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戏曲 >阐述皮影艺术和《功夫熊猫2》

阐述皮影艺术和《功夫熊猫2》

收藏本文 2024-03-01 点赞:25787 浏览:1186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皮影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是动画、电影的先驱之一。《功夫熊猫1》让全世界观众认识了一只想要学习功夫的熊猫和他的伙伴们,其续集《功夫熊猫2》再次掀起功夫热潮,并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让不少中国人汗颜美国人居然能把中国元素“玩”得这么好。仅1分50秒剪纸化的3D皮影风格的片头,在90分钟的全片里虽然分量不重却充分展现了皮影艺术的魅力。
以皮制人、以光作影、以卷作本、以影作戏的皮影艺术利用幕布原理,将表演的影子与音乐伴奏、说唱配音联合运用,结合了视听的艺术,成为最早的影视艺术的雏形之一。法国的乔治·萨杜尔在 《电影通史》中,把中国的皮影艺术作为电影的前驱,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艺术、剪纸艺术等都是后来二维动画电影的雏形。皮影艺术不但推动了动画艺术的产生,其成熟、独特的美术风格还成为了非主流动画的创作形式,具有着其他动画形式难以比拟与超越的魅力。
皮影艺术与《功夫熊猫2》的机缘巧合
皮影在四川有着悠久的历史,又被称为“灯影戏”,大多具有汉魏石刻简约淳朴的古韵。清代极盛时分东西两路,东路分布于川东、川北山区,影人形制多为直线造型、刻工精细,形体高约30厘米,以牛皮制成。当地人称作“渭南影子”,是因从陕西渭南传来之故。西路分布于川西成都地区,影人形制受北京皮影影响,高约60厘米。四川皮影所演剧目除历史、神话、传说外,多为谐剧。
由于导演对中国功夫的痴迷,成就了颇具中国风的《功夫熊猫》,也正是《功夫熊猫——盖世武侠》(即《功夫熊猫1》)的大获成功促成了梦工厂动画创作团队的中国之行,以及后来 《功夫熊猫2》续集的制作。
《功夫熊猫2》的艺术总监RaymondZibach 曾说 :“2008年 《功夫熊猫1》上映时,我们的制作团队实际上从没有亲眼见过真正的大熊猫。我们是在网上搜索,来完成这个形象的。”在他们的理解中《功夫熊猫1》的场景是想象的,飘渺的。2008为了制作出更地道的《功夫熊猫2》梦工场动画的创作团队飞抵成都,在熊猫基地、青城山和金沙遗址等地采风。这次采风,使他们邂逅了青城山——故事的主要背景地;邂逅了青城武术的掌门人刘绥滨和太极——故事的卖点;邂逅担担面——影片中的“地气”;邂逅风格独具的青城山西路皮影艺术——提升影片的艺术品位。
皮影艺术在《功夫熊猫2》中的展现
在《功夫熊猫2》影片的开端,梦工厂坐在月球上垂钓的男孩经典Logo便被皮影化的艺术风格取而代之。皮影风格的桃花从利用阴刻手法雕刻的遒劲桃树上,随风飘散化做乌龟大师。它坐在鱼鳞纹弦月上吊起镂花的梦工厂Logo被龙形的祥云卷走拉开故事的序幕。在影片结束后的谢幕动画里,我们再次看到皮影艺术风格的使用——在光影摇曳的氛围中为道来主角阿宝幼年时期的坎坷经历。与片头相呼应的同时,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更加浓郁的中国味儿。
皮影艺术作为《功夫熊猫2》开篇的总体美术风格,保留了皮影最原始的造型艺术,借鉴了皮影阳刻和阴刻的雕刻处理技法;充分模拟表现“光”和“影”千变万化的自然感染力;视听语言的融入使叙事如行云流水;融入光色利于气氛营造、增强视觉感受和心理暗示;3D数字电脑技术的运用,细致入微的还原皮影艺术真谛,同时简化了原始制作工序。
丰富的层次充分还原“光”、“影”的艺术
