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文字学 >关于先秦儒家人物品评语言艺术

关于先秦儒家人物品评语言艺术

收藏本文 2024-02-15 点赞:13765 浏览:590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先秦儒家的人物品评不同于魏晋之时的人物鉴识,如果说后者偏重艺术感性的话,那前者则更多是注重实用理性了。作为先秦时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先秦儒家的人物品评也同样具有其独特的语言艺术。既有崇尚质实的一面,又有重视文饰的特点。尚实使其具有简约风格,重文又使其具有生动特色。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人物品评 语言艺术
提起人物品评,我们往往想到的是魏晋时期的鉴识风气。然而,人物品评早在先秦之时便已发展成一种文化现象,其中尤以先秦儒家的人物品评为典型。
先秦时期儒家的人物品评除了具有人物品评的共性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独特性。首先,先秦儒家人物品评较为理性,对算命等方术很少言及。这主要是由先秦儒家学者的自身思想决定的。当时,社会上预测他人命运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例如,“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左传·文公元年》)又《国语·晋语八》中记载:“杨食我生,叔向之母闻之,往,及堂,闻其号也,乃还,曰:‘其声,豺狼之声,终灭羊舌氏之宗者,必是子也?’”诸如此类的预测,并不鲜见。先秦儒家保持对此种品评的远离,与他们对“命”的看法不无关系。“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先秦儒家对“命”大多采取敬畏的态度,但并不会去预测,而是以“修身以俟之”(《孟子·尽心上》)的态度去对待。傅斯年说:“君子唯有敬德以祈天之永命,修身以俟天命之至也。此为儒家思想之核心,亦为非宗教的道德思想所必趋。”[1]因此,先秦儒家学者们主张力求当下的有为,而不致难测的命运。其次,先秦儒家的人物品评的自身目的性较强。春秋战国之时,百家争鸣,各执一端以著书立说,儒家也未曾超然于外。因此,儒家经典中的人物品评,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他们宣传自身思想的工具,在对人的品评中常体现出自家偏向。因为这一缘故,先秦儒家人物品评也就染上了很多自身色彩。“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诸如此类,均体现出儒家自身的思想倾向,即对道德的肯定和对礼法的遵从。也正因为上面两种理由,先秦儒家的人物品评也就颇为注重现实实用性,这种特点也成为先秦人物品评与魏晋人物品鉴的最大不同之处。
作为人物品评的表现形式,品评语言本身也表现出了先秦儒家一定的思想倾向。孔子说:“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但也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内实与外饰兼重的思想使得先秦儒家在注重语言内容的基础上,还较为注意对语言的修饰。先秦儒家对人物的品评语也因而具有一些自身的特色。

