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小学班主任教育 >教育公平消除社会排斥理论

教育公平消除社会排斥理论

收藏本文 2024-03-22 点赞:13292 浏览:5790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教育公平与消除社会排斥

当前,在中国的教育领域里,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排斥现象。教育公平和社会排斥是相互影响的,社会排斥影响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可以消除社会排斥。教育在实现社会进步和社会团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公平作为基本的人权,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如何消除我国教育领域里的不平等现象,对消除社会排斥、推动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作用。
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是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的原意是大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和,体现在刻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比如,担心移民分享本已属于自己的福利,而刻意加以排斥。目前,社会排斥这个词的含义扩大化,主要是指主流群体在政策法规和社会意识领域对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排斥。在对现实理由的解释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为我们研究社会理由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对已有的社会剥夺、边缘化、社会歧视等概念的深化和丰富。
教育领域里同样存在社会排斥。教育领域里的社会排斥一般来说指的是由于制度上或者是意识上的理由导致某些弱势群体或个人被边缘化,造成在参与社会上普遍认同的教育学习活动中,存在机会上的不平等。

二、社会排斥的相关文献

社会排斥的概念起源于法国,弄清社会排斥理论的来龙去脉,对我们应用这一理论来解决社会理由提供了新的策略。
20世纪50年代,人们喜欢用“社会剥夺”(social deprivation)一词。Townsen(1979)认为,人们因为社会剥夺,而不能享有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生活条件。后来,社会剥夺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向社会文化层面演化,扩展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指人与社会整体的脱离,个人不能有效地参与到他认为的有价值的社会活动中。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发展成为社会排斥理论。我国社会政策学者唐钧(2002)认为,社会排斥是游戏规则造成的,游戏规则要合理和公平,才能惠及每位社会成员。在1997年,英国工党重新执政后,成立的“社会排斥政府办公室”认为,社会排斥是指某些地区或某些人因为收入低、缺乏技能、失业、健康理由等,所发生的理由和现象。李斌(2002)认为,社会排斥是因为国家政策、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等理由造成的,而社会流动性反映的是弱势群体受到社会排斥的程度。社会排斥理论在我国的弱势群体研究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克莱尔(2000)认为,教育领域里的社会排斥给社会带来的损害是长期的和隐性的,最终会危机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

三、社会政策与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与社会政策密切相关。所谓社会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社会组织和政府为了实现其既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在各种社会公共事务方面政策的总和。比如说,教育、住房、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种公共事务方面的政策。如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运动”等,社会政策导致的社会排斥是制造收入差距的元凶之一。在我国上世纪50、60年代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由此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广大的农民工在城市挥洒自己辛勤汗水的同时,却没有取得应得的平等就业资格。
因此,我认为,社会排斥是由于社会政策的制定或变化,某些社会群体被社会边缘化的过程和机制。社会排斥是一个排斥与被排斥的动态过程,处于弱势群体或个人是被排斥的对象和客体,各种正式的社会政策或非正式的制度(包括教育、文化、心理及经济方面的)是社会排斥的支配者和主体。
社会排斥也是游戏规则的缺陷造成的。女作家毕淑敏在文章里介绍的一个游戏给了我深刻的启迪。这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十多个人(不能是3的整数倍),大家在一片空旷的地方随意走动,突然主持人说:每三人围成一组,大家顷刻乱成一团,到处争抢,最后总是有人被甩了出去,孤单无助、落落寡欢、茫然不知所措,接受大家的奚落和惩罚。大家解散之后游戏重新开始,气氛发生微妙变化,曾是一组的三人,固执不肯分开,排斥他人加入,主持人重新宣布,每三人一组,又有人被排除在外,并且通常是原来的那些人。“落单者”定会感到深深的沮丧和愤怒,为什么要把我排斥在外?
社会政策的目标就是修订游戏规则,修订规则的不完善之处,使之更加合理和公平,惠及每一位成员。社会政策就是要代表弱势群体的一方来修订游戏规则,使之更加合理和公平。

四、教育领域里存在社会排斥的理由

1.结构性社会排斥。最突出的当属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与二元结构相对应的一些社会制度,如户籍制度。国家将各种教育资源优先向城市集中,城市和农村不同户籍的孩子在教育环境、师资力量及受教育机会存在着极大的教育不平等。在区域上则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的边缘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教育的不平等,从而形成了“高考移民”、“教育移民”的现象。不仅如此,时至今日,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由于其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也遭遇到种种社会排斥,比如说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但是,农民工在城市中工作,缴纳了各种税收费用,有权力享受到国民待遇,不应该承担不合理的各种额外费用。如果因此影响到学生的教育,把这部分群体排斥在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成果之外,于国于民都将十分有害。
2.制度或政策排斥。今年来的教育产业化改革,增加了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同时,却提高了费用,使得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各种费用,如择校费、赞助费、学费和生活费,这种高收费的制度使得一大批贫困家庭的孩子被排斥在受教育的门槛之外,令人心痛。
3.身体排斥。长期以来,我国残疾人的教育不容乐观,他们受到的教育排斥十分严重。虽然我们的宪法规定“公民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力”,但是现实中却有大量的对疾病学生和残疾学生的教育排斥,比如对携带乙肝病毒学生的排斥等等。对这些学生受教育权力的侵害,会给这些学生带来更大的伤害。
4. 观念排斥。由于观念和习惯看法的影响,对一些所谓的差生和理由学生的排斥也大量存在,我们习惯于把这类群体归结于懒惰、智商低、品质差、性格差等理由而加以排斥,将他们排斥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如广泛存在的分班理由,将学生分为快班和慢班,人为地将他们所受的教育区分开来。人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密切相关,不仅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也会影响他们的性格和对社会的看法,自卑、逆反和反社会,有可能损害他们的一生并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五、解决路径

1.大力缩小城乡差别。针对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结构性排斥,我们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应考虑城乡差异的客观事实,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对落后地区要给予优惠政策和适当倾斜性教育公平消除社会排斥的理论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支持,使农村和城市的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在招生工作上,不允许因为身体、城乡和性别方面的差异,而出现学生被排斥的现象。
2.彻底的免费义务教育。彻底的免费才能使所有的人享有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关系到每个人的素质和发展。可以确保初始阶段的公平,弱者不被社会排斥和边缘化。还要取消以户籍为依据作为义务教育入学的政策,取消户籍与孩子受教育权力的捆绑关系,各地各级政府应该把非户籍人口也纳入到教育怎么写作的范围之内。要完善针对弱势群体孩子的奖学金、助学金计划。向社会说明社会排斥对教育公平的危害,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弱势群体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力,让接受公平教育是天赋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邓玮.社会排斥分析框架下的教育不平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2]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收入差距到消除社会排斥[J].江苏社会科学,2002(3)
[3]周林刚.论社会排斥[J].社会,2004(3)
[4]李斌.社会排斥与中国住房改革制度[J].社会科学研究,002(3)
[5]克莱尔.消除贫困和社会整合:英国的立场[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