传统的皮影表演是在一块白色的幕布后(过去常用纸幕,俗称“影窗”、“亮子”等)加以灯光照射,演员们在幕后操纵按剧情雕刻并安装好活动关节的影人,将其展示给幕前的观众。人偶离光源越近,幕布皮影艺术与《功夫熊猫2》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上的阴影就越模糊;相反,就会显得越清晰,由此产生丰富的影调层次。《功夫熊猫2》中遍布画面的纸张颗粒感,中心光源和四周的暗角,构成了皮影艺术最基本的视觉效果和层次。在第一个镜头中,背景的层次就不下四五层,前层到后层有不同效果的模糊,每个图层都有不同程度的透通,影调丰富细腻,最后还衬以闪烁的模拟光源。皮影戏的原生态视觉感官效果被充分的表现还原。
镜头语言的应用使叙事更加丰富流畅
由于皮影是在一块固定的幕布后进行表演的,又因为它诞生在电影艺术千年之前,镜头语言更是在电影艺术产生一段时期后才被爱森斯坦偶然发现,导致皮影在叙事上缺乏连续性,中场休息也容易打破剧情,使观众抽离故事情境,具有自身不能突破的局限性。
在视听语言中,常用的镜头表现手法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过度常用的策略有:切、叠化、划像、淡入、淡出等。镜头运动有: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功夫熊猫2》充分发挥了动画的视听艺术。
在故事背景的前半段,《功夫熊猫2》主要使用移动镜头,配合物体转场实现镜头调度,这样平缓的镜头移动,偶尔插入皮影式的转场(即镜头内的景物像皮影戏一般从画外下方或左右入画)丰富视觉经验,配以旁白,营造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情景。直到剧情进入到沈王爷发现烟火的黑暗面流畅的运动镜头才被切断,切镜头集中使用在故事的后半段沈王爷的身上,一方面符合故事冲突的突兀感,另一方面衬托沈王爷这一不和谐角色的出现造成剧情的转变。
连续的长镜头和无技巧的剪切是开篇部分最鲜明的镜头语言,它们相互冲突形成反差,又都融于故事情节之中。这样的冲突反差,在皮影戏中是无法实现的,用全景展现故事的背景、气氛营造(描述被使用时)、情绪抽离(沈王爷被驱逐离开时);运用推拉,营造空间的纵深感和层次感,运用移动镜头划出视觉流线和节奏,流畅叙事;近、中、远景不同距离凸显皮影的雕刻造型美,以及角色的体态表情,升华皮影的艺术感染力。
数字电脑技术的应用,使皮影艺术展现新的活力
现在看来,皮影艺术已经不是动画艺术的主流。因为如果想要角色运动起来,每个人物造型都需要设计好关节拆分,裁剪,上色。电脑技术的发明,尤其是3D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对皮影造型艺术的充分理解上,能够轻易模拟出皮影造型,并且省去了不少重复的雕刻劳动。
《功夫熊猫2》 的动画制作团队,不仅从形式上借鉴皮影艺术,还尽可能真实的还原皮影艺术基于牛皮、驴皮媒介的质感,利用素材叠加模拟了制皮的颗粒纹理质感,经过发汗后的透通,就连表演时由于演员手持的不稳定性也成为动画视效团队考量模拟的对象。
对于传统艺术有挚爱的人来说,数字的模拟永远无法媲美经过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缀结等一道道繁复的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皮影。然而正是这繁复的工艺,导致皮影艺术在民间的日益消亡。数字的模拟的皮影虽然缺乏传统制作的触感,但却能够充分模拟表现出皮影的每个细节,3D数字化的皮影动画的形式表现,对于皮影艺术不失为新的传播媒介。
《功夫熊猫2》片头1分50秒的开篇,由于制作手段等因素,没法100%原汁原味的展现皮影艺术,但它应用成熟的3D数码电脑技术,细致入微的模拟皮影造型艺术,丰富的镜头语言叙事,舞台光影构图艺术的融入,情绪化的色彩应用,为皮影艺术增添许多鲜活的元素,这些元素与皮影的融合令皮影艺术焕发了魅力,让这部卖弄中国元素的美国商业动画沉淀了文化韵味的同时又提升其艺术追求。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