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新闻学 >有关于接受理论视野中新闻故事化

有关于接受理论视野中新闻故事化

收藏本文 2024-04-07 点赞:5663 浏览:1864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闻故事化具有易读性、贴近性、娱乐性和人情味等特性,备受当今媒体推崇。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审视新闻故事化,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对新闻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传播效果,丰富新闻的表现手法等,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结合接受理论基本观点,提出了新闻故事化的几点表现手法。
【关键词】故事化 接受理论 表现手法
新闻故事化是借鉴文学叙事手法,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它以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为叙述对象,完整再现新闻事件演变的各个环节。由于其注重展现故事情节、反映事件当中的曲折性、挖掘新闻人物内心活动、刻画人物个性等,新闻故事化充满了生活味、人情味和趣味性,读起来有声有色,颇受读者的青睐。当下,越来越多的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推崇这种新闻报道方式,有的甚至专门设置故事新闻版(专栏),以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审视新闻故事化,我们发现,它对新闻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传播效果,丰富新闻的表现手法等,都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以《淮北晨刊》部分新闻故事化作品为例,加以分析论述。

一、从受众本位论分析新闻故事化

接受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受众本位论”,“受众本位论”是新闻故事化受到媒体推崇的理论依据。施拉姆认为,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怎么写作,提供尽可能多的令受众满意的饭菜(讯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总之,受众使用媒介都是基于自己的需求,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①新闻故事化正是在很大程度满足了受众需要,往往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故事化具有易读性。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故事的叙述讲究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娓娓而谈,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新闻故事化与一般新闻报道的区别在于:一般新闻报道只注重新闻事件的结果,而新闻故事化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而且更重视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能增强新闻报道的易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趣味性和人情味。
新闻故事化具有贴近性。快节奏的工作,使普通群众在繁忙的工作后,对丰富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并更倾向于能给他们的精神带来愉悦的快餐文化。新闻故事化恰恰可以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另外,众多新闻故事化关系民生,能够反映平民大众的存活状态,这也为他们的心理提供了慰籍,从而达到心灵的共鸣。
新闻故事化具有娱乐性。娱乐功能是新闻的主要功能之一。在某种作用上,新闻的娱乐化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自然现象”,而故事化是新闻娱乐化表现的载体,新闻故事化是新闻娱乐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②
新闻故事化具有人情味。就是要求写有人情味的故事化新闻,以及写出新闻化故事的人情味。
《淮北晨刊》自2009年起开辟了专门的《新闻·故事》版。2010年3月22日,淮北晨刊以《有一种爱叫无限》为题,报道了朔里矿矿工王明明的家庭故事。王明明夫妇有一个3岁的女儿,但是在她1岁零9个月的时候,患上了恶性脑瘤,医生诊断,孩子最多只能活到5岁。为了给女儿留个念想,通过努力,他们终于走上了央视的神洲大舞台,在舞台上,他们一家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和评委。本来煤矿计划生育政策是允许他们夫妇再生一个的,可王明明说:“我不要,我要把我全部的爱都给予我的女儿,我要陪女儿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孩子太小了,她太可怜了。”这是一篇极具人情味的报道,它写出了伟大的父爱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人读后生出无限感慨,禁不住泪盈满眶。这就是新闻故事化人情味的力量。

