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物流 >> 物流管理 >探究我国应急物流建设状况与策略倡议

探究我国应急物流建设状况与策略倡议

收藏本文 2024-04-14 点赞:16771 浏览:721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对于应急物流,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一些理由,影响了应急物流的建设,在突发性事件下,还不能很好地完成应急物资的调度和配送工作。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理由,对应急物流的建设提出若干意见和倡议。
【关键词】应急物流 体系建设

一、应急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应急物流指的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进一步来说,应急物流指的是“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近些年由于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日益频发,应急物流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企业和学术界也对应急物流给与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除具有一般物流的特点外,应急物流还有如下特点:
(1)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这是应急物流区别于一般物流的最明显的特征。这一特征对应急物流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短时间内,将急需物资运送到事发地点。而对于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来说,事发地的交通、天气等因素通常更为复杂,也是对应急物流体系的一个极大考验。同时,应急物流的不可预知性,也对时间约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由于突发性的事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应急物流的需求在地域、时间、类别和数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随机性。如2002年SARS期间,对医疗物资的需求大大增加;2008年512地震期间,灾区对抗震救灾物资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都体现了这一点。
(3)弱经济性。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使用和维护,带有典型的公共怎么写作的特点,不仅需要企业与市场,也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从物流的效益角度来论,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应急物流是纯消费性的行为,并不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二、我国应急物流建设存在的理由

(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应急物流对于仓储和运输都有着较大的需求。而我国目前对于大型仓储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仍比较迟滞,全国只在十个城市设置了急救物资储备库,符合标准的仓储设施仍旧供不应求。仓储设施的不足也导致应急物资储备的不足,品种单一。同时,我国在航空、铁路、公路以及水路等方面的交通设施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运输组织衔接不畅。尤其在中西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由于往往处于山区或者地广人稀,交通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紧急状况下大批量物资的快速运输要求,容易造成类似时大批救灾物资难以运到灾区一线的情况。
(2)相关组织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国对应急物流的重视和建设时间较短,目前我国对于应急物流的相关组织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系统性和制度性保障。一般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在危机发生时,由政府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应急物资的调度和分配。各级政府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机的联动,造成了效率较低、成本偏高、不可持续的现象。缺乏统一的应急预案,也容易导致在灾害发生初期的混乱,延误宝贵的救灾时间。
(3)应急物流建设的信息化程度低。应急物资的采购、仓储、运输、调度、分发以及流程管理,都需要加大信息化程度,以提我国应急物流建设状况及策略倡议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高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效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物流建设的重要支撑。然而我国目前在应急物流方面信息化程度不高,各环节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支撑和衔接,缺乏全国统一的应急物流信息发布和共享的信息平台,也影响了救灾过程中物资调度的效率,难以有效满足紧急状态下的需求。
(4)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目前国内尚没有专门的关于应急状态下交通维护、设备征用、物资调度、权责定位、程序保证等方面的法律,极易造成无法可依的状况,影响应急物流建设的完善程度。

三、加强我国应急物流建设的倡议

(一)建立完善的应急物流组织指挥机制

健全的制度是应急物流有效展开的保障。由于应急物流的弱经济性,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参与。在国家层面,建立统筹全国应急物流建设和实施的机构,协调有关部门、各地政府、相关企业、社会机构等多种角色类型,建立完善的应急保障预案,明确权责,充分估计各种情况,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保持有效的管理和调度;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协调管理机构,保证在平时建设和灾害发生时的及时响应。

(二)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运输网络的流畅程度、应急物资仓储设施配置的合理状况、应急物资数量和品类的合理情况,在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前述应急物流的特点决定了在应急物流体系中运输环节的重要性,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所需要的物资快速高效的运到目的地,是必须要解决的重要理由。应该加大运输网络的构建,尤其在薄弱环节加强投资和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完善航空、铁路、水路和公路等多样式、立体化运输网络,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安排,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后,应急物资“有路可走”。

(三)加大技术投入,提升应急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应急物流的信息系统建设,应涵盖应急物资的采购、仓储、运输和配送的所有环节,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应急物资的有效管理和及时备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物资利用的效率,实现物尽其用。在应急物流体系内部,信息系统需实现各相关参与单位的信息共享和及时追踪,提升体系内沟通效率和物资调度流畅度;同时,应急物流的信息系统还应是对公众和社会的信息发布平台和反馈渠道,保证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专门的有关应急物流的法律制度,实现应急物流建设的有法可依。包括行业层面的产业法规、建设法规,管理层面的管理法规、企业动员法规、权责归属法规,操作层面的流程规定、标准规范和信息建设等维度,从法理层面保障应急物流的建设和施行。
参考文献:
[1]刘小艳.我国应急物流目前状况及体系构建初探[J].特区经济,2010,(02).
[2]耿鹏.突发时间下的应急物流系统[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