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德育教育 >教学文言文路在何方

教学文言文路在何方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32431 浏览:1535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今天听了一节课,课题是《童趣》,感触很深。上课一开始,老师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因为课文不是特别的长,学生又是新接触文言文,所以同学们读的兴致盎然,朗朗书声回荡在教室里,让听课的老师也感染了情趣。老师让学生先自由的读,接着指名朗读,纠正错误后又齐读,又自由的朗读,四五遍读下来,学生们读的差不多了,老师就开始对照课文的注释一字一句的翻译课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到有的学生刚刚还高高抬起的头慢慢的低下去了,坐在后面的学生开始交头接耳开小差了,甚至有的学生打起了盹。老师还在辛苦的一字一句的翻译课文,可是教室里早已没有了刚上课时的热情和兴趣了。这节课的课堂效果就不用说了。长此以往,我担心学生会对文言文失去兴趣,甚至对它产生反感,就更不能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了。
听课到这儿,我在想这可能是我们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文言文时的做法和会遇到的理由,我们的文言文到底该如何去教,让学生如何去学,才能既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积累词语,又能够保持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呢?

一、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位老师在教学中设计的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初一的学生新接触的文言文,反复的朗读可以培养语感,古人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多了以后学生可以大概的知道课文的大意,那么读了以后该怎么去做,这个时候我想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课文的题目是《童趣》,那么你认为“趣”在何处?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有趣啊?学生可以找到很多,比如:“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学生这时候虽然不能准确的翻译,但是肯定可以了解大概:夏天的蚊子真多,夏天蚊子咬人,本来很烦人,但是作者却把它们比作天上一群群白鹤在飞舞,不是很好玩吗?像这样的句子这篇课文里还有很多,如果让学生一一找来,我想课文的翻译也就基本完成了。即使剩下几句,老师稍微的点拨,学生就可以掌握了,让学生在这样的兴趣中学习文言文效果不是会更好吗?现在很多的老师在教教学文言文的路在何方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学文言文的时候,都喜欢按部就班一字一句的给学生翻译,以为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牢固,其不知这些枯燥的讲解早就把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给淹没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文中的有趣之处,去感悟美文中的情怀,给学生一点空间,给学生一些信任,我想学生也许会给我们更多更大的惊喜。

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有些教师片面强调教师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过分强调“字字落实”,咬文嚼字单纯传授知识,在自觉不自觉地满堂灌。而这是最容易让学生在单调而枯燥的灌输中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如果照本宣科,死板僵化,学生就会囫囵吞枣,似是而非。如果忽视情感陶冶,那么经过千百年沉淀的优秀文章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这个时候培养学生对文言的鉴赏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比如“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常想这是一个多么可爱而又有趣的沈复啊,得有什么样的境界,才能够在土堆瓦砾丛草虫蚁中神游,并怡然自得呢?一种平常的景物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像这样的文章,老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够正确加以引导,我想学生可能会有更多的意外收获。所以鉴赏文言文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感知、联想和想象、领悟,把握文言文的意境美,鉴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力。学生经过长期不懈的鉴赏训练,不仅能开拓思想,提高阅读能力,更能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充实自己。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我觉得语文的教学应该是兴趣的教学,鉴赏的教学,审美的教学,文言文犹该如此。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