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图书馆 >> 文献类型 >简论让图书馆“云”起来

简论让图书馆“云”起来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12995 浏览:5709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这个数字时代,图书馆总是保持着它古老的步调。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在移动设备上阅读书籍,但这种潮流在图书馆里却很少看得到踪迹。
图书馆依旧越建越大,为的是容纳更多的纸质图书。读者的借书方式也没有多大改善:提前在图书馆的网站上搜索自己想要的书是否在架,接着出门来到这家图书馆借走一本。不走运的话,你需要为不同的书穿梭在不同的图书馆之间,手上或许还攥着好几家图书馆的借阅证。
这种局面不是不可以转变。关键的地方在于,如何设法让新技术为这个古老的行业所接受。
2012年起,3M公司在美国100多家图书馆部署“云图书管怎么写作系统”(3M Cloud Library),希望能把电子书的革命带到图书馆中,让借阅电子书也能像购写电子书一样方便。
在这个平台上,读者可以下载书籍到任何自己想要的移动设备上。他们用一个便可登陆3M云图书馆平台,只要是部署了3M云图书馆系统的图书馆,都可以默认这名读者的3M成为图书馆的云借阅。换句话说,一个3M就可以让读者在不同的图书馆之间寻找需要的图书—并且无需步行。
每一名读者可以关联六个设备,你在任意一个设备上下载的图书,也会同时出现在其他关联设备上。目前,相关的应用支持Android、iOS等主流移动操作系统。当这些电子书达到借阅的时间期限,也会自动从所有的终端设备上“消失”,无法继续阅读。
Jim McCluskey是Sno-Isle图书馆的图书拓展经理助理,Sno-Isle是美国西北部地区第一个采用3M云图书馆怎么写作的图书馆。现在Jim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在当地的图书馆的3M搜索终端上为人们演示这项新的技术,并且指导人们如何在自己的移动设备上下载App来完成这些操作。“来观摩的人群总能把大厅都挤得满满的。”McCluskey说。
美国此前并非没有部署过图书馆电子订阅系统。一家叫Overdrive的公司一度垄断过这个市场,不过它的应用体验却不那么友好。比如读者登陆图书馆界面后,还需要第二次转接,在Overdrive的平台上完成电子书下载,并且需要通过Overdrive的重新登陆。
很大程度上,即便在电子书的销售数量已经超过实体书籍的美国(这是一个来自亚马逊的统计数据),也因为这个理由,图书馆的电子借阅一直无法推广起 来。
皮尤研究中心互联网与美国生活项目研究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有82%的图书馆提供电子书资源,但它们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利用。在被调查的3000人中,只有12%在这一年中下载了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根据《图书馆杂志》2010年关于电子书在美国公共图书馆普及程度的调查显示,76%的读者认为电子书借阅的界面让他们感到很困惑,不得不放弃。与此同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却必须得花大量的时间用在技术支持上。
“目前,电子资源的采购只占到图书馆总预算的5%至10%,根据我们的预测,将来五年,这一比重将达到40%至50%。由于市场演变迅速,图书馆急需基于云技术的平台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阅读习惯的变化。”3M中国安全及标识事业部总监沈宁这样解释3M进入云图书馆技术研究的理由。
在中国,3M也有打算让云图书馆系统与本地图书馆进行合作,它取决于各方的协商是否顺利。3M在三年前开始云图书馆研究时,就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与美国的多家图书馆沟通,研究用户体验。
软件界面是他们要解决的首要理由。读者在借书时通常会经历这样几个步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骤:登录图书馆界面,查询图书,看看自己想要的图书在不在架,最后再选择借阅。3M采取的办法是,与图书馆原有的查询终端界面进行整合,当读者在查询纸质书本的同时,旁边就会同步出现电子资源副本的状态,而不是像Overdrive所做的那样,将纸质书和电子书分离在两个界面上。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3M与每一家图书馆进行写作化的对接。每一家图书馆的后台系统都不一样,就好像一个个不同的电器插头,而3M必须为这些插头写作接口。如此一来,通过3M平台搜索图书时,便能得到与使用图书馆里的查询终端一致的感受。
“试想一下,我们去图书馆时,可能并没有明确的目的,知道自己要借哪一本书,我们希望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找到一本好书,因而,那种必须一字不差的搜索方式必定是行不通的。”3M图书馆系统部业务经理郭蓉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Sno-Isle图书馆市场专员Deborah Tahara这样定义3M和Overdrive的区别,“3M的优势在于更便捷,对于读者来说,不再像Overdrive那样需要非常复杂的步骤才能找到并且成功借阅自己想要的书籍。”
