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小学生心理健康 >62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62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9372 浏览:353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策略 随机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6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抑郁、焦虑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为了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在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是必定发展趋势[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6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策略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6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0例,女32例,年龄50岁~88岁,平均年龄(68.3±3.1)岁。其中10例心肌梗死,4例心肌病,5例心肌炎,12例高脂血症,31例高血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比较性。
1.2策略 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具体体现如下。
1.2.1心理护理干预 因为部分老年患者没有全面理解以及认识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病,患者心理上则会出现恐慌、抑郁、焦虑等情况,没有足够的信心面对长时间的治疗。医护人员应该分析患者实际的心理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心理干预。如患者没有足够的认识疾病相关知识,则应该采取措施将疾病的知识全面宣传。另外,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还应该满足周到、热情等方面的需求,确保能够真正的安全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能够使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得到增加,全面发挥患者的机体潜能。
1.2.2健康教育干预 ①宣传用药方面的知识。医护人员应该将用药的注意事项详细的告知患者,让患者注意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并告知患者随意增加或者减少药物剂量、擅自停止药物对疾病产生的影响,并且告知患者要根据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固定存放药物,要醒目的标记药物。②禁烟酒的健康教育。由于吸烟会造成微血管收缩的情况,造成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将吸烟、喝酒对人体、疾病产生的危害详细的告知患者,同时让患者为了自身有着良好的健康状况,做好戒酒戒烟的工作。③饮食指导。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健康饮食计划,让患者食用高维生、低精、高纤维素、低胆固醇、低盐、低脂等食物。④出院指导。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出院手续时,应该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天气变化时要合理的增减衣物,防止由于天气理由造成机体受到刺激,导致病情加重,并且告知患者要根据医62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随身携带急救药盒、疾病卡,让患者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时,能够及时到医院采取治疗。
1.3临床效果评估标准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进行分析,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评估焦虑标准。患者临床上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退、大汗、手足刺痛、呼吸困难、头晕、心慌等症状,并且心理上出现无价值感、焦虑感。②评估抑郁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为震颤、大汗、心动过速、精力减退、睡眠障碍、呼吸急促等表现,心理上出现罪恶感、无望感、空虚感、忧虑等情绪。
1.4统计学原理 本组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工作,通过x2检验比较,通过(x±s)表示均数,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作用以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2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痊愈19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况 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因为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逐渐减退以及组织器官逐渐老化等,造成抵抗力逐渐降低,机体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老年人中心血管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心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是受到遗传、社会、生物、心理等方面理由的影响,心理上存在不良的情绪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2]。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干预主要是对患者的心理活动、心理需求进行干预,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从根本上将患者心理上存在恐慌、抑郁、焦虑等情绪有效消除,联合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能够使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进行全面了解,掌握治疗策略以及临床症状,对调理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有着较大的了解。本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研究表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英.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1,7(05):194-195.
[2]霍欣,雷海玲.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5(08):186-187.编辑/许言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