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实践和

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实践和

收藏本文 2024-04-03 点赞:34287 浏览:15741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思想品德教学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作用,遵循实效性原则和师生互动原则,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引发求知;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归纳总结,巩固训练等环节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添双翼,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新课程下教师的一个有力帮手,成为现代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资源。因此吸收、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已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笔者作为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策略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就这一理由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作用

1.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实现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初中思品课的独特性使思品课在三维目标中,不仅重知识点的掌握、落实,更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与深化及学生态度上的接受,内心的触动和感悟以及自觉提升情感内化为思想情感以及自觉行动。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的德育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转变了过去教师“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语言说教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了一个个声情并茂、知情并重的教学情境展现在课堂中,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中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融入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成长,学会自己去认识道理,形成内在的道德态度,获得道德上的自主感和成长感,让思品课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碰撞、情感共鸣、提升自我的精神殿堂。

2.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实效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长期因循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讲授—板书—讲授”近乎不变的教学辅助手段,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思想品德教学枯燥无味,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将文字、图片、动画、音乐、影像等基本素材综合在一起,图文并茂,声像同举、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引导启发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教学效果肯定优于“粉笔+黑板+嘴巴“的方式。

3.现代信息技术使思想品德课走进生活,贴近社会

集知识性、政策性、时效性于一体和鲜明的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又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之所在。但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师难以走出“课难备、书难教”的困境,而学生也面对“不好学、不想学”的尴尬局面。尽管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时常更新,可读性大大增强,也缩小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但始终跟不上纷繁复杂的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而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后,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方便性、快捷性和资源丰富性的特点,将一些涉及现实中的焦点或敏感理由的新闻报道、纪录片,及反映社会和生活实际的图片、活生生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深思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的事例、视频片断与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走进生活,贴近社会,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策略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新课导入,必定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效果定然不佳。有人这样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有了它,学生就可以积极地汲取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力地提高教学效果。若能较好地运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就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教学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小鬼当家1》中小凯文智斗两笨贼的片段,同学充分感受到小凯文的聪明和智慧,我乘机提问:从影片主人公凯文身上可以学到什么?学生很容易感悟到:凯文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能够用智慧来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我再次提问:同学都想成为像凯文这样的智多星吗?由此很自然导入新课,达到了激趣、导学的双赢效果。

2.创设情境,引发求知

在传统学习环境中,理由通常由教科书呈现或由教师口头提出,由于语言的高度概括性、简约性和间接性,这样的理由提出方式往往无法再现真实的理由情境,也就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机。而信息技术几乎集成了所有传统传播媒介的功能和特点,教师可以运用Powerpoint技术整合声音、视频、图片以及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教学课件,创设出教学目标紧密相扣的学习情境,以疑入境,让学生面对急需解决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世界文化之旅》这课,从教材设计来看,它分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谐的文化乐章”两个部分,对这两部分内容,我借助多媒体,设计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漫步地球村,说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
活动二:听对话,说文化差异→文化有差异,但各民族的文化都存在有价值
活动三:看表演,知文化差异→和谐的文化乐章
活动四:赏古乐新奏,促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和谐相处,谱写世界文化的和谐乐章在这四个活动中,我运用图像文字、影音声光等多种媒体的刺激,充分借助视听优势,创设更生动、逼真的理由情境,如:“从五组同学的文化展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故宫与白宫之间的争吵?” ;“杰克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如果你是杰克,面对这样的问候你会生气吗?你又会有怎样的反应?”;“面对同样的问候语,杰克和我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反应?”;“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奏风格与传统的演奏风格有什么不同?”;“从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待文化差异应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主动深思、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理由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理由的能力。

3.自主探究,合作互动

新课改提出要转变原有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推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应由知识的接受者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由被动的死记硬背的接受学习转变为基于理由解决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而信息技术的普及,不仅让思想品德课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更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创设了平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若干理由,让学生以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或者网上搜集资料对理由广泛讨论和深入的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例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深思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学习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灿烂的中华文化》这课“中华文化的特点、影响”这部分内容时,我事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主题,上网搜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的相关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在此基础上,要求根据自己搜集的中华文化,从中选择一个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事物,说说它的现在和过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这些事物经过了岁月的冲洗,发生了很多变化,却依然能流传?谈谈中华传统文化对我们有何影响?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收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结合中华文化相关知识,引经据典,各抒己见,受益匪浅。教师对学生搜集的资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理由,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作简要评述。这种依托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转变了原有单一、被动的接受模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亲历实践活动,自主选择,动手动脑,探究发现理由,获得直接经验,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又增强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理由的能力。同时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

4.归纳总结,巩固训练

归纳总结是思想品德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一节课中,没有归纳总结是教学上的败笔。使用传统板书进行归纳总结,既费时又费力。而使用信息技术就能弥补这种缺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用图示、表解等显示出来,帮助学生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指导学生认识各知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此外,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把时间跨度较大而且分散在课本各章节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脉络清晰,一目了然,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练习同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总结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练习来进一步巩固知识,学会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思想品德课的练习尤其是选择题和材料题具有文字多的特点。若用传统教学手段,在黑板上抄难以达到当堂巩固新课的目的,而利于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则可利用其容量大的优势解决这一理由。并且在设置课堂练习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编写一些融合现实材料、时政热点、社会理由等内容为一体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分析、解答,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理由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 实效性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但有些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常常追求课件形式的优美,技术运用的充分,如注重图片的大量插入,动画的大量运用,色彩和背景的多变等等,这些形式上的优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但容易忽视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画蛇添足,喧宾夺主。因此信息技术的选择和使用要收到实效,要遵循学生思维规律,把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理由的能力上来;要力求做到时间上有宽度,内容上有深度,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理解、深思、合作交流、激发创新,以使信息技术优势在思想品德课中得到充分发挥。
2. 师生互动原则。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不易解决的理由的,教师仍然要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反客为主,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只是在用机的位置单纯地演示课件,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制约员、解说员、放映员,学生面对屏幕,被动地去接受,成了单纯的看客和听众,忽视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饱满的情感、积极的思维、巧妙的组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启发、诱导,使之思维敏捷、踊跃参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其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积极互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思想品德课在现代化教学环境入活水。但恰当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并非易事,思想品德教师,要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精心设计、巧妙运用,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添双翼,以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小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茅育青. 《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浙江大学出版社
[3]温凤华.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深思》.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