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论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论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收藏本文 2024-03-21 点赞:5809 浏览:1775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中小学教材必选内容,是以形象思维方式表达的艺术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应“巧”字当头:巧借图画,巧借文字,巧借意象的比较与辨微。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培养 形象思维能力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小学教材必选内容。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下文简称“新课标”)“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倡议》推荐古诗词115篇,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40篇。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至今没有固定或统一的模式,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般会关注到诗意的理解、诗情的品味、诗理的感悟等。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指向目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钱学森先生从思维规律的角度把思维分为三种: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其中形象思维是凭借表象或形象进行的思维,主要包括表象、回想、联想、想象、情感等因素。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对表象的培育,对形象的分析和综合、回想、联想、想象能力的培育和对情感的培育。古诗词教学为何要关注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1.语言和思维是辩证统一的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或工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定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新课标”反复强调要发展学生思维,如“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1]等。朱绍禹说:“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同对语文科是工具性学科和思想性学科等的认识一样,这样的认识也是语文科的本质观。”[2]于漪说:“我认为,语言训练既然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那就必定要伴随着思维的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发生。”“学生要学好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必须同时提高思维能力。”[3]

2.古代诗歌的形象特征

“新课标”共推荐古诗词115篇。第一篇是《关雎》,最后一篇是秋瑾的《满江红》,其中唐宋诗词所占比例最大。推荐的古诗词大都文字通俗易懂,音韵和谐,用字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远,最重要的是它们主要用形象来表达,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如李白的《静夜思》,由“明月光”想到“地上霜”,由“明月”想到“故乡”,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刻画的主要是“月”以及隐藏于“月”后面的“游子”的形象,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情达意。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表达的是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但表现出来的依次是“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等诸多形象。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构成四幅独立的画面,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是诗人内在的情感。诗人正是通过“景语”来表现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3.中小学生需要发展形象思维

在中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关注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除了古诗词本身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外,和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也密不可分。人的思维发展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婴儿期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期以具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体形象思维为主,而“小学儿童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分别逐步过渡到以初级抽象逻辑思维和一般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4]“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初级的抽象思维即形式逻辑思维和一般性形象思维已经处于优势地位。”[4]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些特点,一方面为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训练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因此,古诗词教学应指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把这一点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一个目标、一条内在的线索。

二、达标途径:“巧”字当头

那么,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到底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切入点在哪里?笔者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应侧重于对形象的分析和综合、回想、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要“巧”字当头。

1.巧借图画

中国的古诗词大多和画相互依存。有的诗就是用来题画的,而几乎所有的诗都可以为之配上画。在教学中,巧妙借助画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回想、联想、想象能力。
其一,依“诗”想“象”。在学生读诗时,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首先从想个别的单一的“象”开始。如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的形象。如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首先可引导学生想象“菊花”“篱笆”“南山”的形象。这样,可以初步建立起“诗”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可以锻炼学生的回想、联想能力。
其二,为诗配图。在学生联想个别的单一的形象的基础上,试着让学生根据诗意为诗配上完整的图画。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根据内容画《秋思图》;教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让学生根据诗意画《钱塘湖春景图》等。这样,学生必须在联想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其三,为图配诗。不但可以“为诗配图”,也可以“为图配诗”。如一幅有山、水、夕阳、飞鸟的写意画,学生可以联想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也可以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一幅高山密林的写意画,学生可以联想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联想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可以联想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等。
在以上“诗”与“画”的转换中,学生要围绕形象充分调动回想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而且要注意思维的聚合和发散等,这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2.巧借文字

除图画外,在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借助文字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回想、联想、想象能力。
其一,改写。有句的改写,如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改写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淙淙穿行,草木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空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也有整首诗的改写,如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改写为小短文等。其二,添写。添写主要是针对一些留有较大想象空间的诗句,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扩充并描写出来。如周少英老师在教朱熹的《春日》“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一句时,紧紧抓住“新”字,先让学生给“新”字组词,有“崭新”“全新”“焕然一新”等,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无边光景”会有哪些“景象”呢?再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动笔写一写,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各种景象“一时新”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有的同学写道“田野上,草芽儿钻出了他们嫩绿的小脑袋,五颜六色的小花儿调皮地露出了他们的笑脸”;有的同学写道“小溪边,垂柳爆出了新芽,小溪水似乎更清澈了,一群群鸭子尽情地嬉戏着,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庆贺……”。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的“无边光景”,每个同学对“一时新”的感受又各有不同,根据自己对这意象的想象,运用语言进行了画面再创,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诗境”[5]。
其三,续写。续写主要是针对一些故事性较强又含有形象的诗歌。如刘明辉老师在教学《木兰诗》时让学生以《木兰做官》为题续写,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力为木兰设计了曲折而光辉的人生”[6]。
在这里,学生的各种形式的写是建立在原诗基础上的新的创作活动,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创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根据诗歌进行联想、想象,更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对自己积累的表象进行回想、加工、创造,重点训练的是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这对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巧借意象的比较与辨微

在古诗教学中,除了借助于图画和文字对学生的回想、联想、想象能力等进行培养外,也可在意象的比较与辨微中培养学生对形象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其一,同一意象在不同意境中的比较与辨微。中小学阶段所选古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有“月”“鸟”“花”“云”“柳”等。以“月”为例,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月”与“思乡”紧密相连;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月”代表着美好的祝愿,而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月”又成了送信的使者。像这样,将同一意象在不同意境进行比较与辨微,可以锻炼学生对形象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其二,易混意象的比较与辨微。在中小学阶段所选古诗词中,学生容易混淆的意象有“燕”和“雁”、“沙”和“纱”、“峰”和“烽”等。以“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和“雁”来说,虽然读音一样,又都是鸟类,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意象。“燕”是“小燕”,多和春天有关,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而“雁”是“大雁”,多和秋天有关,如“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易混意象放在一起比较,可以锻炼学生对形象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6.
[3]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1.
[4]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51,62.
[5]周少英.以“写”促“悟”,品味“诗情画意”美[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3):139-141.
[6]刘明辉.古诗文阅读也需有创意[J].语文教学通讯,2010,2B:58~59.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淮安市第一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