一、质实简约又具抒情性

先秦儒家重内在之质,相对于外在的言辞,更注重人内在的德行,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阳货》)无论是孟子所推的仁义之途,还是荀子阐发的礼治思想,在个体的人身上,也都是对个体内在之质的要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其核心精神都固守其位,没有舍本逐末去过分关注外在言辞或容服的修饰。
这种重内在之质的思想一方面影响了人物品评的标准,另一方面,也使得先秦儒家对他人的评语也多为直指质性的直接评论,而不尚雕琢藻饰。因此,先秦儒家的人物品评语也就具有了较为质实的风格特点。例如:
雍也仁而不佞。(《论语·公冶长》)
枨也欲。(《论语·公冶长》)
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子罕》)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孟子·尽心下》)
齐之苏秦、楚之州侯、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荀子·臣道篇》)
诸如此类的句式,大多简明扼要,有一字一词即可寓褒贬的作用。这种简单直先秦儒家人物品评的语言艺术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接的评论一般未加以过多的修辞润色,且多采用判断句式。其中,“(人物)+也+(品评语)”和“(品评语)+哉+(人物)”的句式运用较多。这类句式往往结构固定,形式变化不大,故而语言往往也显得较为质木无文。
但是刘淇在《助字辨略·自序》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2]在这两种品评句式中,“也”字与“哉”字两个虚词的运用也很恰当,这就使得质实的语句中多了些浓重的感彩,更加真切地表现出品评者的态度与倾向。比如“孝哉闵子骞”①一言,本是简单的评语,因为“哉”字却使得此句话多了些浓厚的赞叹之情。又,“小人哉,樊须也”中的“哉”字则使得对樊须的批评之言中多了些责备情感。孟子评价梁惠王,说他“不仁”,而一个“哉”字又增加了语言的抒情性,使得贬斥的味道更加浓厚。因此,直接品评所用的语言虽然具尚质倾向,但也是包涵品评者感情在内的,这也就形成了人物品评语言虽简约但颇具抒情性的风格特征。
我们认为,这种直接而不加修饰的评论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战乱频繁,在这种环境下,学者们及有志之士们想要挽扶澜厦,也就很难缓步慢言。因此,他们往往对那种文过饰非的言语加以排斥,而倾向于采用更加直接甚至犀利的语言。“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正道出了当时背景下士子们的心态。而其中蕴含的抒情性,则表现出儒家学者对世道人心的关怀与忧虑。

二、注重修饰又颇具变化

先秦儒家品评人物之时,也常常会采用一些修辞手法。虽然先秦儒家强调内在实质,但对于修饰也并非完全否定,相反,儒家学者为了宣扬自身主张,还是很重视语言的修辞的。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通过对语言加以修饰,可以使自己的主张得以流传和弘扬。《礼记·表记》亦载孔子之言:“信,辞欲巧。”当然,此处的“巧”并非“巧言令色”之巧,而是情真意切的美巧之言。“君子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巧。不违逆于理,与巧言令色者异也。”[3]因此,在品评人物之时,先秦儒家所作品评语也并非黄苇白茅般的简单判断句,而是有其特殊的修辞手法的。先秦儒家人物品评的语言艺术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论语·宪问》)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於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
以上则是通过双方正反两方面对比,突显二者不同,以阐扬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师与商这一则就是借对子夏与子张的对比评论,说明“过”与“不及”均不合适,以此突显儒家所倡导的“中庸之道”。
先秦儒家对对比手法的采用,使得人物品评语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因为对比使得处于其中的两者形成强烈比较,这种比较表现出来的张力便是其他修辞策略所不具备的。
(三)反问
先秦儒家还经常使用反问手法进行人物的品评。这种评论方式只问不答,但我们可以很明确地从反问句中领会到品评者的真意。反问手法的运用使得品评语言的语气得以加强,表现出更强烈的感彩。例如: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微子》)
在对他人反问的评价中,品评者的观点其实已经很明确了。比如说申枨“焉得刚?”就是说他并非刚直之人,而反问句式的运用则蕴含着对相背观点的诘难与反驳,具有更强的感彩。
另外,先秦儒家还会采用其他一些修辞手法进行人物品评。比如排比,“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种种修辞手段,表现出先秦儒家在语言修饰上并非不加用心。相反,修辞策略的运用却使得人物品评语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综上所述,先秦儒家的人物品评具有其独特的语言艺术。既有崇尚质实的一面,又有重视文饰的特点,这也是与先秦儒家的人物品评思想相关联的。故而所谓“文质彬彬”,并非仅言人物,也是对语言艺术的要求。
注释:
①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将此句翻译为:“闵子骞真是孝顺呀!”
②周时.射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也发展为当时的一种礼仪。男子自幼接受射箭教育,甚至以不善射为耻。《礼记·曲礼下》:“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先秦儒家人物品评的语言艺术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可知射箭在当时的普遍性.
参考文献:
[1]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41.
[2]刘淇,著.章锡琛校注.助字辨略[M].上海:开明书店,1940:1.
[3]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644.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93.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80.
[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03.
[7]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99.
[8]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6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