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小学数学德育 >有关于地理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

有关于地理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

收藏本文 2024-03-22 点赞:18702 浏览:834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在大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符合时怎么发表展的要求,而地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对这些优势,本文提出了在地理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大学地理教育 人文精神 培养途径

一、大学阶段与人文精神

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某些大学存活在盲目追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不太关心国家、社会、学校事物,不喜欢团结周边同学,自私自利现象普遍存在。
何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罗马政治家和演说家西塞罗(Cicero)将希腊文中的教育翻译为拉丁文的humanitas。他认为教育是发扬那些纯粹属于人和人性的品质的必要途径。
而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关怀,表现为对人类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二、大学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是时怎么发表展的要求

作为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人文教育对于现代社会规范的确立和良性再生是必不可少的,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转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作用。

三、地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美国,地理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世界地理知识,在全球竞争、环境保护、文化交流及分析国际事务方面具有地理视角和能力。在澳大利亚,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基本地理素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社会公正、南北关系、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多元化、人权、男女平等内容也在地理教育中被广泛讨论。在德国、英国等国家,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紧密结合,渗透生态保护、环境与道德、环境素养等观念,拓宽地理教育领域。
随着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成功举行,人类面对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方面的重大理由成为地理教育的重点,人地关系成为各国地理课程的核心。
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地理教育对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情感的培养,对“尊重自然”、“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道德意识的形成,均可发挥独特作用。在科学观念的培养上,地理学科教育承担着使学生具备学科的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的重任。在学生心理发展方面,学习地理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和胸襟,使人对周围环境乃至地球上各种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产生兴趣。
随着人类社会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呈现紧张的对峙状态,表现为生态环境的退化,雾霾天气大学地理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的经常出现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人们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这就是现代地理科学中的人文精神。

四、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途径

1.注重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结合。

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发展,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年龄特征;注意充分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到学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更加关注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及国土整治、全球变化等内容。

2.注重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辩证地介绍各区域和祖国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及民族责任感,以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全球范围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把握世界,并将本国、本地区、本土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分析,以帮助学生形成全球意识。
地理教学内容具有空间跨度大、时间范围广及综合性强等特点,对于绝大多数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都不可能亲身经历、亲眼目睹。这就有必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形象、具体、生动地呈现地理信息。以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地理观念。

3.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

教学语言是一种教育行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魅力无穷。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使用这种专业化的语言。语言是教师传达信息、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桥梁。教师的语言是与学生对话、共享信息资源的凭借,而不是教师行使话语的霸权。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不能带有讽刺、威压、削弱学生自信心的信息。

4.加强学生的实践实习环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怎么写作群众、增长才干的重要路径,可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同时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对于形成较为稳健的心理也能起到较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磊.试析地理教师的技能与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4).
[2]曹先东.试论大学地理教学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与整合[J].华章,2013(29).
[3]王甦奕.中学地理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