二、从传播效果分析新闻故事化

追求好的传播效果,是媒体努力的方向,而受众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之一和重要指向目标,它是新闻事实的寻求者、接受者和新闻价值的评价者,没有受众的积极参与与接受,新闻传播效果就无从谈起。新闻对受众的满足,关键在于必须获得新闻受众的价值认可。
成功的新闻故事化应当是生动的、能打动人的、能感染人的、能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新闻作品。因此,用机敏的眼光去发现新闻线索,以简练、生动、流畅的新闻语言和逻辑清晰的谋篇布局来讲述一个故事,应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
首先要学会“挑着去讲”。人们读报的目的,最主要的是获取信息,要从新闻里或者是资讯里获取信息,而传播信息正是媒体的主要功能。因此,只要是和老百姓贴近的信息,都是我们要传播的内容。除了获取信息,读者读报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消谴。所以新鲜、新奇的事物应该是我们的重要报道对象,受众对新闻越感兴趣,新闻的价值就越大。作为媒体,只有让所刊播的新闻被更多的受众记住、认可、产生共鸣,才能获得最大的宣传效果。
淮北晨刊曾发表过的《称排骨瞬间“狸猫换太子” 肉贩“变魔术”堪比刘谦》《姐妹花:天堂路口送行人》《七旬老人荒山植树十余载 一双手推动绿色希望》等,这些新闻要么在贴近性上亲近读者,要么在趣味上调动读者兴趣,因此受到读者的欢迎。
其次要做到“讲得巧妙”。一是要注意谋篇布局。有了好的故事内容,还必须讲究谋篇布局。首先要给故事一个定位,对故事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有个准确认知和把握。故事基本上有两种:单一型故事和复合型故事。单一型的故事,本身具有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并且有头有尾,十分完整,不乏细节。只要将这个故事展开,就非常有趣、有益,这有点类似通常所说的“事件性报道”。复合型的故事,可以看作一个“大”故事、“总”故事,需要把类似的几个事例集纳、综合在一起,这大多用于综述、专稿、特稿、调查报告等。对故事有了准确定位,亦即对故事的内容、形式、价值有了准确判断,将决定你下一步的写作是否成功。④
都市报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具有交往力、亲和力,要平易近人,不要居高临下,要娓娓而谈,不要官腔官调。所以我们说,新闻故事化的文体是一种“市民体”,这种文体的谋篇布局更符合受众接受的思维规律。“市民体”表现在把“发生在街头巷尾、被广大市民关心的日常事件,构成市民生活的组件,再现都市的生生息息。”的东西报道出来。比如,《孙燕飞:雷锋精神伴我成长》《刑警队两朵灿烂警花》《大孙家有个农民书法家》《周岁患上糖尿病 坚强女孩与病魔抗争14年》等,这些稿件都是我们老百姓比较关心的话题,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很容易吸引读者的眼接受理论视野中的新闻故事化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球。二是要抓住细节描写。我们应尽可能地捕捉新闻故事化中有新意的情节和细节,通过有画面感的描写,细致入微地展现新闻现场,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读者的关注点落在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身上,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主题,增加新闻的被接受度。
细节是新闻中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传神的细节,如一句话、一个细小动作等,往往能触动人的心灵,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我给父亲接“新娘”》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敬了一圈酒,老两口回到主桌。小代端起杯酒,祝他们白头到老,恩爱生活。同桌的亲戚起哄,“该改口了!”小代笑了笑:“那得给改口礼!”这一热闹细节,充满了浓郁的生活味,很能打动人的心灵,读后让人留下隽永印象。
三是要使用个性语言。新闻故事化写作,要注重运用文字的魅力来讲好故事,多用实在的具体的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要学会提炼生活化语言。普通群众的生活语言不仅丰富而且形象生动,有着新鲜生活的质感与润泽,将这些原生态的语言去粗取精后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定会令新闻本身也新鲜可人。另外增添趣味性语言也可给予读者以更多深思空间,从而增加了新闻报道的厚重感,同时也令新闻语言有一种含蓄美。
四是要注重场景描写。《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如何成为顶级记者》中说,一个好的环境描写包括了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觉感受四个部分。在写作中,记者要注重描述,运用各种感觉,将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描写出来,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也就是说,不要直接告诉听众发生了什么,而是要用自己的描写让他们去感觉发生了什么。如《我不想辍学》一稿中,就写到:三间自建的瓦房经过十多年风雨的侵蚀显得有些破旧,屋内陈设简陋,只有几件破旧的家具,唯一值钱的家电便是一台洗衣机。在爬满蜘蛛网、斑驳的墙面上,她和弟弟的多张奖状,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几缕阳光……这些形象的描写,把读者仿佛带回到那个场景中,感受到了新闻主人公家庭的贫困境遇,让人不觉顿生怜悯之情,烘托了新闻的主题。
新闻故事化是因“人”而出彩的。在新闻的诸要素中,新闻人物是主角,是构成新闻的主体。因此在采写新闻故事化时要做到见物见事更要见人,要做到“以人显事,以事衬人”。主要新闻人物是新闻故事的核心,接受理论视野中的新闻故事化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写好他,新闻报道便成功了一半。要选择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人去写,这样读者才会对你的文章产生兴趣,才能让你阐述的观点在他们中间引起反响。写人,需要在性格刻画上下功夫,不能只是单纯地概括性叙述,那样你想要塑造的人物便毫无生气,达不到有血有肉的刻画效果,必须细致传神地描述他的言行、外貌、成长环境等,通过具体事例和事件冲突,展示他的性格。□
参考文献
①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309-310
②孙晓素,《新闻故事化的成因与目前状况》,《新闻前哨》,2005(2)
③李法宝:《新闻传播策略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293
④张聿温,《报道技巧: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军事记者》,2007(11)
(作者单位:淮北日报社)
责编:周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