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文化软实力 >探究定海文化礼堂打造四大主题馆

探究定海文化礼堂打造四大主题馆

收藏本文 2024-01-03 点赞:6346 浏览:222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春风荡漾的海上古城,文化礼堂呈现一派新景象。
舟山市定海区文化礼堂建设注重在“特”字上用功。一村一品,彰显个性,在挖掘和梳理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致力打造四大主题馆,充分显示海洋历史文化的特色。
立足“农”家之乐,打造农耕文化主题馆
定海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马岙等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们已在定海农耕渔牧,繁衍生息。
双桥街道桥头施社区、金塘镇柳行社区等打造了“乡村记忆馆”。他们挖掘了历史悠久、富有代表性的农耕文化,展示由当地村民自发捐展的体现农耕历史和生活原貌的物品,成为当地乡土符号和记忆的好地方。
《礼记·乐记》记载:“礼节民心,乐和民生。”“礼”是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定海充分发挥文化礼堂的传承教化功能,专门邀请了礼仪专家指导。各文化礼堂针对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及传统礼仪,结合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们的节日”和特定时节,解读节日的由来,相继开展了开蒙礼、成人礼、新人礼、敬老礼等礼仪活动,让村民在传统庄重的仪式中净化心灵,铭刻记忆,增进幸福感。
2014年1月15日,双桥街道南山社区的39对金婚老人手牵着手,在相互搀扶中缓缓走进文化礼堂,上台拍金婚照片。“新娘”统一佩戴红花,有的老人还化了淡淡的妆容,精神而端庄。“新郎”都穿戴一新,用老人们自己的话说,这身行头是自己最满意的。“想当年,我和老伴只是拍了一张合照,然后给我们发了一个本子,就算结婚了,也没有摆什么喜酒,更甭提什么隆重的庆祝仪式了。”69岁的陈根娣和老伴已经结婚52年了,参加这次金婚庆典对于二老来说,是圆了多年未实现的梦想。
“能来参加这样的‘婚礼’,我很幸福!”董阿后和老伴董小妹结婚58年了,董小妹7年前因为中风导致下半身瘫痪。这几年来,董阿后每天都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伴。整场庆典中,这对老人始终微笑地聊着天,有时默默地看一眼对方。
“谢谢你!”当主持人询问几位金婚老人此刻最想对老伴说什么时,老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感谢对方,以此来表达对老伴的浓情厚意。
立足“渔”民之乡,打造“渔”文化主题馆
悠远的渔业历史、丰富的民俗文化、多彩的礼仪习俗,这些构成了定海文化礼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小沙街道滨海社区和白泉镇小展社区等打造了文化礼堂“渔俗陈列馆”。他们以实物、图片为主要形式,把特色船模、渔民画、沙雕作品、贝雕工艺样品、渔业网具等舟山传统海洋文化和渔民技艺上墙入栏,把造船、开洋、谢洋、祭海等生产习俗以及渔家号子、四季渔歌等渔俗文化融入其中。
在北蝉乡小展社区,网刀、沙剪、钩锂……年代久远的渔具静静地陈列在文化礼堂,诉说着自古以来与海的亲密。小展社区有800多年的渔业历史,听说要搞文化礼堂,村民们都很起劲。老渔民朱贤伟三天两头找社区提倡议,他说一定要把展现渔民风俗文化的老底子东西放进文化礼堂,保存传递下去。
定海区小沙街道滨海社区毛峙村是个百年老渔村。毛峙村抓住文化礼堂建设契机,在原毛峙电影院基础上,经过修缮改建成了可同时容纳300余人观看表演的文化大礼堂,充分利用礼堂空间建设了独具特色的毛峙渔俗陈列馆,将拖虾柱、圆浮子、渔网、蟹笼等不同类型的56件渔具收集陈列,并在陈列馆走廊辟制了一条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渔俗画廊,“沙雕兄弟”张伟康、张永康创作的反映毛峙码头渔业交易盛况的沙雕作品展示其间。青年作家孙和军利用业余时间将渔村多年来的历史变迁、渔业文化编写成册,供人阅览。根据原有船只按比例缩小制作的8只渔船模型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这是定海区首个完全体现渔文化特色的农渔村文化礼堂。
毛峙渔村常年有渔船靠泊码头,装卸鱼货,好不热闹。2013年12月10日,码头泊满了船,渔民们围在船头翘首看舟山民间舞蹈“金钱铜棍舞”。这是一支由业余爱好者组成的舞蹈队,队员们身穿鲜艳的演出服,双手舞着两根彩色长棍,在码头船边就地舞开,配上丝竹管弦,别提有多热闹了。
阵阵掌声中,文化志愿者应彩虹又唱着越剧《送花楼会》出场了,喧闹的码头一下安静下来。
眼前的表演,是滨海社区文化礼堂的日常活动内容之

