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消费心理学 >试议提高教学“效能”,从“心理”入手

试议提高教学“效能”,从“心理”入手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6995 浏览:2362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学习过程就是心理的活动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需要、意志与智力等因素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状态。所以,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应该善于利用心理知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扫清障碍,优化课堂学习效果。笔者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探索,归纳出以下三点,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科学复习

遗忘是由于记忆得不到强化或是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而减弱的结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每天忘掉相同数量的内容,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数学知识整体性强,知识联系紧密,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复习”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牢固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帮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理由。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多方面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复习计划,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此外,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主体,在课堂中及时了解学情,进行教学设计,针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开展复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复习进度,更好地开展复习课教学。
然而,怎样才能上好数学复习课呢?首先我认为复习课要讲出新意,不能简单重复平时的教学内容,而是要给出新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上要具有新颖性。所谓新颖性是指“旧题新教”,即旧知识以新形势呈现,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探索学习。其次,复习课要教给学生系统化的知识。复习课的教学应当是对知识进行纵向整理、横向沟通,以便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对此,可以将类似的知识归纳到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相互联系,进行理解和记忆。最后,在复习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开“注入式”“满堂灌”。可以采用理由式的复习策略,教师根据复习目标的要求,用一些深思题把复习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深思、研究,然后让一个学生回答,不完全的部分再让其他学生补充,最后由教师将知识归纳成系统。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策略,但无论用什么策略,都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多做归纳、总结,使学生真正地把知识掌握牢固。

二、紧抓“有意注意”,巧借“无意注意”

从心理学角度看,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数学课上,“有意注意”占很大的比重。“有意注意”就是明确目标的注意。目标越明确,注意越持久。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关注,了解课程的重难点,使学生自觉而主动地深思和探究,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有意注意”需要付出较大精力,容易疲劳,长时间的“有意注意”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较难集中。所以,除“有意注意”之外,有效把握使学生印象深刻又不易疲劳的“无意注意”也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学生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基础上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在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的基础上用无意注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发变化,刺激无意注意,比如讲课语调的高低交替;解题过程中的易错处粉笔颜色的变化。设计新颖的教学方式,诱发无意注意,比如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让学生点评教师的教学过程,等等。通过转变教学策略,采用新颖的教学策略刺激学生,从而诱发学生的兴趣,稳定学生的注意。

三、把握“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和重组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理由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从理论上讲,所解决理由的难度过大或过小,学生注意集中的程度都不理想。解决理由的难度过大,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导致注意集中程度不佳;所解决理由的难度过小,学生会感到单调、枯燥,也会导致注意集中程度不佳。只有所解决理由的难度适中,并逐步递增难度,学生注意集中的程度才最高。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力,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发展区的发展。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把握好“最近发展区”呢?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由“特殊到一般”引入“最近发展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高估学生的认知能力,经常表现在教师认为理由容易而学生却感到困难。在教学中如何解决此类理由,其中的一个策略是由“特殊到一般”引入“最近发展区”。以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例,教师在推导P (x ,y )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时,直接推导,繁琐的运算会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公式的内涵。这时候,可以先解决P (-2,4)到直线l:4x+3y+2=0的距离,然后引出一般性的理由,这符合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符合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第二,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引入“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旧知识与新知识相互作用,而产生新知。那么,旧知识怎样向新知识过渡,进而发展认知结构呢?关键在于引入“最近发展区”,让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比如在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知识点中,直接求数列{a }满足a =2,a =3a ,+2 (n∈N*)的通项公式,显然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教师不妨先让学生深思如下两个例题:
例1:数列{a }满足a =2,a =3a +2(n∈N*),求通项公式。
例2:数列{a }满足a =2,a =3a +2 (n∈N*),求通项公式。
理解了这两个例题,对于前面提到的理由,学生就很容易想到解题思路,让学生通过了“最近发展区”,顺利地对新知识进行建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提高教学“效能”,从“心理”入手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生的心理发展虽各具特色,但皆有规律可循。因此,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应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不断调整课堂教学设计,重视学生心理机制的诸多因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