Tahara认为,就市场接受程度而言,3M的策略是一种突破。图书馆需要自己的电子借阅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具有吸引力,并且没有太高的技术操作要求。
过去Overdrive并没有融入“云”的概念,而在3M系统上,你通过诸如iPad这样的设备在电子书上所做的书签,可以反映在其他关联设备上。
2012年,3M投资了德国的Txtr公司。成立于2008年的Txtr一直在发展电子阅读的技术平台。“图书馆必须准备好接受新的技术来满足市场需求。”Txtr首席商业官Thomas Leliveld说。Txtr还为3M开发了基于安卓系统的App应用。
图书馆部署电子借阅系统的另外一个动力,是可以更科学地搜集和使用数据。3M的系统会定期向图书馆发送报告,整理出读者的翻阅历史和阅读习惯,为图书馆购书给出参考。
就图书馆而言,这是电子书相比纸质书的一大优势。因为纸质书只要还回来,就会被放在书架上,没有人明确知道它被翻过或者被仔细阅读过几次。数据系统做得好一些的图书馆,也许可以粗略统计哪些书被借出去过几次,但也仅此而已。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经常感到委屈:他们确实花了很多钱写书,可总还有读者抱怨想要的书借不到,或者既有的书籍不适合自己的口味。而有了数字阅读的详尽报告,图书馆就有了更明确的购书方向。
如果还是有找不到的书,读者也可以在网上递交申请,以便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想办法写进更多的书。在美国,图书馆怎么写作的人群数量以及借阅图书量越多,获得的政府资助也就越多,这让图书馆在改善读者体验上有了更现实的动力。
就像销售电子书给图书行业带来的转变一样,如果电子书借阅逐渐流行起来,在未来恐怕也会给图书馆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新的游戏规则。
3M云中图书馆是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系统完全对接的平台。3M把这个技术称为“交钥匙工程”(Turnkey)—它就像图书馆的管家一样,把出版商、后台维护、技术支持、数据管理、读者体验等所有工作都包办了。
在这个系统出现之后,图书馆和出版商之间实际上出现了一个中间平台。3M希望出现的是这样一种模式:出版社将电子书放到这一平台上,并且向3M收取版权费用;而图书馆可以获得的最大好处是,它免去了与一家家出版社谈判购写电子书版权的麻烦,只需要向3M支付相关费用。
3M在图书馆怎么写作领域其实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了。我们今天在图书馆里常见的图书条形码、防盗门等等都是3M的发明。3M的自动材料处理器帮助图书馆录入被归还的物品并进行分类,RFID系统帮助图书馆追踪图书,自动还书系统能让读者更快地借还书。
不过3M在电子书借阅领域的新生意,是否能够获得出版社和图书馆的普遍双重认同,还取决于它能否建立一个足够健康的产业环境,让各方都能从中获利。目前3M云图书馆平台上已经集合了来自300家出版社的30多万册书,这一数字仅仅是Overdrive的一半。所以即便是一些已经接受了3M云图书馆系统的图书馆,也没有淘汰Overdrive的系统。
一些出版商的确正在严肃考虑电子书的借阅市场。兰登书屋较早就已经认识到,图书馆是发掘和推广新书的一个重要渠道,它们发现,在图书馆内的借阅习惯可以很明显地反映到图书的销售数据上。
出版社(2011年并购了兰登)在过去的很多年中,都对电子书借阅的概念极为排斥,它们让图书馆“云”起来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认为这会损害到图书销售的利益。但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也开始尝试与3M合作。它们首先在纽约进行了初步运营,随后纽约公共图书馆与3M的合作不断有良好反馈传来,也开始将自己部分的电子书资源放在3M的云平台上。但要让这家世界最大的出版社与3M全面合作,将所有电子书的“借阅版权”销售给3M,恐怕还需要一个不短的制定规则、平衡利益的时间。
电子借阅的最大受益方可能是图书读者。“我们的愿望是让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借到世界各地图书馆的书籍。”郭蓉说。可操作起来,仍有很大的障碍需要克服。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出版商,同一本书的版权也有地域的区分和限制,尤其是涉及到语言的问 题。
“我们还在适应这其中的游戏规则。我们意识到,相关的推广人员不仅应该熟悉出版行业,也应了解图书馆这个领域。”3M云图书馆的市场经理Tom Mercer说。
3M也正在试图与亚马逊开展合作。目前3M有自己的电子书阅读终端,但在所支持的阅读设备中,还不包括亚马逊的的Kindle。这与亚马逊在电子书领域的领先地位有着直接关系。
如果3M的系统能与Kindle兼容,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目前尽管3M并不打算进入消费市场、而只是专注于图书馆领域,但因为亚马逊也有自己的电子书借阅怎么写作,所以双方的谈判不会那么简单,它们恐怕需要摸索特有的合作模式。
在美国,已经使用3M云怎么写作的图书馆,其电子书的采购数量有了10%至30%的增长。这是一个好消息,它至少表明,在历史悠久的、以公益和传播知识为主的图书馆行业,一些变革也正在悄悄发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