一、只不过把舞台搬到了海上,船头、码头都成了看台。

节目一个定海文化礼堂打造四大主题馆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接着一个,快板还没唱完,众渔民手中早接过了一本本崭新的书册。有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解读,也有很多介绍舟山风貌的书籍、杂志。渔民赵勇翻开一本《定海民间故事》高兴地说:“文化礼堂建到海上好事多。在船上很多时候都空着,没事做,现在有这么多书看,当然高兴啦!”
在定海,像毛峙这样的渔村,很多村民或捕鱼,或开运输船,常年漂泊在外。“渔民常年在船上,精神生活比较贫乏。我们尝试通过送宣讲、送文艺、送书籍的形式,把文化礼堂延伸到海上,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定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曾莉群说。
立足非遗之“花”,打造非遗文化主题馆
日前,民俗艺术馆在定海中大街开馆,文化礼堂各种民俗文化表演热闹非凡。老街,舟山锣鼓、跳蚤舞、渔工号子、翁洲走书这些舟山非遗项目,一个不落地连番上演。罗阿姨来自双桥街道腰鼓队,自己打腰鼓刚下场,马上聚精会神地听起了翁洲走书。她说,平常这些非遗集中表演可不大碰得到,这次文化礼堂搭起了台,要好好看看。
一张巴掌大的红纸,在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包三毛手里灵巧地转来转去,不一会儿工夫,红纸竟变成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包三毛这手撕纸绝活让人看得目瞪口呆,惊讶不已。
新春时节,新开馆的民俗艺术馆馆区外墙,系挂着一圈彩灯谜,馆内陈列着不少青铜器、瓷器和古动物化石等。通过这些展示和馆里的展品、展板,使人们更清楚更深切地了解舟山悠久的历史和底蕴深厚的非遗文化,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定海白泉镇金山社区文化礼堂挖掘了舟山锣鼓发源地资源,开设舟山锣鼓陈列馆,举行舟山锣鼓、舞龙舞狮、跳蚤舞等非遗项目的展演与传承;柯梅社区文化礼堂的民俗陈列馆则展示了高跷、腰鼓等非遗文化,使海岛的古老文化传统以非遗的形式得以展示和传承。金塘镇柳行社区占地50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可容纳500人以上,每月至少有两场活动。文化礼堂内有占地150平方米的学堂,还有柳行民俗陈列馆,展示着村民捐献的老物件—明清时期的古家具、麻线车等生活用具。村民们说,来到这里能多长见识。
干镇新建社区依托“戏剧谷”艺术品牌,在文化礼堂设置“戏剧长廊”,突出“木偶戏”等戏剧元素,将文化礼堂打造成为具有戏剧表演、交流、采风和培训、展览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公共文化场所。
立足和谐之“美”,打造和谐文化主题馆
接地气、讲和美是农渔村文化礼堂的一大特点。定海的文化礼堂内设置了极具特色的公民素质讲习所,作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讲习所讲什么、怎么讲、谁来讲?他们的做法是围绕道德、责任、法制、政策等,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分层分类,运用微型课堂,开展微故事、微文艺、微科学等微讲座。依托区、乡镇街道、社区共430余人组成的公民素质教育讲师团,进行亲切生动的宣讲。
57岁的罗爱素,是双桥镇草根讲师团的成员。她有一项绝活,能把身边的事编成快板,通过说唱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文明行为。
双桥文化礼堂的公民素质讲习所,重点围绕“微课堂”做文章。讲习所里上课,一节课不超过20分钟,内容深入浅出,有的用快书歌颂新区建设,有的传授与百姓关系密切的医保、困难群体补助等知识。一堂课听下来,村民们时而哈哈大笑,时而耐心做笔记,掌声不断。
退休教师顾为干揣着一叠剪报在村里走街串户,跟村民热络地打着招呼。村民周龙海说:“顾老师他们来讲课,讲的是舟山新区的新事新风、公民的文明道德,使阿拉对新区更了解,生活也更有信心了。”
镇党委委员戴惠萍认为,“微课堂”之所以受欢迎,在于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文化礼堂内设置公民素质讲习所让宣讲少了‘拖沓、说教、空泛’,多了‘平实、易懂、亲切’。”
盐仓街道虹桥社区积极组织“双拥”活动,展现出军民共建、鱼水情深的和谐场景。岑港街道桃夭门社区则以“美丽传说、和谐生活”为主题,展示了新老居民共同建设和谐家园的动人情景。
在金塘镇柳行社区,文化礼堂里陈列着好几位金塘企业家的事迹图照。柳行社区书记叶国耀说,文化礼堂展示了金塘人拼搏进取、自强争先的精神。
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初动,20多岁的叶国耀随着乡亲去了北京。那时在北京,金塘人做装修很成功。“北京第一百货”、“燕莎购物”这些大商场的装修都是金塘人参与做的。“把他们的奋斗历程放到文化礼堂里,给现在的年轻人以激励。”叶国耀说。
金塘镇党委委员谢益洪说,文化礼堂不但为农渔民怎么写作,而且成为外来打工者的精神家园。西堠社区有30多家螺杆企业,近5000外来人口。文化礼堂拓出20定海文化礼堂打造四大主题馆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00多平方米的广场,放露天电影,搞各种文体活动,让新—代打工者找到归属感。
老百姓、企业家、打工者……借着建设文化礼堂的契机,为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无数人把心连在了一起,团结和谐,拼搏奋进,建设着共同的精神家园!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