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阅读教学语言实践方法

阅读教学语言实践方法

收藏本文 2023-12-28 点赞:7914 浏览:3258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教学应关注表达的呼声已久,不少教师也逐步跳出了内容分析的老路,关注表达形式,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但普遍存在的理由是把关注表达等同于总结写法,致力于分析文章写得好在哪儿,仅仅把语文知识、语言规律的传授作为目标,忽视了对所学语文知识的运用,影响了教学效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进一步明晰了“关注表达实践”是语文课程的必由路径。
语文实践无外乎听、说、读、写。其中,“写”是实现策略迁移,推动能力习得的极其有效的手段。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好教材的例子功能。以读促写,就要防止两个“脱离”。
首先,是脱离文本内容。在教学进程中,进行与文本内容无关的实践,硬将学生从文本情境中拉出来,会破坏教学的整体性,中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其次,是脱离文本表达。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要求学生写下阅读感悟:“读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请写下来!”“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感悟,请写下来!”这类实践缺少文本的表达做根基,是学生固有能力的展现,不是潜在能力的提升,效能偏低,也不属于优质实践。
那么,什么样的实践活动是科学、高效的?读写结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 实践活动要基于对编者意图的考量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编者的意图隐藏在教材之中,需要教者去研究、揣摩。
好好研究教材,就不难发现,其中不乏语言实践的提示,体现了编者对课程实践性特质的关注。

1.结合课后练习,以读促写

课文后面的练习与教学目标、能力养成目标紧密联系,有些直接指出要进行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如《“东方之珠”》课后练习:“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检测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石榴》课后练习:“品尝一种水果,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普罗米修斯》《早》的课后练习:“学习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你熟悉的处所。”《谈礼貌》的课后练习:“选择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教者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机安排语言实践,落实课后练习中的要求。

2.结合单元习作,以读促写

教材中的习作是安阅读教学语言实践的方法初探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排在每个单元之后的,往往与本单元的课文有着内在的联系,可能是与内容相关,也可能与表达有关。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有《望月》一文,其中小外甥对月亮的比喻贴切,富有想象力。这个单元的习作就要求由星空和月色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在阅读教学时,教者要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写法,为习作教学埋下伏笔;在进行习作指导时,教者要发挥好课文范本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策略的迁移与运用。

二、 实践活动要基于对学段目标的考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安排也要针对学情,符合学段目标的要求。
低中年级以句子、语段练习为主。低年级入选课文的语言比较整齐,富有儿歌的节奏感, 教学时可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言。以教学《乡下孩子》为例:“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这是多么富有画面感和韵律美的语言啊!教师可让学生想象乡下孩子的生活,仿照着进行练习:采一( )野花, 。折几( )柳枝, 。撒几( )稻谷, 。
随着年级升高,就要强化学生的语段意识了。如何做到表达有中心、有层次,怎样进行构段,有哪些方式呢?如《莫高窟》一文,无论是写彩塑还是壁画,作者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和点面结合的特点。这样的语段很有代表性,可让学生仿照着写一段话,介绍动物园的动物、小卖部的商品、博物馆的展品等。有些课文的语段是按先后顺序线状展开的,如《石榴》中对于果实成熟过程的描写;有些课文的语段是分角度平行展开的,如《“东方之珠”》中的夜景分为港湾里和马路上两个角度来描写;有些课文的语段层层推进;有些课文的语段大开大合。教者都要准确地把握其特点,巧妙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规律,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到了高年级,要更多地对表达顺序、表达策略、篇章结构进行练习。比如《音乐之都维也纳》就紧紧围绕“音乐之都”的称号,从四个方面进行充分说明。教者不妨以学校或家乡为素材,要求学生说出其特点,然后再要求学生围绕特点列出几个要点来,通过这样的迁移练习,教会学生一种谋篇的策略。当学生列出的要点与所要表现的特点不符,或逻辑混乱时,还可以适时地训练学生表达的逻辑性。

三、 实践活动要基于对文本特点的考量

入选教材的文本在思想内容和表达策略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样是写景,有的是按作者游踪行文,有的是集中一个特点多角度表现,有的是详略结合,全方位介绍。同理,记事的、状物的、说理的文章,其框架与线索、手法与技巧都有共性,也有个性。比如《钱学森》一文就用了倒叙这一独特的叙述顺序,《大江保卫战》在选材上采用了群像与典型形象结合的策略。教者可以相机安排习作任务,尝试在习作中运用阅读课上学到的篇章结构、表达顺序、描查重复率法来进行训练。
基于对编写意图、学段要求、文本特点的考虑,进行读写结合时,有哪些具体的策略呢?
策略一:想象补白
这种策略时常运用于诗词教学中。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留白”的部分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去丰富、扩展。而诗歌选文的课后练习往往有实践性要求,如《江雪》《望洞庭》《清平乐·村居》等都提出“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想象补白要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要符合文本的主旨、基调等。
策略二:提纲挈领
想象补白培养的是细致描摹的能力,提纲挈领培养的则是概括凝练的能力。比如,《诺贝尔》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航天飞机》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关于航天飞机的知识都渗透在故事当中,要求学生为航天飞机写自我介绍,这就需要教者在指导学生筛选信息,培养其概括能力上下工夫。
策略三:依葫芦画瓢
这是一种紧密依托文本进行的实践策略,即仿照文中的句式或表现手法,就地取材加以运用。如《秦兵马俑》中兵马俑各异的神态,《莫高窟》中飞天的千姿百态,都可以依照文中语句拓展描摹。在模仿、运用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语言也进行了积累和内化。
策略四:移花接木
这种策略是对阅读中学到的表达策略加以迁移运用,让教材发挥更广泛的引路作用。如《秋天》这首现代诗写尽了秋天田野、果园的特有气息,贴切的比喻与拟人策略的使用,使得诗歌描写生动、画面丰富,可以让学生用这样的写法写写春天或夏天。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要学生将园中景物的写法迁移到园中人身上,用“愿意怎样就怎样”的独特表达方式去说说园中的作者是如何生活的,在运用中习得课文的描写策略。
当然,以读促写,时机的安排也很重要。有些实践活动可安排在阅读课内进行,可称之为“嵌入式”,适用于句子和语段的练习,且需要表达的内容紧扣文本,与之浑然一体;还有些实践活动就要放在阅读课之外,与习作、课后练习等结合,可称之为“伴生式”,适用于表达的内容与文本无关,或篇幅较长,需要充足时间的练习。
(责编 刘宇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