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系统工程 >对于组合基于组合小翼与翼梢喷流翼尖涡制约实验设计

对于组合基于组合小翼与翼梢喷流翼尖涡制约实验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3-17 点赞:7231 浏览:2134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论文在对翼梢组合小翼构型以及翼梢喷流制约方式进行比较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小翼与翼梢喷流联合制约翼尖涡的策略,并进行了系统的实验探讨。实验在一个低速直流式风洞中进行,基本模型为NACA0015二元截尖翼型,基于基本翼弦长和自由来流速度定义的雷诺数Re=5.3×104,喷流实验的喷流系数Cμ=0.017,该系数主要表征喷流与自由来流的动量比。利用PIV(粒子成像测速系统)对制约前后的翼尖涡结构及演变历程进行了精细的探讨,模型迎角固定为α=10;利用应变式测力天平探讨了组合小翼构型对升力系数的影响。探讨结果表明:1)组合小翼构型能有效破碎主涡,形成由一系列小涡组成的同向涡系,该涡系在合并历程中产生显著的能量耗散,可有效减小翼尖涡强度。“+0-”构型改善了翼尖部位的局部流动,抑制了翼尖涡产生的下洗流动,使α>4°以后的升力系数稳定增大,最大升力系数增加达12.3%,并使X/C=3截面的涡量峰值减小约67%;2)喷流可加剧涡核摆动,制约涡核位置,对翼尖涡的生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较远场的翼尖涡制约能力较弱。因为喷流作用距离较短,不能像组合小翼一样产生同向涡系,所以不能对远场翼尖涡产生进一步的能量耗散。其中,“向下喷流构型”优于其他构型的制约效果,其涡核法向位移较小,适合用于组合制约方式;3)“+0-”的组合小翼和“向下喷流”的组合构型达到了较好的翼尖涡制约效果,喷流推动了同向涡系内部涡之间的相互作用。当X/C=3时,瞬态涡量峰值的平均值相比单纯的“+0-”构型减小约37%,比基本外形减小约79%。进一步探讨表明,组合构型的制约效果取决于喷流制约能否促使翼尖涡主涡与小涡涡系尽早、尽快的相互作用,主涡涡核的移动方向是关键因素。本探讨兼顾制约效果与可行性,综合了成熟翼尖涡制约方式的优点,为低速飞机翼尖涡制约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新颖有效的思路。关键词:翼尖涡论文流动制约论文翼梢组合小翼论文喷流论文

    摘要3-4

    Abstract4-9

    第1章 引言9-24

    1.1 探讨背景及作用9-11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11-21

    1.2.1 基于舵面(扰流片)的制约方式12-18

    1.2.2 基于喷流的制约方式18-20

    1.2.3 翼尖涡探讨的测量技术概况20-21

    1.3 已有探讨的特点及有着的不足21-23

    1.4 本论文主要探讨内容及各章节摘要23-24

    第2章 实验设备与探讨策略24-37

    2.1 实验设备与模型24-28

    2.1.1 实验设备与仪器24-26

    2.1.2 实验模型26-28

    2.2 测试内容28-31

    2.3 测试策略31-36

    2.3.1 PIV 测试实验31-33

    2.3.2 天平测力实验33-36

    2.4 本章小结36-37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37-86

    3.1 基本翼的翼尖涡结构特性37-42

    3.2 组合小翼对翼尖涡的影响42-49

    3.3 翼梢喷流对翼尖涡的影响49-77

    3.3.1 喷流对翼尖涡速度场及涡量的影响50-67

    3.3.2 喷流对翼尖涡展向、法向切向速度的影响67-73

    3.3.3 喷流对涡核位置的影响73-74

    3.3.4 弦向喷流位置及喷流量影响测试74-77

    3.4 组合小翼与喷流联合制约方式的制约特性77-85

    3.5 本章小结85-86

    第4章 结论86-8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