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消费心理学 >高校辅导员对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对心理辅导工作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28211 浏览:13145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推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高校学生工作所应致力的目标。在校期间,每一位大学生都会遇到学习、恋爱、交友、择业等各方面的理由,相应的伴随着会出现各种心理困惑与烦恼。因此,健全与优化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是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辅导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理由的目前状况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理由是由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的各种压力直接造成的。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社会期望值较高,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定位也较高,相应的大学生所面对的心理压力也较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 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文化的因素,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影响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社会环境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行为是遵照社会规范的,通过与其他人相互作用来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过程。此外,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对大学生来说是无形的社会压力。因此,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校园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校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影响、学生间关系的影响以及校园文化等几方面来影响学生的心理。大学校园中的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使大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比如:教师的授课风格、学生课外活动、友谊关系等等。良好的学校环境就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无形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很好的完善和丰富自我,达到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第三,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 也是终身教师。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思想品质的形成、理想志趣的确立、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言语行为的规范以及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的稳定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态度和策略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的走向。

二、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辅导员要积极开拓工作思路,通过多种途径和策略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推动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提供支持。只有把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才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为高校学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保持良好交流,及时发现理由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积极向上、奋发成才,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且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不太愿意轻易敞开心扉,接纳别人。因此,辅导员老师要经常开展与学生的谈心谈话工作,与大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积极主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从心底里信任辅导员,愿意与辅导员分享自己的心理世界。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烦恼与困惑,在此基础上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疏导不良情绪,尽可能地把学生的心理危机扼杀在萌芽的状态。

2、重视团体辅导,强化人文关怀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要积极组织学生经常性的开展团体辅导活动,以此为契机,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团结合作的意识,让大学生学会在集体活动同分享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提升对自我接纳的同时愿意和集体其他成员分享“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团体辅导活动结束之后,辅导员要及时与学生共同分享内心感受,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会向他人倾述内心的真实感受,强化同学之间的人文关怀精神,进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推动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3、开拓工作思路,坚持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据有关研究表明,人只有在愉快和谐的心灵气氛中、精神状态亢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其才能,做出具有创造性的业绩。辅导员在实践学生工作中要注重不断开拓新思路、新策略,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感教育路径,实现与学生在思想情感上的融洽,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同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情感交流的方式与策略,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情感需求出发,坚持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家庭、教室、寝室及活动场所。不断激发学生的健康心理,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用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转化非正常心理和现象,用情感的力量 鼓励他们从思想深处产生发奋学习的愿望。

4、关注个性发展,团结集体力量

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严重心理危机的现象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具备良好的精神面貌。因此,在工作中,一方面,辅导员要坚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把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主流因素,分对象、分主次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坚持积极团结集体的力量、团结学生当中的先进积极分子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自我怎么写作意识与学生怎么写作学生的意识。
5、积累实战经验,提升专业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能力
辅导员的人格与心态首先应该是积极健康的,在具体的工作中,辅导员应该学会实践反思学生工作的个性案例,分析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共性心理理由,在此前提下,结合大学生的出现个性心理危机的契合点,找出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理由的关键因素,不断积累实战经验教训,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此外,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与相关专业技能,丰富自身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坚持科学、合理的教育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付斌:《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太原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
[2]敬小非等:《班导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 年第13期。
[3]张东伟:《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年第1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