怎么写作业占GDP比重为80%,而中国为43%。中国目前制造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以美国的15%为标准,中国将近50%的制造业劳动力将在未来二十年将转向怎么写作业,最终使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25%,务农劳动力占10%,怎么写作业劳动力占65%。怎么写作业蓬勃发展可以带来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

(五)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人工作的效率与工人的酬劳有很大的相关性,酬劳越高工人效率会越高。另外,政府应带头增加社会的垂直流动,给更多有能力的人上升的空间,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社会生产率。

三、维持中国经济持续性增长的人均酬劳水平分析

然而,并非酬劳水平越高越好,从欧美的发展过程中发现,欧美国家人均酬劳太高,达到GDP的70%~80%,藏富于民固然重要,但国民藏富过多就意味着国家财政集中能力有限,容易出现国家财政赤字,不利于国家发展。

(一)基于科技水平与人均GDP关系修正后的竞争优势比较模型

一个国家的产品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需要考虑两个因素:和科技水平。首先方面要比较世界商品平均水平,在提高劳动者酬劳的情况下,酬劳越高,则成本越高,商品就越高,越没有竞争力,即人均收入越高,竞争优势越低;当科技水平越高,则生产效率越高,产品质量越优越,越有竞争力。因此,为两个影响因素加入权数得到:
竞争优势=a科技水平-b人均酬劳
一个国家的GDP等于人口与人均产出(即人均GDP)的乘积,当两个分别属于不同国家的人投入劳动的时间相同,而产出却不同,这就是由于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可见当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越高,则人均GDP越高,该国家人均产出的产品或怎么写作价值越高,即有:人均GDP=1人*科技水平。因此科技水平可认为等同于人均GDP。以美元为标准,2008年美国人均GDP为47 422美元,检测定科技水平的单位为ke,则美国科技水平为47 422ke。中国2008年人均GDP为3 387美元,则科技水平为3 387ke。人均GDP与人均酬劳的差值占人均GDP的比重就是竞争优势的值,修正后的竞争优势比较模型化简为:竞争优势=(人均GDP-人均酬劳)/人均GDP
此公式可以理解为,人均酬劳与人均创造的GDP之间的差值便是竞争优势。当差值越大,即酬劳比创造的价值少了越多,则成本越低,产品越实惠,同时政府越有财政实力进行调控建设和收入再分配。因此本公式具备合理性。
通过调节人均酬劳,使本国竞争优势与竞争国持平,在竞争优势持平下得到的酬劳水平便是人均酬劳上限:
本国人均酬劳上限=本国人均GDP-(竞争国竞争优势*本国人均GDP)

(二)中国产品与美国产品竞争力比较

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关系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劳动力成本上限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着世界繁荣稳定,贸易平衡是两国一直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贸易平衡呢,那就是要两国的竞争优势相等。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美元为单位):
中国竞争优势=(3 387-2 254)/3 387=0.3345
美国竞争优势=(47 422-35 486)/47 422=0.2517
0.3345>0.2517,因此中国产品比美国产品更具备优势,所以中国对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合理的,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提高中国产品的制造成本,实现贸易平衡。因此中国可以提高平均酬劳水平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那么要实现贸易平衡,中国平均酬劳应该是在什么水平?当中国竞争优势与美国一样为0.2517时,中国人均酬劳上限=中国人均GDP-(美国竞争优势*中国人均GDP)=2 534美元
2 534=2 254*112.4%,因此2008年中国人均酬劳须提高12.4%才能实现中美贸易平衡,又或者该年实现人民币升值12.4%。

(三)中国产品与世界产品竞争力持平下的平均劳动者酬劳水平

中国工资水平只要在中国产品与世界产品平均竞争力持平的酬劳水平之下,中国的产品便具备竞争优势。以下是用2010年的数据得出的产品竞争优势(世界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均取世界排名的中位数,美元为单位):
中国产品竞争优势=(4 440-2 852)/4 440=0.3577
世界产品竞争优势=(4 478-3 941)/4 478=0.1200
0.3577远远大于0.1200,可以理解中国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工厂。那么当中国产品竞争优势和世界产品竞争优势相等时,中国的人均酬劳应为:
中国人均酬劳上限=中国人均GDP-(世界竞争优势*中国人均GDP)=3 907美元
则,中国人均年酬劳只要在3 907美元及以下就可维持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即20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工资为每月人均酬劳2 181元人民币,中国人均酬劳仍有4

2.6%的上升空间。

四、结论与讨论

中国的劳动者酬劳严重偏低,为了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中国必须提高劳动者收入。即使在提高劳动者酬劳方面会遇到困境,但中国产品竞争依然存在优势,可以通过扩大内需维持经济增长,扩大供给稳定物价,发展怎么写作业提供就业岗位,产业升级、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发展科学技术维持增长,因此提高酬劳具备可行性。为了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劳动者酬劳的提高必须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那就是[本国人均酬劳上限=本国人均GDP-(竞争国竞争优势*本国人均GDP)],只要劳动力酬劳在人均酬劳上限范围之内,都可以保持本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保证本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清楚了解本国劳动酬劳上限,可以在国际竞争、博弈上做到运筹帷幄、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王燕武,李文溥,李晓静.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统计研究,2010,(10):60-67.
[2] 刘厚俊,利.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对中国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1,(3):9-13.
[3] 赵镇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学术视点,2011,(1):92-93.
[4] 蔡昉.劳动力成本提高条件下如何保持竞争力[J].开放导报,2007,(1):26-32.
[责任编辑 吴明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